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88种黄金心态
724100000034

第34章 心态33 想到,更要做到

我是行动主义者,相信跟我有同样构想的人必定为数不少,只是我能付诸行动,而他们什么也没做。

——雅达利电脑公司创办人 诺兰恩?布希奈尔

沃尔特B?皮特金在好莱坞时,有一次,一位年轻的支持者向他提出了一项大胆的建设性方案。在场的人全被吸引住了,它显然值得考虑,不过他们可以从容考虑,然后讨论,最后再决定如何去做。但是,当其他人正在琢磨这个方案时,皮特金突然把手伸向电话并立即开始向华尔街拍电报,以电文热烈地陈述了这个方案。当然,拍这么长的电报花费不菲,但它转达了皮特金的信念。

出乎意料的是,一千万美元的电影投资立项就因为这个电文而拍板签约。假如他们拖延行动,这项方案极可能就在他们小心翼翼地漫谈中自动流产——至少会失去它最初的光泽。然而皮特金立刻付诸行动了。

很多人羡慕皮特金办事如此简明,然而事实是,他之所以办事简明,是他在长期训练中养成了“想到就要立即行动”的习惯。

卡尔森是一家世界500强公司的业务经理。在他的办公桌上满是签条、函电、合同和资料,他正在用电话跟两个人商谈,还有两个客户坐在他对面,等着和他谈话。他看了看约会的登记本,记下他要参加的另一个重要会议。此外,他还得口授几封信,并且……这样大的工作压力,对一般人来说,实在是难以想象。

来让我们看看卡尔森是怎么做的吧:

他热忱地对待他的来宾,凝神地聆听他们的陈述,尽其所能地回应他们的需求。他拿起电话,立即与相关的人进行沟通,然后又转向他的来宾。告诉他们,他对所谈的事情将采取怎样的行动,他对通话机口授一封信,然后回过头来问他的来宾对他的决定是否感到满意。得到满意的答复之后,他便把他们送到大门口,和他们热烈握手道别。

从上述过程来看,卡尔森不容任何混乱的现象破坏他的工作,他只在心中预期了这一天所获得的成就,他用最积极的行动来代替那些只想不做的幻想。

什么事情说得再多再好都不如去做,如果只是一味地拖拉、等待,不仅不能把事情从根本上解决,反而会错失很多的机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久,席第先生,进入美国邮政局的海关工作。他很喜欢他的工作,但5年之后,他对于工作上的种种限制、固定呆板的上下班时间、微薄的薪水以及靠年资升迁的死板人事制度(这使他升迁的机会很小),越来越不满。他突然灵机一动,他已经学到许多贸易商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这是他在海关工作耳濡目染的结果。为什么不早一点跳出来,自己做礼品玩具的生意呢?他认识许多贸易商,他们对这一行许多细节的了解不见得比他多。

自从他想创业以来,已过了十几年,直到今天,他依然规规矩矩地在海关上班,依然对现实不满意,依然每天都在想着自己的玩具生意。但是,只是想着,十几年来,他没有为自己的理想做过一件事,所以他仍在“想”,也仅是在“想”。

你的人生中有多少个10年,就在一眨眼中就不见了,你这辈子就在平平应淡淡中浪费了你的生命,千万不要幻想,一定要下定决心,因为你的人生取决于你所做的决定。

面对繁重的工作和事业,有的时候你会心情紧张,担心自己做不好,总感觉没有信心。有这些情绪和想法是正常的,因为你有自己希望达到的目标,紧张和担心正是伴随着这个愿望出现的,这个愿望越强烈,你的紧张和担心就会越明显。如果将精力花费在消除紧张或为紧张和担心而苦恼的话,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与愿望背道而驰。然而行动却由我们支配,唯有行动才有可能实现我们的目标。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去做吧。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用平凡而坚定的脚步去打造属于行动的忠诚!

只有把目标和行动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

——约翰?沃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