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20位思想大师之智慧人生
7225600000039

第39章 唯意志论代表人——尼采(3)

人类的文明不应是对生命本能和人性的压抑,而是用文明的方式满足生命的本能和人性需求。但是,敏感的尼采发现,现代文明违背了人的天性,损害了健康的生命本能,人类变得文明了,但却缺少了生机与活力了,这是一种死气沉沉的文明!科学、理性、物质利益至上和工业文明把人变成了“机器”,人们紧张,忙碌地工作,没有闲暇时间享受真正的生活的乐趣;而庸俗化的道德,仅作为戒律的道德,首当其冲的是基督教的道德,如“爱邻如爱己”,“无私奉献”的道德违背了人的天性,压抑了人的天性,因而本身就是不道德的!人类的天性被压抑,因此生命本能,生命力在退化!“欧洲人在可怕地衰弱下去!”因此尼采从生命本能和人性的角度出发审视现代文明,发现很多价值都发生了惊人的颠倒,因此尼采高呼:上帝死了!重估一切价值!

回到我前面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有的好人死得太早?或许是这样的好人太“无私”,也许什么事情都首先考虑别人的利益,太过于谦让。也许脾气太好,即使面对不公正的待遇甚至是欺负凌辱也用一种逆来顺受的态度面对。实际上,这样的好人生活得很压抑,生活得很不愉快。生理与心理有很大的联系,所以常生病,命也不长。当然,这是最严重的情况。现实生活中,细心的人会发现,一些好人是否太过于文弱和胆小?反倒是一些胆大妄为的坏人似乎总是身强力壮?好人是否缺少一种与坏人做斗争的勇气而压抑了自己?是否因为压抑而衰弱、文弱?

也许真有一些善良的人是软弱的。这种人(十几年前我也是这种人)或许是在一种顺境中成长起来的,而且接受的家庭教育缺少一种严厉的父爱,整个外界的人、事都对他表现出一种“温情脉脉的友好态度”。他习惯于这种态度,所以他也以一种友好的态度对待别人,他是善良的,有爱心的。但是他不习惯于“斗争”(或许坚强就是一种“斗争”),当生活出现逆境,他不与逆境“斗争”;他只习惯于友好的对待别人,与人和睦相处,当别人不友善,甚至受到别人欺负时,也用逆来顺受的态度面对。这种人常常多愁善感。弗洛伊德认为这种人常生病。按弗洛伊德的学说,如果人真有一种攻击性本能,因为他没有把这种本能释放出来,这种本能会转而伤害自身。仅仅善良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的也不是过于温情的爱!“一切伟大的爱超出他们的慈悲之上!”“一切伟大的爱都使人坚强”!为了让我们更加坚强,我们应当节制我们的爱。让我们拥有一种铁石心肠,或许有时“不援助比去救济的道德更高贵”!为了让我们更加独立自强,不但“爱自己的敌人,也恨自己的朋友”。

三、人是应当被超越的——“超人”哲学

尼采认为,以往人类要么被庸俗化的道德等现代文明压抑了健康的生命本能,造成人类生命力的衰退;要么生命本能低层次地泛滥,造成对社会和人类的危害。由此他提出“超人哲学”——人是应当被超越的!“超人是大地之意义!”大地象征人的生命本能和健康本性,它生生不息地喷涌出生命的泉流,人的生命本能和健康本性在超人那里不再被压制,而是以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的方式释放出来。因而超人是有道德的,因为有很强的自制力,甚至不需要法律的约束。“强有力者,我知道你们可以做一切的恶,但我希望你们为善。”“你对我做的事我原谅你,但是你做出这种事,你怎能原谅自己!”超人不甘于平庸,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努力成为大写的人。“如果真有神存在,我怎能甘心不成为神呢?”他尊重人的健康本性,但又进行自我反省批判与自我批判,以一种“大蔑视”的态度对待自己,努力追求完美与纯洁——“啊,你们世人,我觉得石头里沉睡着一个形象,我所想象的许多形象中的一个形象!啊,他一定沉睡在最坚硬的石头里!现在我的锤子对着这个形象的牢墙残酷地乱敲。碎石从石头上向四面飞溅:我对此何许介意?我要完成这项工作;因为我曾看见一个影子向我走来——万物中最宁静、最轻松的,曾走向我的面前!超人之美曾以影子的姿态向我走来。啊,兄弟们!我还关心什么群神哩!”

我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也是一部献给纯洁的赞歌。基督教用否定性欲的方法达到纯洁的目的,但是我们现在肯定了肉体生活,生命是否因此而不洁了?“但是兄弟们请讲,你们的肉体表现你们的灵魂是怎样的呢?你们的灵魂是不是贫乏,污秽和可怜的自满呢?”我们常说,自己有七情六欲,所以只想做个平凡人。是否一些生命本能使我们感到生命的不纯洁性和残缺性,因而我们为自己灵魂中卑贱的东西,性格中的缺点辩护?因而是一种贫乏、污秽和可怜的自满?可是仔细看看伟大的人,谁不是同样有七情六欲?甚至是至情至性的!一些生命本能真的就必然是生命不洁的证据吗?不该超越吗?“真的,人是一条不洁的河。人要能容纳不洁而不致自污,他就必须成为大海——现在我告诉你,超人便是大海!”

人类是否缺少一种健康的纯洁?弗洛伊德可否看作有一种纯洁?或许因此他才有勇气追求真理,创立自己的学说?而那些指责弗洛伊德学说为大逆不道的异端邪说的人,是否只是因为缺少一种纯洁?而有的中国人无法欣赏古希腊俄地浦斯弑父娶母的悲剧,而是一种厌恶的反应,是否也是因为一种缺少纯洁?纯洁多么可贵!因为纯洁,我们除了成熟,依然保持一种孩童般纯真的情怀,因此我们更能发现生活的乐趣。诗人,艺术家不是因为拥有这种纯真,而得到更多的乐趣吗?

实际上,超人哲学是主张人通过一种自我完善形成一种健全、积极的性格气质,如乐观、坚强、勇敢、独立、豁达、自制、热忱等。也即尼采所说的一种“大大的健康”。在超人那里,人的生命本能和健康本性不再被压制,而是被最大限度地激发,因而超人充满生机与活力,洋溢着生命的气息。因为有一颗热心肠,所以宽宏大量,助人为乐。因为充满生机与活力,超人争强好胜,喜欢冒险。他需要一个为之燃烧的事业,一个为之奋斗的目标,才能消耗掉他的旺盛的精力。超人哲学关注的是人本身的全面发展与进步,也即人性的全面发展与进步,用马克思主义的话说,就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共同发展。笔者认为,超人哲学应是尼采哲学思想中很重要的内容,如果说尼采基于人的生命本能和本性对于现代文明的批判是其哲学思想的“破”,那“超人哲学”就是其哲学中最重要的“立”,超人哲学指导人自身全面发展与进步(马克思主义更关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所以,笔者认为尼采哲学与马克思主义有极大的互补性),“人类只是一个达到超人的桥梁,应以创造超人为目的。而到目前为止,人类尚未确立此最高目的,因此事实上不称其为人。”超人的诞生也就是真正人类历史的开始。尼采之狂傲应与超人哲学有极大的关联。“从此以后,人类的历史将不再划分为公元前的世纪和公元后的世纪,人们将会说尼采以前的蒙昧时代和尼采以后的光辉时代。尼采——这个光辉的、令人战栗的名字将取代上帝的名字而铭记在人们心里”。

四、尼采哲学的消极性

笔者认为,尼采晚期哲学思想走进了误区。而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在于他对于生命的本质,人生的意义下的结论:生命的本质是虚无和荒谬的,存在本身是没有目的和意义。哲学离不开人对生命和生活的直接感受和体验。我的感受告诉我活着是美好的,生活是有意义的。生命和生活就犹如一面镜子,如果用消极、悲观的态度面对,反射的就是暗淡的光。如果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反射的就是丰富多彩的光芒。或许,尼采所承受的人生苦难已经超过一种极限,所以他骨子里是悲观厌世的。他自己也承认自己是病人和疯子。尽管他一再说他的哲学是乐观的,但是他还是说了一些自相矛盾的话,如晚期著作《强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这本著作未完成,尼采放弃了写作,也不准备出版)中:“人性自私而下贱,丑陋无比”。“人生毫无价值,令人作呕。”“一切都是假的,什么都可以做。”“知识越多,悲苦越甚”。这已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哲学了,或许只是他恶劣情绪的宣泄。尼采晚期对于酒神精神重新进行了解释:人生本质上是虚无荒谬的,人知道这一事实,仍然顽强而倔强地生活下去,这就是酒神精神。可以认为,尼采从哲学的高度对生命价值做出虚无荒谬(尽管这是普遍弥漫在近代西方哲学、文学艺术中气氛)的结论时,其实就是对生命判了“缓期死刑”。尽管,“确实,我有一百个灵魂、一百条道路,一百个摇篮和阵痛的经历。但我已告别过许多次,我深知使人心碎的最后时刻”,这样的豪言壮语表现了他执著追求真理的“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英雄气概,但他悲剧性的结局仍是他的哲学走入误区的一个证据。

延伸品味

尼采,这个在中国广为人知而又知之不多的人物,有着他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思想特点。尼采,一个具有多重身份的人:一个大学教授,一个诗人,一个哲学家,一个孤独的漂泊者。他杀死了上帝,但他不是传说中的那个恶魔。他是一个真实的人,曾有人说不了解尼采,就不可能了解我们这个世纪的西方哲学思潮、文艺思潮和社会思潮。他是一个在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有争议而又在二十世纪初掀起了政坛的轩然大波的伟大人物。

他是大学教授,然而他否定其他兢兢业业从事教育的教授工作;他是哲学家,但他异常起劲地反对出现在他以前的诸家哲学。他高喊出一个惊世骇俗的口号:重新估定一切价值!不仅在东方,就是在西方哲学史上,尼采向来就是一个有争论的人物。尼采哲学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他以独特的方式预示了现代西方社会中深刻的精神危机。

尼采进一步发展了叔本华的非理性主义倾向,他用权力意志代替了叔本华的生存意志,并试图把叔本华的消极绝望的悲观主义改造为积极乐观的行动主义。其哲学的意义主要体现为对西方文化的两大支柱——理性主义和基督教的批判。

尼采给西方文化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震动,他的权力意志哲学和超人哲学对德国社会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开赴前线的德国士兵的背包中有两本书是最常见的,一本是《圣经》,另一本是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尼采的强权思想对希特勒的影响也是众所周知的,其中有一句格言为希特勒终生恪守:“强人的格言,别理会!让他们去唏嘘!夺取吧!我请你只管夺取!”

尼采为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和一切存在主义者开拓了道路,许多西方作者也极受其影响。尼采的学说预示了西方社会进入了价值观念根本变化的时代,因此,可以说不了解尼采,就不可能了解我们这个世纪的西方哲学思潮、文艺思潮和社会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