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个工作习惯
723800000025

第25章 习惯24 遇到困难找方法

通常,人们总是习惯用常规的思维考虑问题,因为它可以使我们在思考同类或相似问题的时候,省去许多摸索和试探的步骤,能不走或少走弯路,从而可以缩短思考的时间,减少精力的耗资,又可以提高思考的质量和成功率。但是,这样的思维定式往往会起到一种妨碍和束缚的作用,它会使人陷入旧思维模式的无形框框中,难以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因此,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应当敢于打破常规的想法,摆脱束缚思维的固有模式。

推荐指数:☆☆☆☆

几年前,宜家不得不收回一种有缺陷的儿童玩具,并下令停止生产这种玩具。但停产又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这种玩具由印度一家工厂生产,该工厂有600名雇员,一时间,600名工人无工作可做。因此,宜家先后派了几名设计师外出寻找解决办法。然而,他们都无功而返,宜家总部陷入了恐慌。此时,一个叫安娜的设计师主动请缨,并相信肯定会有办法解决问题的。

安娜查看了工厂以及所用的材料后,从不同的角度想办法。她连续工作了几个通宵后,终于开发出了一种全新系列的产品,是一种带有手臂的精美靠垫。产品推出后立即受到顾客的喜爱,安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职场竞争中,好的创意是能力的证明,有创新思想的员工从来都不会为好工作发愁。罗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真正的艺术大师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看过的东西,能够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出美来。”这就说明了思路开阔的重要性。

通常,人们总是习惯用常规的思维考虑问题,因为它可以使我们在思考同类或相似问题的时候,省去许多摸索和试探的步骤,能不走或少走弯路,从而可以缩短思考的时间,减少精力的耗资,又可以提高思考的质量和成功率。但是,这样的思维定式往往会起到一种妨碍和束缚的作用,它会使人陷入旧思维模式的无形框框中,难以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因此,我们应当敢于打破常规的想法,摆脱束缚思维的固有模式。

变通能够让我们的思维灵活起来,从而可以触类旁通,不局限于某一方向,不受消极思维定式的桎梏,从多方面选择和考虑问题,越过思维定式的障碍。同时,变通力又是创造力中求异思维的较高级层次,它使我们的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扩散,表现出极其丰富的多样性,使人产生超常的构思,提出不同的新思想、新观点。

李嘉诚就是一个善于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高手。

他嘉诚十多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到了他身上,他不得不靠打工来维持整个家庭的生存。

他先是在茶楼做跑堂的伙计,后来应聘到一家企业当推销员,去推销一种塑料洒水器,他连走了好几家都无功而返。一上午过去了,一点收获都没有,如果下午还是毫无进展,他回去将无法向老板交代。

尽管不顺利,他还是不停地给自己打气,精神抖擞地走进了另一栋办公楼。他看到楼道上的灰尘很多,突然灵机一动,没有直接去推销产品,而是去洗手间,往洒水器里装了一些水,将水洒在楼道里。经他这样一洒,原来很脏的楼道,一下子变得干净起来。这样一来,立即引起了主管办公楼的人的兴趣,一下午他就卖掉了十多台洒水器。

李嘉诚在做推销员的时候,跑的地方比别的推销员多,成交的产品也最多,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原来,他将香港分成几片,对各片的人员结构进行分析,了解哪一片的潜在客户最多,有的放矢地去跑,重点攻击,这样一来,他获得的收益自然要比别人多。

综观李嘉诚的奋斗历史,其实就是一个遇到困难找方法,不断用思考来改变命运,用智慧赢得成功的历程。

所以优秀员工的做法是找到问题,再把问题想透彻,找出合理的方案,将问题一次性地彻底解决掉。

马博是某食品公司的业务主客。有一次,他从一个用户那里考察回来后,敲响了经理办公室的门。

“情况怎样?”经理劈头就朝马博问道。

马博坐定后,并不急于回答经理的问话,而是显得有些心事重重的样子。因为他十分了解经理的脾气,如果直接将不利的情况汇报给他,经理肯定会不高兴,搞不好还会认为自己没尽力去办。

经理见马博的样子,已经猜出了肯定是对公司不利的情况,于是改用了另一种方式问道:“情况糟到什么程度,有没有挽救的可能?”

“有!”这回马博回答得倒是十分干脆。

“那谈谈你的看法吧!”

马博这才把他考察到的情况汇报给经理:“我这次下去了解到,这个客户之所以不用我们厂的产品,主要是因为他们已经答应从另一个乡镇食品企业进货。”

“竟有这样的事!那你怎么看呢?”

“我想是这样的,我们公司的产品应该比乡镇企业的产品有优势,我们的产品不但质量好而且价格还很公道,在该省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就是,一个小小的乡镇企业怎么能和我们相比呢?”经理打断了马博的汇报。

“所以说,我们肯定能变不利为有利。最重要的是,当地的客户多年来使用我们公司的产品,与我们有很好的合作基础,这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但该客户答应与那个乡镇企业订货,主要是因为那个乡镇企业距离他们较近,而且可以送货上门。这一点,我们不如那家乡镇企业,我们可以直接到每个乡镇去走访,在每个乡镇找一个代理商,这样问题就解决了。”

“小马,你想得真周到,不但找到了症结所在,还想出了解决的办法,要是公司里的员工都像你这样有责任心就好了。”

“经理过奖了,为公司分忧是我的责任。经理您工作忙,我就不打扰您了。”

不久,马博被调到了销售科专门从事产品营销,公司的建材销量节节上升,马博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快成了公司的业务骨干。

如果你也能在事情已经濒临危机的情况下,做一番缜密的思考,甚至把某一小点当做中心,便可有了解决问题的“王牌”。其实,真正的“王牌”不是你处世的方法,而是你的细心和智慧。

对很多中国人来说,总是觉得很简单的东西没有必要做得很详细、很彻底,认为那是浪费时间。但是,这种浅尝辄止的做法并不利于问题的真正解决。比如修建一条马路,中国人可能就只把马路铺好,其他的事情不属于自己管,自己也不再理会,等到需要铺水管或者电线的时候,再一次次将马路挖开。但在德国却不会这样,他们在修建马路一开始就会将污水管道、水管、电线都铺好。

许多人有一种把工作做了一会儿,或是只完成工作的某部分,就把工作停止放在一边的习惯。而且他们充分相信,他们似乎已经完成了什么。

事实果真如此吗?这样做,犹如足球运动员在临门一脚的刹那收回了脚,前功尽弃,白白浪费力气。有些时候,它甚至会耽搁人们发现错误与危险,导致危害的大规模爆发。

对于有志于做一名优秀员工的你来说,有始无终的工作恶习最具破坏性,也最具危险性。它会吞噬你的进取之心,它会使你与成功失之交臂。一个人一旦养成了有始无终、半途而废的坏习惯,他永远不可能出色地完成任何任务。

一位著名的效率专家说,衡量一个人工作效能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他能否将问题彻底解决。一定的内容需要一定的形式才能表达出来,能否把事情做好就是衡量一个人做事是否高效的重要标准。因为一个做事高效的人一定是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是个言出必行的人。了解做事的事理,把事情做得彻彻底底,才算是一名真正的高效能人士。

所以,一个善于把问题想透的人,不仅能够很好地解决问题,而且能够把危机变为机会。最高境界的方法,不只是把问题解决的方法,而是能把问题、危机转化为机会的方法!

在任何时候,主动找方法的人,是最容易在企业里脱颖而出的人。

——[福特汽车公司前总裁]艾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