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种阳光思维
723900000012

第12章 效率思维:效率即成功生命

比尔·盖茨曾说:“效率是成功的第一要素。”无数事例证明,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只有那些跟得上时代脉搏、有着极高效率的人才能获得成功。相反,那些整天浑浑噩噩、得过且过的人只能暗自羡慕上天对他人的眷顾了。

如果你想比别人更成功,只有一个办法——高效地工作。所谓高效就是不仅要快,更重要的是要有效。调动起你全身的每一个细胞,创造出业绩,这样你才能获得最好的回报。

重视时间的价值

“你珍惜生命吗?那么就请珍惜时间吧,因为生命是由时间累积起来的。别忘了,时间就是金钱。”

这段话是美国著名的思想家本杰明?富兰克林的一段经典名言,它简单直接地告诉了人们这样一个道理:假如你想成功,必须认识到时间的价值。

凡是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都十分注重时间的价值,他们不会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没有价值的事情上。在美国企业界里,与人接洽生意能以最少时间产生最大效率的人,非金融大王摩根莫属。为了珍惜时间他招致了许多怨恨,但其实人人都应该把摩根作为这一方面的典范,因为人人都应具有这种珍惜时间的美德。

摩根每天上午9点30分准时进入办公室,下午5点回家。有人对摩根的资本进行了计算后说,他每分钟的收入是20美元,但摩根认为不止这些。所以,除了与生意上有特别关系的人商谈外,他与人谈话绝不超过5分钟。

通常,摩根总是在一间很大的办公室里,与许多员工一起工作,他不是一个人待在房间里工作。摩根会随时指挥他手下的员工,按照他的计划去行事。如果你走进他那间大办公室,是很容易见到他的,但如果你没有重要的事情,他是绝对不会欢迎你的。

摩根能够准确地判断出一个人来接洽的到底是什么事。当你对他说话时,一切拐弯抹角的方法都会失去效力,他能够立刻判断出你的真实意图。这种卓越的判断力使摩根节省了许多宝贵的时间。有些人本来就没有什么重要事情需要接洽,只是想找个人来聊天,而耗费了工作繁忙的人许多重要的时间。摩根对这种人简直是恨之入骨。

摩根憎恨浪费时间的行为说明他是一个懂得时间价值的人,正是这种重视时间价值的习惯造就了摩根金融大王的地位。

如果想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让自己作出业绩,我们就要向摩根学习,培养自己重视时间价值的习惯。

激情创造效率

比尔·盖茨常说:“我曾经有一个梦,这个梦就是在世界上建立一个让美国人可以骄傲的软件公司。

“每天早晨醒来,一想到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开发的技术将会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变化,我就会无比兴奋和激动。”

比尔?盖茨的话阐释了他对工作的激情。在他看来,一个优秀的员工,最重要的素质是对工作的激情,而不是能力、责任及其他。他的这种理念已成为微软文化的核心,像基石一样让微软王国在IT世界傲视群雄。

有激情才会有效率。很难想象,一个对工作兴趣淡薄的人能全心地投入工作,得到很好的工作效果。兴致勃勃会让人更好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短时间内取得更好的成绩。

1996年春,松下、夏普等世界品牌纷纷拉开阵势。格兰仕空前紧张,他们的“全国第一”只是微弱领先,而论实力,随便哪个世界品牌对他们来讲都是巨无霸。怎么办?迅速摧毁行业附加值!降价!让巨无霸们在中国市场上没有高额利润可赚,从而主动退出竞争!

格兰仕作出一个惊人决定:将格兰仕主导产品平均降价40%。

随后,格兰仕是以军队式的行动速度,第二天一大早业务部门人员便全体奔赴前线,第一项工作:盘点、退款,这是动真格的,一分不少,在当时整个家电业实为罕见。

从盘点、说服商家、发货、商场布置到广告刊发,总共只用了一周时间。广告一刊出,果然在北京引起震动。其他城市同步推进,短短一个星期内,狂飙突进式的大降价全国引爆。

上海第一百货商场的家电部在地下一层,抢购者从地下一层排到公共汽车站,最高纪录一天销售5000台!

那段时间,各地媒体也如同吃了兴奋剂,纷纷聚焦格兰仕,称之为“格兰仕风暴”;经济管理专家、商学院的学生们也把目光转向格兰仕,热烈讨论“格兰仕现象”。

格兰仕人深知,中国制造与跨国公司同台竞技,关键不是低成本、低工资的比较优势,而是拼生产效率、管理效率、技术创新的真功夫。近年来,格兰仕微波炉每年的产销量是2000多万台,平均每人1天生产3台,而竞争对手只是每人3天生产1台,生产效率是其3倍。

格兰仕还在微波炉总装车间开展“站起来,提效率”活动,生产线员工全部站立式作业,撤掉所有线组长的办公桌和会议椅,各级基层管理人员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同时,车间按照5S要求对所有的生产线进行重新部署,平均日生产效率提高了约25%。

在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生产的人性化也体现了出来。生产线的工人弯腰取件,弯一次腰不觉得累,但如果一天要弯上千次腰,工人就会觉得累从而影响效率。为此,格兰仕请来熟悉丰田生产模式的专家,从人体工程学上着手,分解和优化每一个工序。经过优化后的工序,对生产线进行了小小的改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信息时代,互联网和人际网络正在成为人们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善于利用互联网和人际网络实现工作网络化的人,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能够把工作做得更出色。

很多公司都在努力为员工营造网络化的工作环境。在《商业周刊》杂志中,刊登了由该杂志评选出的美国50家最能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的公司及政府部门机构。它们都是一些知名的企业,如亚马逊网站、思科公司、戴尔公司、通用电气(GE)、通用汽车(GM)、IBM、耐克、宝洁、沃尔玛等。这些公司通过对互联网资源的充分利用或提高了生产(办公)效率,或压缩了运营开支,或加强了与客户的关系。

效率是衡量一个员工工作能力的主要标准,也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织都要追求最高效率。人的生命是很有限的,高的效率能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做最多的事情,能让我们早日取得成功。成功者一生能创造出平庸人创造的无数倍的价值。企业也跟人一样,高效率的企业能在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中比别的企业取得更大的优势,从而更好地发展和壮大。

要事第一

博恩·崔西是全美最具影响力的演说家和成功学讲师,曾经在43个国家举行演讲,足迹遍布92个国家。

他出身贫寒,高中都没毕业生。在20多岁时,他偶然读到一本哲学书上的一句话,“人是一种善于排列优先顺序的动物。”博恩?崔西说,他当初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差点从椅子上掉了下来,这句话也深刻地改变了他对成功的看法,人们对事情的先后顺序的处理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绩效。

“平庸的人往往把那些容易的事情放在最前面,而优秀的人则把那些最重要的、最能带来价值的事情放在前面。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两个人可能同样忙碌,但因为对事情排列的顺序不同,所以达到的成就也就大不一样了,这就是事情的区别。”博恩?崔西说。

总是做最重要的事,这是你拥有执行力的唯一保证。一个做事情有效率的人,必须清楚:“需要首先处理的事情是什么?”如果不清楚这个问题,必将导致你的工作低效甚至无效。

在麦肯锡,每个人都养成了“依据事物的重要程度来行事”的思维习惯和工作方法。在开始每一项工作之前,他们总是习惯于先弄清楚哪些是重要的事,哪些是次要的事,哪些是无足轻重的,而不管它们紧急与否。每一项工作都如此,每一天的工作都如此,甚至一年或更长时间的工作计划也是如此。

如果你想要提高自己的工作效能,做到要事第一,下面是专家的几点建议:

1.明确目标

要做到要事第一,首先我们要明确公司的发展目标,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这样可避免重复作业,减少错误的机会。

你需要问自己:我现在的工作必须做出哪些改变?可否建议我,要从哪个地方开始?我应该注意哪些事情,避免影响目标的达成?有哪些可用的工具与资源?

2.找出“正确的事”

要实现要事第一,第二个关键就是要根据公司发展目标找出“正确的事”。工作的过程就是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搞清楚交给你的问题是不是真正的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更深入地挖掘和收集事实,问问题,多看,多听,多想,一般用不了多久,你就能搞清楚自己走的方向到底对不对。

3.列出“优先表”

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自己处理事情的优先表,列出自己一周之内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并且根据优先表排出相应的工作进程,使自己的工作能够稳步高效地进行。

4.过滤“次要信息”

高效能人士应当学会有效过滤次要信息,让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信息上。

5.保持高度责任感

一名高效能人士在工作中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和公司的目标结合起来,对公司负责,也对自己负责;最后,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能动性,去推进公司发展目标的实现。

6.学会说“不”

学会拒绝,不让额外的要求扰乱自己的工作进度。

7.主动沟通

沟通在提高工作效率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工作中你可能会出现“手边的工作都已经做不完了,又丢给我一堆工作,实在是没道理。”这样的抱怨,这时候如果你保持沉默,很可能会给老板留下办事不力的印象,所以,如果你的工作中出现了这种情况,你且不可保持沉默,而应该主动沟通,清楚地向老板说明你的工作安排,主动提醒老板排定事情的优先级,并认真聆听老板的意见,这样可大幅减轻你的工作负担。

老板是需要被提醒的,在工作中,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与老板的沟通是否充分,我们有没有适当地反映真实情况?

思考与互动

10种高效的工作习惯

员工要学会在工作时保持高效,从而得以在合理的时间离开办公桌。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会精力不济、创造力低下。用以下10种方法,你可以认清每天必须完成的工作并找到完成任务的策略。

1.每天都以计划开始。

2.分派任务。

3.控制干扰。

4.早工作,早离开。

5.不要在工作时间干私事。

6.下班一小时前才将电话铃声调响。

7.依靠和信赖电子邮件。

8.检查你的技术设备。

9.利用自动化手段。

10.今日事,今日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