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20位思想大师之智慧人生
7225600000049

第49章 存在主义文学创始人——萨特(1)

思想大师档案

全名让·保罗·萨特

Jean Palu Sartre

国别法国

生卒年1905年—1980年

出生地巴黎

思想大师简介

让·保罗·萨特(Jean Palu Sartre,1905—1980),法国当代著名作家,哲学家,存在主义文学的创始人。1905年6月21日生于巴黎,他的父亲是一名海军军官,在当时的法国殖民地印度支那服役。在萨特1岁多的时候,他父亲因肠道疾病去世。父亲去世后,母子俩搬到萨特的外祖父查尔斯·施怀策家居住,知识渊博、精力充沛的外祖父成为萨特精神上的父亲。萨特在3岁时右眼得过一次眼病,此后右眼就一直处于半失明状态,一副眼镜从那时就开始陪伴他,并成为他成名之后的标志之一。不过少年萨特天资聪颖,4岁就开始连蒙带猜地翻阅那些连成人也感到费解的著作。对萨特来说,在施怀策家度过的10年为他作为学者的一生打下了基础。外祖父是一位语言学家,外祖母也是知识分子,他们家中的大量藏书成为童年萨特的最好伙伴。

萨特的幸福时光在1917年结束,那一年他母亲改嫁了,萨特随母亲离开外祖父的家。萨特把跟继父在一起的3年生活看作是一生中最不愉快的记忆,处于青春期的萨特极度叛逆,讨厌“资产阶级”的继父。

1920年萨特进入寄宿的大学预科学校。4年后他考入了有“哲学家摇篮”之称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系统的教育和同学之间的互动学习为萨特打下了深厚的哲学基础。大学时期的萨特的长相几乎可以用丑来形容,他身材矮小,不足1.6米,右眼半失明,脸上还有麻子和浮肿的印记,不过他拥有一颗“金子脑袋”(萨特自称),以及独特的人格魅力,他讲话极富表现力和幽默感,博得众多女性的青睐。

1928年即将毕业的萨特参加哲学教师资格考试,一向成绩优秀的他成绩列全班倒数第一。1929年萨特再次参加考试,这一回他名列第一,而排第二的正是萨特此后一生的伴侣——西蒙娜·德·波伏娃(法国女作家,二十世纪女权运动的先驱,她拒绝婚姻,选择不生育,且一生与萨特维持伴侣关系)。大学毕业以后,根据法国当时的法律,萨特到军队服役半年。

1931年春天,26岁的萨特成为法国东部港口城市勒阿弗尔中学的哲学教师。在这座单调、沉闷、闭塞的小镇,萨特逐渐开始了他的哲学家生涯。1933年,萨特来到德国柏林,研究哲学家胡塞尔的“现象学”学说,并逐渐开始形成自己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体系。当时希特勒已经在德国掌权,但当时的萨特一心沉浸于哲学世界里,并不关心身边的世界。1939年,萨特已经完成了建立完整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体系的准备工作。但就在这个时候,战争爆发了。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入侵波兰,法国对德宣战,中学哲学教师萨特应征入伍。1940年春天,在德军闪电战的攻击下,法国迅速溃败。

1940年6月21日,就在萨特35岁生日的那天早上,萨特被德军抓获,成为一名战俘,被关进法国特里尔的一个战俘集中营。不过,即使在集中营残酷而单调的生活中,萨特也没有停止他的哲学思考,他还跟几个喜欢哲学的狱友成为好朋友。就是在这一时期,萨特构思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存在与虚无》的雏形。

由于当时德国已经完全控制了法国,因此德军对法国战俘并不是很严酷,在集中营生活了9个月之后,萨特凭借一张假的医疗证明获释,回到巴黎。回到巴黎后不久,法国伽里玛出版社通知萨特,他们愿意出版一部萨特的哲学著作,由于已经有了长期的准备,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长达700多页的哲学巨著《存在与虚无》便问世了。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法国开创了全新的哲学体系。同时由于该书出版的历史背景,它也被称作“反对附敌的哲学宣言”。虽然萨特早熟且才华横溢,但直到33岁的时候,他才发表第一部文学作品《恶心》(1938年)。《恶心》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小说之一,代表了“作家萨特”的最高成就。

在二战期间,萨特又变成一名剧作家。萨特作为剧作家是从德国战俘营中开始的,当时他创作并演出了描写秘密抵抗力量的剧本《巴理奥纳》(1940年)。获释后,在德国占领下的巴黎,出于当时实际情况的需要,萨特写了许多剧本,展现了处在德国法西斯铁蹄下的法国人民如何理智地去实现自由。《苍蝇》(1943年)是萨特在战时完成的最著名的剧本。

1963年,萨特完成了自己童年的自传《词语》。1964年10月22日,瑞典皇家学院宣布萨特成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萨特随后公开表示谢绝此奖。在10月23日的《费加罗报》上,萨特发表了一封公开信,他解释道,他的拒绝不是看轻瑞典皇家学院,而是基于他自己个人的和客观的原因。

关于个人原因,萨特指出,由于他对作家的任务所持有的观念,他始终谢绝官方的荣誉。他曾同样拒绝了法国荣誉勋位团成员称号。他表示,一位作家如果接受一项荣誉,那就无疑会使他的个人承诺与颁奖的机构联系起来,而且最重要的是,作家不应让自己变成一种机构。就他的客观原因而言,萨特指出,诺贝尔文学奖的授予并未平等地代表了所有的意识形态。萨特是历史上第二个没有出席颁奖仪式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此前的1958年,前苏联作家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获诺贝尔文学奖,但由于他是持不同政见者,因此无法亲临斯德哥尔摩领奖。

到了20世纪60年代,萨特成为世界文化界的超级偶像,这除了因为他在哲学、文学领域内的成就外,还因为他在社会政治活动中的巨大影响力。从本质上讲,萨特是一个极端“叛逆”的人,他反对一切压迫人的制度,一生致力于追求人类的自由和公正。在青年时代,萨特曾经向往美国的民主制度,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萨特的思想开始左倾,他赞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反对法国在印度支那和阿尔及利亚的殖民统治,支持社会主义的苏联。1956年苏军进入匈牙利后,他与苏联“分道扬镳”,但仍坚持左派立场,一如既往地反对法国的殖民政策和发动越战的美国。对于新中国,萨特一直持赞赏的态度,1955年,他和波伏娃访问中国,参加了中国的国庆典礼,并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1955年11月2日,《人民日报》还刊发了萨特《我对新中国的观感》一文。

1958年,阿尔及利亚独立运动开始,萨特一直站在支持阿尔及利亚人民的最前列,他用辛辣的笔调在报纸杂志上抨击殖民政策,以至于右翼殖民主义者不断地用死亡来威胁他。1962年,一颗炸弹炸毁了萨特和他母亲居住了16年的住所,幸运的是,萨特和母亲当时都不在家,这才幸免于难。但萨特并没有改变自己的立场,他一直为反殖民主义战争奔走。

1966年,萨特和英国哲学家罗素等人组织了一个知识界的“国际战犯法庭”,旨在抗议美国在越南战争的逐步升级,1967年,由萨特任执行主席的“国际战犯法庭”缺席宣判美国在越南犯有种族屠杀罪。作为社会政治活动家的萨特,在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中个人声望达到顶峰。“五月风暴”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潜在危机的总爆发。

1968年5月,由于反对僵化的教育制度和不合理的管理制度,巴黎的大学生开始了占领校园活动,与警察发生激烈冲突。此后冲突转向社会,几天中,总计有1000万人参加游行示威。法国总统戴高乐被迫于5月18日结束对罗马尼亚的访问,提前回国。面对人民对社会变革的要求,法国的知识分子分成两派,而萨特始终坚定地站在学生一边,他不但发表文章支持学生的行动,还亲自走到学生中间去发表演说,号召学生们去变革“异化了的制度”。“五月风暴”虽然最后被政治强人戴高乐瓦解了,但此后萨特的青年人的偶像和精神领袖的地位却不可动摇。在“五月风暴”之后,萨特成了法国左派的旗帜。1971年他以侮蔑警察制度的罪名被起诉,但由于他的盛名,法国没有一个法官敢于或者愿意对他审判,他在法庭上被当场释放。

1980年4月15日萨特逝世于巴黎鲁塞医院,终年75岁。法国总统德斯坦说,萨特的逝世“就像我们这个时代陨落了一颗明亮的智慧之星”。萨特去世时,巴黎有5万多人自动参加了他的葬礼。

经典著作

萨特一生笔耕不辍,为后人留下了50卷左右的论著。萨特的著作除《恶心》以外,著名的还有短篇小说集《墙》(1939),长篇巨著《自由之路》三部曲:《懂事的年龄》(1945)、《弥留期》(1945)和《心灵之死》(1949);这些小说形象地阐释了萨特的哲学思想,在法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戏剧创作,最为世人瞩目。萨特生前发表了11个剧本,《苍蝇》(1943)、《密室》(1944)、《死无葬身之地》(1946)、《可敬的妓女》(1946)、《肮脏的手》(1948)、《魔鬼与上帝》(1951)、《托洛亚妇女》(1960)等。此外,他还撰写了大量的哲学著作、论文和作家传记,哲学著作有《存在与虚无》(1943)、《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1946)、《辩证理性批判》(1960)、《方法问题》(1969)等。并主办了很有影响的《现代》杂志。萨特出自“他那思想丰富,充满自由气息和找来真理精神的作品,已对我们时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被授予1964年诺贝尔文学奖金,但萨特没有接受这一奖金,理由是“他谢绝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

内容精要

1943年6月25日,萨特的《存在与虚无》出版,这本书的面市,奠定了萨特无神论存在主义哲学体系。全书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前三部分是要解决现象学本体论的基本观点问题:萨特确定了存在的范畴,确定了自为的存在的结构与特性及其存在规律。在这个基础上,后面两部分主要探讨自为的存在与其他的自为的存在、与自在即与处境的具体关系,从而论证了人的自由,并且最终以现象学的“存在精神分析”的方法描述了自由的伦理意义,这也是“现象学本体论”的落脚点。

一、导言:对存在的探索

在本书的第一部分,萨特明确了他对存在思考的起点,提出了存在的两种不能互相还原的存在形式:对意识来说超越的存在和意识本身。

萨特的存在理论的逻辑出发点是现象。在萨特看来,胡塞尔“从实事本身出发”的思想,把“存在物还原为一系列显露存在物的显现,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萨特认为,他所要依据的现象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现象,而是纯粹现象学意义上的现象,但又避开了胡塞尔的“心理现象”和“物理现象”的对立,因此是对意识显现的东西。所以这是脱离了“外”和“内”、“存在”和“本质”的二元对立的现象:“现象的存在表现自己的本质与存在,现象理论的第一个结果就是:显现并不把存在推向康德的本体论的现象。因为现象的后面什么也没有,它只是揭示了它自己。”从这种现象观点出发,萨特进行“存在的现象”和“现象的存在”区分。他认为只有存在的现象才是本体的,因为消除“显现”和“存在”之间的二元对立,那“显现”就不需要任何其他东西作为依托和支撑,也无需什么中介。“存在的现象”只有在显现时才存在,而“现象的存在”则是未被揭示的存在,也就是说未被显露为现象的存在,等待被揭示的东西。“现象的存在”不能还原为“存在的现象”。这表明萨特还是承认有一个脱离人的意识之外的存在。

导言部分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建立在对现象的本体论分析基础上的“反思前的我思”。萨特发挥、深化胡塞尔的意识的意向性的思想,对笛卡尔的“我思”进行了改造:自我意识是认识性意识成为其对象的认识的必要而又足够的条件。根据胡塞尔“任何意识都是对某物的意识”的重要思想意识的对象就不是物,“意识是对某物的意识”意味着意识是对“反思对象的意识”的意识,萨特称之为“反思前的我思”。它比反思的我思更优先,更根本,哲学只有由此出发才站得住脚,它不是物质的产物,而是一个虚空、干净、本来就存在着的意识,它是第一性的,被一个异于自己的存在支撑着。

“自在的存在”的概念就是由他面对意识的本体论证明引出的:意识是作为一个存在的“被揭示——揭示”而产生的,这个存在的显现被意识揭示,也揭示了意识的存在。这个存在不是意识,而且在意识揭示它之前业已存在。这就是“自在的存在”。自在的存在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自在的存在”是其所是,“自在的存在”存在,“自在的存在”是自在的。在本书中阐述“自在的存在”的部分篇幅很小,萨特最关注的是“自为的存在”及其与“自在的存在”的关系。从“显现”出发,萨特提出了两种类型的存在。他要解决的问题是:这两种存在的深刻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这两种存在都属于一般的存在?这种自身中包含着截然分离的存在领域的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如果唯心主义和实在论都无法揭示那些事实上用来统一那些确实无法沟通的那些领域的关系,能够给这个问题提出别的解决办法吗?现象的存在如何成为超现象的?正是为了回答这些问题,萨特写下了《存在与虚无》这本书。

二、虚无的起源

在这一部分中,萨特以他的现象学的意识论去进行本体论的探索。意识在这种探索中发现了否定的基础,这个基础标志着否定特点的所有虚无化的基础。萨特首先对存在进行质疑。对存在的提问提供一个否定回答的可能。问题就变成了架在两个非存在之间的桥梁:对人是知的非存在,对“自在的存在”则是非存在的可能性。因为提问者并不知道回答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这样的提间说明我们是被虚无包围着,实际上是非存在在制约着我们。当然,在“自在的存在”中并不包含着否定,但只要和意识发生关系,比如意识对它提出问题,那就确立了一个否定的也就是非存在的基础。而虚无就是提问的最初的条件,为了提问,就必须有否定的可能,能够说“不”的必要条件就是:非存在永远在我们之中和我们之外出现,就是虚无纠缠着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