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88种黄金心态
724100000082

第82章 心态81 合作第一,竞争第二

日本这个国家是在“团结一致”上发展起来的。虽然同行之间也有竞争,但是日本企业界仍然共同努力以获得人民的接纳和支持。

——通用电气公司董事长 琼斯

1996年4月12日,国际汽车业界传出一则非常具有冲击性的新闻:美国福特公司投入481亿美元,买下马自达公司新增发的全部股票,从而使福特公司所持有的马自达股份,由原来的244%增加到334%,并由此取得了对马自达的经营权。

这一消息即刻在日本引起强烈反响。这是日本被美国并购的第一个汽车公司,也意味着美国汽车业界在日本有了第一个据点。

马自达在日本11家汽车公司的排行榜上位居第五,随着泡沫经济破灭后,马自达随之步入衰退期,在1993年度和1994年度更是连续出现赤字,只能采取出售股份、削减新车开发经费等一系列措施,勉强摆脱赤字。

面对这种形势,处于困境中的马自达也不得不选择被福特并购的战略。马自达投靠福特是为了借其实力挽救马自达。但从福特的角度来看,将马自达置于旗下,完全是为了其21世纪世界战略的需要。福特在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中位居第二,包括海外在内的汽车销售量为660万辆,1995年零售额为1371亿美元,利润41亿美元。与欧美汽车市场日趋饱和相对照,亚洲市场正以惊人的速度迅速成长。福特公司未来战略的重点,是致力于开拓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市场。据统计,1996年上半年,中国、韩国和东盟五国的平均汽车销售额比上年增长超过10%。其中泰国、印尼等几个东盟国家最近三年的汽车销售,年增长率高达20%。

来自福特的新任社长沃莱斯在即将接管马自达经营大权时,向日本承诺说:“我不会像大家想象的那样,采取改变马自达原有管理方式的激烈行动。我认为与合作方一起培育一个强大的马自达,才是最重要的。”另外,沃莱斯上任时也一直坚持劳资协调路线这一日本式经营的支柱,在企业文化方面更是做到了整合制胜。

21世纪是一个全球一体化的共赢时代,合作已成为人类生存的重要手段。随着科学知识向纵深方向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人不可能再成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每个人都要借助他人的智慧完成自己人生的超越,所以这个世界既充满了竞争与挑战,又充满了合作与快乐。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竞争的本质和普遍规律,也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得以前进的动力所在。竞争是与人争利,合作则是与人共利,看似矛盾的两者其实相生相克、互为补充。在成功的道路上,合作与竞争有许多相通的地方。只有抱着合作第一,竞争第二的优良心态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获得更好的发展。

当年微软和苹果争雄时,因为微软公司的“兼容”合作,允许各大电脑厂商使用自己的操作系统而使自己迅速发展为世界软件业巨头,相反,苹果的“不兼容”的竞争则使自己的路越来越窄。

在另一世界500强的施乐公司,员工之间有竞争,但是公司强调的是竞争必须不伤和气,必须更懂得竞争与合作的相互兼容。与对手竞争夺取成功是每个员工的奋斗目标,但合作共赢也是成功的一大趋势。人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更多的是战胜自己,而不是战胜他人,更多的是与他人相互合作,而不是相互争斗。我们所说的竞争是合作前提下的竞争,是竞争与合作的对立统一。试想,纵然你获取了万贯财产,可是由于品行问题搞得众叛亲离,成了孤家寡人,哪里有一点幸福感可言?成功与幸福始终是相伴而行的,缺乏情感的冷冰式的成功实际上是暂时的,伴随这样的成功而来的,更多的是痛苦,而不是喜悦。

人生在世,离开合作,谁也无法生存。因此,我们一方面提倡竞争,另一方面主张合作共赢。我们不能单纯为了小范围的个人利益而相互争斗,而应该为了大范围内的共同利益而合作。多帮助他人,才可能得到更多的帮助。

和别人合作,假如拿7分合理,8分也可以,那我拿6分就可以了。

——华人首富 李嘉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