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的生活问题上,自然的东西只是条件,真正的原因乃是人的心灵。不进食人就不能生活,没有身体人就不能生活,但它们并不能实现生活的目的。“去过好的生活远胜于生活本身。”苏格拉底如是说。正是心灵支配我们去寻找一种好的生活,心灵是去生活的原因。那么,心灵的本质是什么?苏格拉底认为是“善”,亦即德性,它包括正义、勇敢、节制、友爱等美德。这些东西并不是人创造或自然形成的,人一生下来,神就将它们放进人的灵魂中,但它藏而不露,必须通过理智的思考才能把握,“美德即知识”,所以人生的使命,就是去认识那藏于灵魂深处的德性。——这样,苏格拉底达到了对人本身的认识,完成了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伦理学体系。
苏格拉底很喜欢和青年人交往,希望青年人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他认为,一个人接受教育之后,不仅自身会幸福,也能管好自己的家务,而且还能使别人和城邦幸福。他常根据不同情况,对青年人施以不同的教育。对于遗传条件优越而轻视学习的人,苏格拉底告诉他们,越是禀赋好的人越要受教育,这好比烈性而桀骜不驯的良种马,如果在小时候加以训练,就会成为最有力、最骁勇的千里马;否则,将始终是难以驾驭的驽马。一个人如果受的教育不好,他的意志越坚强,就越容易犯罪。对于那些以财富自夸,认为不需要受教育,财富会成就他们的心愿并给他们带来幸福的人,苏格拉底就教导他们,只有愚人才会这样想。他指出,幸福不在于财富,而在于知识,在于对人类做出贡献。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人们的尊敬。
“美德即知识”这个伦理问题是苏格拉底的哲学的主题,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主题,他一生都在以伦理的要求自励并以之教人。在论及美德和知识的关系时,苏格拉底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美德即知识”。它揭示了教育和道德的关系,即教育的目的就是去挖掘、发展人的美德和善性。美德和善可通过教育、通过学习各种知识而获得。美德是善的,针对人来讲,善就是节制、勇敢、正义等。学习和掌握各种知识的过程就是美德的获得和完善的过程。不过,他所说的知识并非人类的全部知识,而是指一种理性的普遍的知识,即伦理道德方面的知识。苏格拉底认为各种自然知识是不可靠的,只有人与人之间的有关知识才是最可靠的、最有用的。美德还包括对父母的孝道、兄弟之间的友爱、朋友之间的友谊、信任等。这些也都靠教育来完成。苏格拉底的命题中也包含了“知识就是美德”这层含义。因此无知的人就是不道德的、可耻的。人们应承认自己的无知,从而去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去获取知识,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苏格拉底认为人有天赋的差异,但是都应接受教育而获取知识、完善美德。仅拥有美德还不够,还必须拥有健康的身体,因此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经常锻炼身体。他自己就经常抓住一切机会向年轻人讲述善的知识——正义、勇敢、信任、友谊、节俭等,并注意锻炼身体。苏格拉底到处劝勉人们“把精力用在高尚和善良的事上”,教育人们要“努力成为有德行的人”。“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最重要的命题,也可以说是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在他看来,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关的知识。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能趋善避恶。由此,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命题。从“美德即知识”的观点出发,苏格拉底提出了“德行可教”的主张。这种主张不仅否定了当时盛行于希腊的道德天赋的观念,而且赋予道德以一种普遍的基础。由于强调知识与道德之间的内在联系,就肯定了知识的传授与道德教育之间直接相关;同时,由于认识到道德的知识基础,也就是为道德教育的进行找到了一条重要的途径。
苏格拉底在研究学问上有他自己的新方法,即“苏格拉底法”。所谓“苏格拉底法”,是指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方式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他通过问答的形式使对方纠正、放弃原来的错误观念并帮助他产生新思想。他善于从个别的东西中抽象出普遍的东西,他这种应用辩证方法证明真理的方法是具体的,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对欧洲的思想史有着极大的影响。苏格拉底方法为了有效地传授知识,以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
苏格拉底习惯到热闹的雅典市场上去发表演说和与人辩论问题。他同别人谈话、讨论问题时,往往采取一种与众不同的形式。他受母亲为人接生的影响和启发,认为自己是知识的产婆。因为人的头脑中已存有各种知识,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启发学生把这些知识发掘出来。实质上,他是用各种问题去诘问学生,学生回答不上来,便处于尴尬境地,感到自己很无知,从而产生学习和拥有真理的愿望,去思考各种普遍的问题。他在教育学生时,首先摆出一付很无知的样子,向学生请教一个问题,然后顺着学生的思路一步步地发问;当学生有了迷惑时,他并不急于告知答案而是举出一些实例,引导和启发学生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苏格拉底的母亲是一个接生婆。他从小跟着母亲到别人家去接生,帮助递递器械,打打下手。这一段生活经历在苏格拉底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他从助产中得到了启迪,把这种方法被形象地称为“产婆术”,他自称是“思想的催产婆”。这种教育观实质上是天赋观念的一种反映,而且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低龄儿童。仅适用于已经掌握了一定基础知识,并拥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学生,对于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道德观大有益处。这种方法也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学科,仅适应于道德教育中。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学法是西方启发式教学的开端,对后世影响很大。
在当时的雅典,人们普遍认为智慧是天生的。苏格拉底则认为,知识和美德是能通过受教育而得到的,唯一的困难是缺少既懂美德的概念又能将它教给别人的人。尽管他认为自己没有智慧,不足以施教于人,但却甘愿去尽一个社会道德教师应尽的义务。经常同青年交往接触,教育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苏格拉底形成了一种很独特的教育方法,其基本原则是:回答问题必须非常简洁、明快、干脆。回答对方所提出的问题,不能是提出别的问题,不许反对对方的问法。两个人可以相轮换提问,但须双方都同意。这种方法包含有辩证的色彩,能帮助对方纠正错误观念并产生新的艺术。整个过程仿佛产婆帮助孕妇生产下婴儿一样。它分四个步骤。一是讥讽,即通过不断追问,使对方陷入自相矛盾之中,承认对这个问题的认识错误。二是助产,就是帮助对方抛弃谬见,使他们找到正确、普遍的东西。换句话说,就是帮助真理产生。苏格拉底曾经对朋友说:“我母亲是产婆,我向她学到了接生术。所不同的是,她是肉体的接生者,我是智慧的接生者。”三是归纳,即从个别事物中找出共性,通过对个别善行的分析比较来寻找一般美德。四是定义,就是把单一的概念归纳到一般的东西中去。例如有一个故事,就生动地反映了这种方法的应用过程。
一天,苏格拉底和一个非常自负的、名叫尤苏戴莫斯的青年讨论人需要不需要学习,学习时需要不需要请教师的问题。其中有一段涉及到正义与非正义,苏格拉底写下δ和α(分别是希腊文正义与非正义的第一个字母),然后问道:虚伪应放在那一边。
尤:显然应放在非正义一边。
苏:那么欺骗呢?
尤:当然是非正义一边。
苏:偷盗呢?
尤:同上面一样。
苏:奴役人呢?
尤:也是如此。
苏:看来这些都不能放在正义一边了。
尤:如果把它们放在正义一边,简直是怪事了。
苏:那么,如果一个被推选为将领的人,率领部队去奴役一个非正义的敌国,能不能说他是非正义的呢?
尤:当然不能。
苏:那么他的行为是正义的了?
尤;是的。
苏;倘若他为了作战而欺骗敌人呢?
尤:也是正义的。
苏:如果他偷窃、抢劫敌人的财物,他的所作所为不也是正义的吗?
尤:不错。不过开始我以为所问的都是关于我们的朋友呢。
苏:那么,前面我们放在非正义方面的事,也都可以列入正义一边了?
尤:好像是这样。
苏:那么,我们是不是重新给它划个界线:这一类事用在敌人身上是正义的,用在朋友身上就是非正义的了。你同意吗?
尤:完全同意。
苏:那么当战争处于失利而又无援的时候,将领发觉士气消沉,就欺骗他们说援军就要来了,从而鼓舞了士气。这种欺骗行为应当放在那一边呢?
尤:我看应放在正义一边。
苏:小孩子生病不肯吃药,父亲哄骗他,把药当饭给他吃,孩子因此恢复了健康。这种欺骗行为又该放在那一边呢?
尤:我想这也是正义行为。
苏:又如,一个人想自杀,朋友们为了保护他而偷走了他的剑,这种行为该放在那一边呢?
尤:同上面一样。
苏:可你不是说对朋友任何时候都要坦率无欺吗?
尤:看来是我错了。如果您准许的话,我愿意把说过的话收回。(色诺芬:《回忆录》第4卷第2章)
“产婆术”这种方法,实质在于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从而自觉地获得知识,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概括能力是有一定作用的。但也有很大的局限,因为它只适于人们已知的东西,而不适于未知的东西。苏格拉底“产婆术”(又称为“问答式教学法”)对后世的教学思想有很大影响,成为西方启发式教学的开端。自它问世以来,曾被世界各国学校广为采用。
在苏格拉底的眼里,任何事物本身无所谓美或丑,只有看它有无用途,是否真是美的。表面再好看的东西,没有实际用处,也是不美的。
阿里斯提普斯曾问什么东西是好的。苏格拉底问他是否就这些东西的具体用处而言。当被告知不是之后,他回答:“你所问我的,既不是对任何东西都是好的,那么,我只好说,我不知道,而且也不想知道。”阿里斯提普斯又问什么东西是美的,苏格拉底说美的东西很多,而且许多东西彼此极不一样。比如摔跤者的美不同于赛跑者的美;防御用的盾牌的美不同于便于迅速猛力投掷的标枪的美。听了这样的回答,阿里斯提普斯觉得和前面关于好的回答没什么不同。苏格拉底告诉他美和好是一回事。对同一事物来说,所有的东西都既美且好。如德行,就不能说对一些东西是好的,而对另一些东西来说才是美的。同样,对同一事物来说,人也是既美又好的。人的身体对同一事物来说,也是既美又好的,而且,凡人所用的东西,对他们所适用的事物来说,都是既美又好的。阿里斯提普斯反问:“照这么说,一个粪筐也是美的了?”苏格拉底回答,只要实用,一个粪筐也是美的;不实用,即使是一个金盾牌也是丑的。“难道你是说,同一事物是既美而又丑的吗?”阿里斯提普斯又问。“是的。我是这么说——既好而又不好。因为某种东西对饥饿来说是好的,对热病来说可能就不好。对赛跑者来说是美的,对摔跤者来说往往可能就是丑的。因为一切事物,对它们所适合的东西来说,都是既美又好的,而对于它们所不适合的东西,则是既丑又不好的。”
苏格拉底经常同画家、雕刻家、工匠就他们所从事的工艺进行讨论。他说一个雕刻家应该通过形式把内心活动表现出来,胸甲制造者应当把胸甲做得合用。对绘画,苏格拉底也有自己的观点,这些也同样反映了他实用的美学观点。
延伸品读
苏格拉底不但教育思想深邃,而且人品高洁。他一生过着极其俭朴的生活,无论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总是赤着脚,他不怕寒冷,纵然是冰天雪地,他也能赤脚在冰上行走。在行军作战中,他也比别人更能忍受饥饿。他平时不饮酒,但饮起酒来,比谁的酒量都大。他很贫穷,但不以贫穷为苦,他所追求的是过有德行的生活。
苏格拉底不仅宣传有德行的生活,而且身体力行。他热爱自己的祖国,他先后三次参加伯罗奔尼撒战争,尽到了雅典公民保卫祖国的职责。他在作战中,表现勇敢、沉着,几次冒死拯救同伴的生命,把受伤的同伴背下战场。在敌人面前他无所畏惧,即使在雅典军队失败的时候,他仍然镇静自若,在战场上走起路来好像在雅典的大街上一样,“昂首阔步,斜目四射”,遇见敌人,他还是那样若无其事地斜视着敌人,使敌人老远见到他,就知道他不是好惹的,若是挨到他,他定会坚决抵抗。
苏格拉底平时对同胞、对学生,态度诚恳、温和,不自以为是,不好为人师,不强人从己,他是一个卓越的教师。他的谈话生动活泼,无拘无束,表现出高度的修养,他是一位天才的演说家。他的学生、雅典将军亚尔西巴德曾说:每逢听苏格拉底说话,心就狂跳起来……眼泪就会夺眶而出,大群的听众也表现过同样的情绪。
苏格拉底对问题的考虑往往比一般人要深刻,而且角度很独特,说理透彻,使你不得不承认他说得对。有一次,苏格拉底碰见一个人正为向别人敬礼却没有得到回礼的事生气,就对他说:“这简直太奇怪了。遇到一个身体丑陋的人你不会生气,但遇见了一个性情粗鲁的人倒难受起来了。”有一个人说自己吃东西都没有味道,苏格拉底称他知道一种能治这种病的好药方,当对方追问是什么药方时,他回答:“停止饮食,这样,你就会生活得愉快些、节约些,身体还会好些。”
苏格拉底的影响远远超过哲学的范围。他用他的思想、言辞、生活和死亡深刻地影响了整个西方文化,被称为“西方的导师”。他对社会沉沦的危机意识、甘为牛牤警醒大众的精神和挽救社会道德的行为都已成为西方知识分子的人格典范,他的死亡和耶稣受难一起,使整个西方文化具有了深刻的悲剧性色彩。他已与耶稣基督、中国的孔子、印度的释迦牟尼一起,成为人类历史上的四位至圣先师,堪称“人类精神之父”。
可是,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学者、伟大的教育家、热诚的爱国者,却在公元前399年,被雅典极端民主政府判处死刑,其罪名是:第一,不信雅典的神,崇奉新神;第二,蛊惑青年。然而这两方面也正是苏格拉底对雅典的贡献。在他死后不久,雅典人就认识到他的活动意义,把控告他的一部分人处以死刑,实际上为他平了反。应该说,是“误解和私仇把他推上了法庭”。苏格拉底的死是“雅典的悲剧,希腊的悲剧。”(黑格尔语)
趣味链接
苏格拉底的妻子桑蒂普是哲学史上最有名的妻子,她之所以有名,就在于她的性格可以用一个字:悍,来描述。她与苏格拉底的丑可以比翼齐飞,相映成趣。有一次,桑蒂普不知为什么又大骂起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却像平常一样一言不发,任她去骂。这使悍妇更加恼火,她索性端起一盆水向苏格拉底泼去,被浇成了落汤鸡的苏格拉底,仍然是不急不恼,抹了抹脸上的水珠,慢悠悠地说道:“我就知道,打雷之后一定要下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