书城励志决胜职场的120条人生经验
724500000011

第11章 职场新人攻略:你也能成为最强的人 (2)

我要告诉你,一顶帽子、一套学位服必然要让你沦落……就像这些保安马上要把我从这个讲台上撵走一样必然……(此时,拉里·埃里森被带离了讲台)

这是一篇狂妄而偏激的演讲,也被称为是“20世纪最狂妄的校园演讲”。但是我们认为,拉里·埃里森演讲的主旨并不是想在美国名牌大学的学生面前炫耀一个退学生的成功,而在于指出高学历的“误区”:大学教育已经让你们“吸收了太多东西,以为自己懂得太多”,“你们有了‘内置’的帽子”。这顶“内置”的帽子,可能会限制高学历者的思维。另外,它很容易导致高学历者自视过高,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太多。

年轻人本来就有几分初生牛犊的傲气和浮躁,如果再有高学历,傲气当然就更盛了。基于这种心理,这些“吸收了太多东西,以为自己懂得的太多”的高学历者,认为自己一开始工作就应该得到重用,就应该得到相当丰厚的报酬,往往会对手头上琐碎的工作感到不满,常常抱怨“如此枯燥、单调的工作,如此毫无前途的职业,根本不值得自己去做”,动不动就有“拂袖而去”的念头。

然而作为普通人,在大部分的时间里,很显然都在做一些小事,也许过于平淡,但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础。在这个讲究精细化的时代,细节和小事往往能反映出你的专业水准和内在素质。当天平处于平衡状态时,在一方加入再小的砝码也会使之倾斜。当你与别人的实力不相伯仲时,在小事上下工夫就成了决定成败的关键。

所以从点滴做起,用一个个微小的成绩铸就自己工作与事业的辉煌,不要成为那些“怀才不遇式”的悲剧人物。

谁也不会一“红”到底

不安于现状,是优秀经理人的基本素质,也是优秀职场人士的立身之本。任何职业需要的,都是不断创新的人。那种推着才肯前进的人,肯定会被淘汰。

职场上的红人,指的是那种做出非常出色的成绩,受到老板赏识和提拔的人。在其他人看来,他们是深受老板宠爱的幸运儿。几乎在每一个组织里,都有红人存在。但是,有专家在给公司做人力资源顾问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无论多么红的人,都红不长久,而且红的程度越深,失宠的时刻来得越快。

两年前,陈成来到现在的公司做了一名普通员工,他工作一直非常努力,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老板非常赏识他,于是他成了老板的红人。一年以后,他被提拔为物流管理部总理,工资一下子翻了两番,公司还给他配备了专用汽车。刚当上经理时,陈成还是像之前那样努力,每一件事情都做得尽善尽美。“你怎么那么傻啊?”不断有人这样对他说,“你现在已经是经理了,用不着什么事都自己去做,再说老板并不会检查你做的每一件事情,你做得再好,他也不知道啊。”

没错,老板不可能看到每一个员工的每一份成绩。可是,如果你养成了追求完美的习惯,把每一件事都尽力做到最好,就可以保证老板所看到的都是完美的。到那时,老板自然会为你晋职加薪,可惜陈成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多次听到别人说他“傻”的话后,陈成变得“聪明”了,他学会了投机取巧,学会了察言观色,以及怎样去迎合老板,不把心思放在工作上,而是放在揣摩老板的意图上。如果他觉得某件事情老板要过问,他就会将它做得很好;如果他觉得某件事情老板不会过问,他就马马虎虎糊弄一下,甚至根本不做。终于,在当上经理一年后,老板发现陈成隐瞒了工作中的很多问题,一怒之下,就把陈成解雇了。

红人失宠,虽然有很多因素,但最主要的是红人失去了原来积极进取的工作激情,变得满足现状了,而绝对不是老板喜新厌旧。这些人在成为红人之前,所得到的回报可能并不多。他们努力工作,用成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用实际成果来取得想要的回报。终于,他们成功了,成了红人,被老板赏识和提拔,薪水、职位都大大提高,生活条件也得到了很大改善。这个时候,他们就滋生了骄傲和自满的情绪,开始变得不可一世,对工作越来越没有责任心,工作干劲也没有以前足了,认为缺了他公司就不能运转了。之所以这样,主要有以下几个心理因素在作怪:

第一,觉得自己过去付出得太多,该好好享受一下了。

第二,觉得有老板宠着,没人能把他怎么样。

第三,潜意识中认为自己拿的薪水和福利都是理所当然的,并且可以一直拿下去。

第四,不切实际地认为公司里没有人可以超越自己,自己是不可替代的。

不管你愿不愿意,实际上,每时每刻都有人憋着劲在和你比赛。高薪水、高福利、老板的常识和重用,想得到这些的人多着呢!你得到了,那些还没有得到的人一定也想得到,他们付出十倍甚至百倍于你所付出的努力,以证明他们的能力和价值,让老板明白他们比你更优秀。在这些人的“围攻”下,你如果安于现状,早晚会被他们赶上,然后被超越,最后被他们比下去。别人比你优秀了,老板凭什么还让你做红人呢?

因此,不要满足于目前的工作表现,永远要做最好的,这样你才能成为老板眼中不可或缺的优秀员工。人们永远不能做到完美无缺,但是在你不断增强自己的力量、不断提升自己能力的时候,你对自己要求的标准会越来越高。

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成功者无论做什么,都力求达到尽善尽美,丝毫不会放松;成功者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不会轻率疏忽。你工作的质量往往决定着你的生活质量。在工作中你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能做到最好,就不允许自己只做到次好;能完成100%,就不能只完成99%。不论你的薪水是高还是低,你都应该保持这种良好的工作作风。在职场中,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看成是一名杰出的艺术家,而不是一个平庸的工匠,应该永远以高要求和高指标去工作,那样你才能在职场走得更长久。

没有够好,只有更好

在职场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人:当任务完成得不理想时,他们习惯说:“我已经做得够好了。”工作中习惯于说自己“做得够好了”的人是对工作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人。每个人的身上都蕴涵着无限的潜能,如果你能在心中给自己定一个较高的标准,激励自己不断超越自我,那么你就能摆脱平庸,走向卓越。

任何事情,只要你用认真的态度去对待,它就能变得更好,有些事老是做得不完美,只是因为你没有真正用心而已。

对于员工来说,拥有不满足“够好了”的态度能帮助他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获得成功。老板往往并不会因为他“想要成为将军”而拒绝或冷淡他,只有那些不求上进的下属,才是令老板最反感的。

张涛和王雷同时进入一家开发、销售电子产品的公司。张涛是一所电子工业大学的毕业生,学历是本科;王雷学的是贸易专业,学历是专科。两年后,王雷升为销售部的主管经理,张涛却仍然是一名普通员工。

在元旦的宴席上,一位老员工小声问身边的总经理:“张涛是本科毕业,所学专业又对口,你为什么提拔了王雷而不提拔他?”

总经理微微一笑:“虽然王雷的学历没有张涛高,但他身上有一种强烈的成功欲望。无论交给他什么任务,他总是尽力完成得十全十美。”

是的,一个总是以为自己做得够好了的员工,觉得只要能保住现在的饭碗,即使工作和人生毫无意义也无所谓。这样的员工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不敢挑战自我、不敢接受新任务,只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到头来得到的却是老板给自己的解聘书。

“无论耗费自己多少精力与时间,都是值得的。”优秀的员工都会这么说,因为每天工作所带来的成就感与满足感是金钱无法买到的。那种干好工作的强烈愿望实现后的喜悦,是那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员工永远也领略不到的。

只要你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你就一定能做到,关键在于,你一定要改变态度!

当每个员工将“做得更好”变成一种习惯时,就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就能从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快乐。

这种习惯或许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当“做得够好”成为一种习惯时,必须会影响到你个人前途的发展。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一句值得每个人铭记一生的格言。有无数人因为养成了轻视工作、马马虎虎的习惯,以及对手头工作敷衍了事、糊弄的态度,终其一生都处于社会底层。细想一下,你的内心也应该有所触动吧!

最优秀的那个并非最受欢迎

若兰是个非常优秀的职员,业务出众,但是有一次与朋友聊天的时候,她却说道:“哎呀,你不知道,我在单位快郁闷死了。他们都不理我,都不跟我玩,我像个孤魂野鬼,成天形单影只的。”“你怎么得罪他们了,为什么不理你啊?”“她们嫉妒我呗,一群没有能力、只知道背后暗算别人的小人。”若兰的语气冰冷而坚定。“嫉妒?是你太突出了吗?”“大半年来我的业绩在部门里一直是最好的,没有人能与我抗衡。再难缠的客户只要到了我手里,保管能搞定。”若兰说这些的时候,眼里闪着得意的光芒。“我明白了,正是因为你太优秀、太出色了,让你的同事感觉到了压力,所以他们联合起来孤立你。那你们领导应该很喜欢你啊,业绩这么好。”“刚开始的时候,他们是挺高兴的,对我也很客气,像捡到宝了。现在也冷淡下来了,说我不注意团结同事。真是荒谬,他们嫉妒我,我还怎么跟他们团结啊?”若兰委屈地说。

身在职场,每个人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绩,得到别人的认同和肯定。能成为业绩冠军是能力的一种体现,而能长期独占业绩榜的第一名,更是表明能力了得。这本来是很好的事情,不应该带来任何压力和伤害,但在若兰的故事中,长期的骄人业绩反而成了她与同事交往的极大障碍,甚至最终令她失去了领导的支持。这对她的职业生涯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障碍,对她的心理也造成了一定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