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古代哲理故事大观
7217400000053

第53章 历史故事(7)

世界处在飞速发展变化中,我们不能总用一种眼光看待人和事,要具有高瞻远瞩的目光,才可能抓住先机,取得成功。

吕不韦如果是个鼠目寸光、只看到眼前利益的人,那么他就不会发现子楚的潜质,也不会去资助他,并最终辅助他登上国王的宝座。当然他自己也就不会飞黄腾达,当上秦国的宰相了。

处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知识与信息更新的速度更快,能否像吕不韦一样,独具慧眼,对事情做出高瞻远瞩的判断,将决定我们事业和人生的成败。因此,我们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外在的现象弄花眼,抓不住事物的本质,最终与成功失之交臂。

蹈水之道

孔子在吕梁这个地方观赏瀑布景色,只见那水流从三十仞的高处直泻而下,宛如一条白色的飞龙,流水落在江面上发出“呼呼”的声音,江面水珠飞溅,直到四十里之远,而江中鱼鳖都不能在这里浮游。孔子站在瀑布下,被这天然的美景所折服,久久不愿离开。随孔子同来的学生们更是头一次见到这样的景色,不住的赞叹。正当孔子欣赏美景之际,他恍惚间看见一个男子游在江中,仔细一看果然是一个人,他以为这个人想不开要自寻短见,于是就让他的学生沿河往下游去救那个人。学生们迅速往下游跑,可是水流很急,那人随着水流飞快的游向下游。学生们都担心那人一定没救了。谁知,过了一会,却见那人游到数百步外后竟然从水中探出头来,并游到岸上来。孔子和学生们顿时都傻了眼,只见那人披散着头发,在堤岸上悠然自在地边走边唱。

孔子忙赶上前去,气喘吁吁的说:“我本以为你是要寻短见,不想你却是在江中游泳,一般人是不可能在这样急的江中游泳的啊,请问你有什么游水的秘诀吗?”那人答道:“什么秘诀都没有,我凭人类的本能开始我的生活,又依人类的适应性而成长,顺乎自然而成功。我在江中游水的时候,同漩流一起潜入水底,随涌流一起浮出水面,完全顺从水性而不凭主观意志从事,此乃我能驾驭汹涌急流的缘故啊。”

孔子不解问:“何谓凭本能开始生活,靠适应性而成长,顺乎自然而成功呢?”那人答道:“我在陆地而安于陆地,这就是本能;长在水上而安于水,这就是适应性,不知道我为什么会是这样,反正结果就是如此,我就是顺乎自然。”

对于一般人来说,根本不可能在水流湍急的江中自由自在的游泳,而孔子所见之人却是个例外。其原因在于这个人长在水边,整天以水为伴,长此以往就适应了水上的生活,为了生存的需要,自然也就能够在水中自由的游耍。环境把他造就成这样的一个善于游水的人。

一个人要想成功的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按照客观规律行事,才能完全驾驭它。违背客观规律行事,只有死路一条。就像故事中那个善于游水的人,他生长在水边,只能靠水中鱼虾度日,如果他不知水性,那只有饿死的份了。

公息忌为组

古时打仗,士兵们都要穿战裙,以保护自己的身体免受敌人伤害,战裙虽然不可能完全抵挡的住兵器的伤害,但至少可以减轻伤害的程度。邾国的老办法是用绸料来缝制战裙。一天,公孙忌对邾国国王说:“大王,用绸料缝制战裙,不如用丝绳缝制的好,士兵穿的战袍、战裙之所以坚固,原因就在于它没有缝隙,现在用绸料缝制的战裙虽没有空隙,但只能经得起一半的力量,不能完全保护士兵的身体。如果用丝就不一样了,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做工仔细,用丝绳缝出的战袍就能够经得起全部的力量了。”邾王认为公孙忌说的有道理,点头表示赞许,又接着问:“你这种办法听起来的确不错,可是要怎么做才能得到这种丝绳呢?芽”公孙忌说:“光凭军队恐怕短时间内不可能造出这么多的战裙,我们不如发动全国的百姓,只要大王您下令说提倡生产这种丝绳,到时候等他们生产出来,国家出钱收购,百姓自然会生产的。”邾王很高兴,说:“好,就听你的。”于是下令命官府制战裙时一定要用丝绳。

公孙忌的建议被大王推行,心中自然很是兴奋,于是也劝自己的家人都编制这种丝绳,就连他的夫人和老母亲也加入到编制的行列,一时间全家把编丝绳当作最大的乐趣。她们一边说笑,一边编绳,好不快活。朝中有些和公孙忌不和的官员,看到公孙忌全家出动,都来编丝绳,就开始猜疑了,心想这个老狐狸,骗大王说用丝绳制战裙好,其实是为自己谋福利,要让自己家人编绳,无非是要多挣官府的钱吗,这太可恶了。我们一定不会让他的如意算盘得逞。于是几个平日里与公孙忌不合的官员就来拜见邾国国王,他们说:“大王,公孙忌之所以向您提议用丝绳编制战袍,是为了让他家人多编此绳,您去看看吧,他们家全家老少都在编丝绳呢!就连他八十多岁的老母亲都在编呢!您想如果不是有利可图,他们全家怎么会这么热心呢!”邾王听到这非常的不高兴,说:“我平日里最讨厌表里不一的人,公孙忌竟然敢用这种方法来赚我的钱,他太不知好歹了。”于是又下令不再用丝绳制战裙,还免除了公孙忌一年的俸禄。

对任何事情都要从它的本身来考察是否合理,不应该为其它的因素所左右。就像邾王一样,他没有考察公孙忌的建议是否合理,是否可行,就欣然同意,而当有人向他说公孙忌的坏话时,他也没有做什么考察就下令不再用丝绳制战裙。这一反一复,明显存在着错误。如果邾王做了详尽的考察,知道用丝绳到底是好是坏,就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决定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需要对某件事情做出决策的时候,不要被某个或某些人的意见所左右,首先自己要有主见,更要对别人的意见做切实的考察,才能避免犯错误。

欲速则不达

孔子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尊为圣人。孔子一生中育人无数,聆听过他教诲的弟子也都学识渊博,其中不乏像子夏、子路这样的人才。经过数年的苦读和老师孔子的耳提面命后,子夏终于离开孔子独自闯荡去了。刚开始的时候,子夏只是在县衙里做一些次要的杂活,负责日常的一些繁琐事务。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和积极表现,子夏顺利的当上了莒父县的县令,成了一方的父母官。

在当上县令之后,子夏在许多事情上并不是特别的熟悉和有把握,于是他就向自己的老师孔子求教,如何处理好县政和日常事务。孔子很高兴子夏能够出任莒父县的县令一职,因为他所栽培多年的学生终于成才了,孔子当然喜不自禁,于是他就谆谆善诱的教导子夏说:“子夏啊,你能有今天的成就,为师我也非常的欣慰啊,不过你做事方面还需要继续学习呀。首先,做事情不要图快,再就是不要只顾蝇头小利。一昧图快,反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如果只顾小利,就办不成大事啊。”

《韩非子》中也记载了这样一个欲速则不达的故事:春秋末期,齐国国王齐景公非常器重和依赖相国晏婴,也就是晏子,国中大小事情,无论何事,齐景公都要向晏婴请教,然后才可以定夺。一次,齐景公正在海边游玩散心,忽然接到侍者的报告,说“大王,大事不好了,相国晏婴病倒了,十分的危险啊!”齐景公听到这个消息,大失所措,下令马上回京,他挑选了最好的驭手驾车,挑选了最好的马匹拉车,急急忙忙的出发了。在车上,齐景公不住地催促驭手:“快点,再快点!不然相国就会危险的!”虽然马车跑得已经够快的了,齐景公仍然觉得太慢,于是就把驭手推到一边,索性自己拿起鞭子赶起车来了。这样跑了一阵子,齐景公还觉得不够快,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心急如焚的齐国国君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他干脆跳下马车,徒步奔跑了起来,跑了一会儿,齐景公累得汗流浃背,上气不接下气。齐景公当然没有四条腿的马跑得快了,他一心求快,结果反而更慢了。齐景公见不行,只好又回到车上,让驭手重新驾驶马车往京城赶路,这个时候的齐景公才觉得,还是马车走的快啊,假如自己赶车或者徒步跑回京城,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够到达呢。等回到京城以后,齐景公立刻马不停蹄的奔向晏婴的相国府,看到相国病危,他赶忙召御医前来为晏婴看病。

孔子一生诲人不倦,所教过的弟子也非常的出类拔萃。孔子教导子夏做事情要循序渐进,不可一昧的求快,更不能只顾蝇头小利,这正是为人处事所必须要学会的。齐景公则真正的体会到了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他将驭手推到一边亲自驾车,甚至跳下马车徒步奔跑,但最终还是没有马车跑的快。

做事情必须要循序渐进,按照秩序一步一步的处理好,不能够只追求结果而不顾过程,忽视过程的结果只能是把事情办砸了,只有按部就班的按照事物本身的特点来处理对待,才能更有效的采取措施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适合的办法解决问题,否则就只能欲速则不达了。

郑人做伞越人种稻

在郑国偏远的地方,有个人整天不知道干什么好,他做了好多事情都不成功,自己也就想专门学习一种技术。一天他听说做伞很不错,就跟着别人去学习做伞了。他学得很快,学成之后就自己回家做伞了。可是不巧的是赶上了连续三年大旱,土地都干得几乎要冒烟了,天上根本就不下雨,他做的伞都没有什么用途了,于是,他就放弃了做伞,改行学习做从井中打水的工具。等他把从井中打水的工具学成功了,这个时候偏偏又遇上了连续三年下大雨,做出来的打水工具又没有用处了。这个人想来想去,觉得还是做伞吧,后来他又改行去做伞。等他做了大量的伞,准备到街上去卖的时候,没过多久,郑国强盗四起,战乱纷争,老百姓都穿上军装去打仗了,很少有人用伞,于是他又想做兵器,但这时他已经年老力衰了,想做兵器也做不成了。

在越国,有个擅长种地的人,据说他种的各种瓜果蔬菜,都非常的受欢迎,但是光种这些,他又非常的不满足,他想种些粮食,因为那个时候粮食非常的缺少,又值钱又珍贵,于是他就决定试一试。但是种粮食和种蔬菜有很大的区别,他从来没有接触过种粮食,有人就劝说他,不要放弃了自己所擅长的,而去从事自己从来没有从事过的粮食种植,如果种不好,把什么都耽误了,岂不得不偿失吗?他一听也有道理,但是他认定自己能够在种粮食这方面有所作为,就不顾别人的劝阻和反对,下定决心要种水稻,而且还决定,不管遇到什么情况,自己种水稻的决心永远也不改变,即使天气状况再复杂多变,或者蔬菜和粮食行情如何变化,自己还是要坚持把水稻种好。这天,他找了一片荒山的土坡,叫了许多人前来帮忙,开垦出一块田地,种起水稻来。由于他本人非常精通种植,再加上悉心钻研,他种的水稻明显的收成好,年年丰收。但是这个时候,正赶上一连三年大涝,有人就劝说他,把田里的水放出去,然后种黍子,他并没有采纳那个人的建议,而是继续种自己的水稻。没过多久,天气又连年大旱,这个人计算了一下他的收获,结果不但抵住了往年所歉收的产量,反而颇有盈余。众人看到他如此有恒心的坚持自己的决定,果然终于得到了好的回报,感到非常的佩服,就纷纷的向他学习起种水稻的窍门来。这个人并没有拒绝大伙的请求,反而详细地给众人讲解如何种植水稻,最后还忘不了叮嘱众人一句:“无论天气如何变化,一定不能半途而废啊!”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郑人先开始学习做伞,因天气干旱,又改学做从井中取水的工具,后来天气大涝,他又改做伞,结果发生战乱,百姓没有人买他的伞,当他再想改行做兵器的时候,自己已经没有那个能力了。而越人则不同,自己下定决心种植水稻,无论别人如何劝阻,天气如何变化,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的做法,结果当然是收获颇丰了。

做事情一定要持之以恒,不能有点小的挫折或者困难就随便改变自己的想法,只有坚持不懈的做一件事,努力克服各种可能遇到的困难和艰险,才能够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假如整日朝秦暮楚,毫不专一,最后必定半途而废,一事无成。

按图索骥

战国时,有个非常善于相马的人,叫伯乐,是名震一时的相马大师。为了不让自己相马的经验失传,他在晚年曾经写了一本如何识别马匹好坏的书——《相马经》。这本书中记载了他全部的相马手法和经验,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书。在书中,他这样描述千里马:“额头丰满。眼睛闪闪发光,蹄子又大又端正。”

自从伯乐出名以后,伯乐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伯乐的儿子过了那么久的苦日子,终于等来了好日子,当然不忘享受一番,整日里无所事事。他父亲让他和自己出门一边寻找好马,一边学习,可是他总是嫌累,不肯出门。伯乐的儿子知道自己的父亲写了一本《相马经》,心想,我看父亲的《相马经》不就成了,还用得着父亲亲自教吗?于是,伯乐的儿子就拿着父亲的《相马经》在家里仔细研究,没过几天他就对父亲说:“父亲,您写的相马经我已经读完了,其中的精要我已经领悟了。”伯乐知道儿子不可能学的那么快,可是还抱着一丝幻想,相信自己的儿子不会太丢人。便对儿子说:“那好,你去帮我寻一匹千里马来吧。”

儿子出门拿着父亲的《相马经》,翻到描写千里马的那一页,不住的念叨:“额头丰满。眼睛闪闪发光,蹄子又大又端正。”刚出家门口走了一会儿,伯乐的儿子就有点累了,看到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条小河,就跑到河边的柳树下休息。突然看到河边有一个“额头丰满。眼睛闪闪发光,”的东西,不时的东张西望,蹦来跳去。伯乐的儿子想,这个一定是千里马了,和父亲书上所描述的差不多,只是四只蹄子还不够又大又端正,估计应该是了。于是,就挽起裤管,下河去抓,那“千里马”的两只大眼睛不住的乱转,看到有人来抓它,当然不肯,就跳了一下,再看看动静。伯乐儿子挺生气,心想:还跑,看我不收拾你。便一下扑了上去,两手牢牢的抓住了“千里马”,虽然把衣服弄湿了,但是抓到了千里马还是很兴奋。便高高兴兴的拿着他跑回家来给父亲看。还没进门,伯乐的儿子就喊:“父亲,父亲,我抓到千里马了,您快来看啊。”伯乐迅速从屋中跑了出来,还当儿子真的找到了千里马,可是看到儿子手中的癞蛤蟆,简直气的要背过气去。瞪着儿子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儿子还兴冲冲的说:“您看,我找到了,和您书上写的大致相同,只是四个蹄子不够又大又端正的标准罢了!”伯乐简直哭笑不得,就说:“是啊,这匹马喜欢跳越,只是不能用来拉车。”伯乐的儿子傻了眼,一时弄不清父亲得话的意思。

伯乐的儿子把父亲的相马经视为“圣经”,认为看了相马经就可以找到千里马。殊不知寻找千里马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仅仅凭书上所说的千里马的特点就去按部就班的套用,是不可行的。伯乐的儿子连马和癞蛤蟆都分不清,更不要说寻找千里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