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下一站拉萨
7207700000008

第8章 布达拉宫——我为卿来

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乞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你诵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转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呀,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只是,在那一夜,我忘却了所有,抛却了信仰,舍弃了轮回,只为,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早己失去旧日的光泽。

伏地转经

其实从火车站出来后,当出租车沿着拉萨河渐渐接近市区的时候,我就已经遥遥望见布达拉宫了。在一个小山头上,很小,像一座童话里的城堡。可是,走近后,却觉得它那么高大宏伟,气势非凡。由正面绕到后面,它的背影同样也让人向往。我真正走进这座充满传说的圣殿,却是18日了。

早上9点半左右出了八朗学旅馆,直接从宗角禄康公园穿过,往布达拉宫正门走。到正门一问才知,正门不卖票,要每天中午12点到西门去买第二天的预售票。我就跟着藏民的队伍沿路往西走。

路上发现有很多藏民围着布达拉宫转,这就是传说中的悠悠转经路了。他们一手拿经筒,一手拿佛珠,口里不停地念着经文。在布达拉宫正面马路边上,有一块地方,很多藏民正在跪拜。他们全身伏地,非常虔诚,仿若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这一件事情是有意义的。

有支庞大的藏民队伍不停歇地围着布达拉宫顺时针旋转。布达拉宫的西、北、东三面,几乎都被转经筒包围,那些金黄色的转经筒都已经被转得发亮了。我跟着他们围着布达拉宫的围墙转,绕着转经筒转。我听不懂他们在念什么,我们的想法不同,穿戴不同,生活方式也不同。他们黑红的脸庞上的专注,他们脚底下轻快的步伐,都让人感动。我也曾去转动那经筒,我一直在人群中跟着走,观察着他们,想感应这到底是一种什么力量,可以让他们抛开尘世的一切,名利、权谋、优裕,选择纯粹为了信仰而存在的生活?为什么当我们在为房子,为工作,为了增加一件家具而努力融入这个社会的时候,他们却可以抛开这些,只做一件无关生活的事情?

可是一时之间我无法找到答案,况且我也正是抱了这种惊叹之情才来西藏的,也许那种莫名的力量正是我这次旅行要真正寻找的东西。

我转了两圈,走得很累,可仍然没有找到西门,只好问路边穿警服的人。他们的汉语说得很好,在他们的指引下我才找到西门。排队等到12点才买到预售票。买完票后,我就已经感到旅行的不可预见性了,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的。本以为第一天就可以看到布达拉宫的,却因为不了解售票问题而耽搁了一天,不过能够多休息一天也好。于是我匆匆回到旅馆继续睡觉,为第二天的游览做足充分准备。

历史回眸

第二天睡醒后,头不疼了。便拿着预售票赶往布达拉宫正门,即南门。

进入布达拉宫前,我站在布达拉宫下面,仰望它,它的那种依山而建的雄伟气势,对人类才智的感叹,都萦绕在我心头。其实一切言语,在它的脚下都是那么的苍白无力,我只有闭上双眼,默默地享受。

站在下面,可以看清那依山修建,规模宏大,巍峨壮观的宫殿轮廓。还有那反复曲折的阶梯。不知道为什么,看到那些阶梯我突然想到了轮回,是否真的有轮回?是否经过这一番攀登求索就能见到真正的自己?一切不得而知。

眼前的布达拉宫,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宫殿。传说,公元641年,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造了布达拉宫。后经几多劫难和几代人的修建,成了现在的规模。如今的布达拉宫是每一位拉萨人最敬仰的圣地,盼望佛祖和菩萨能给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带来幸福,带来平安。而我却只是想走进那个轮回,希冀在攀登求索中遇见自己……

已经无暇多想,大约9点开门,已有不少藏民早早等候在门外了。进入后,再过安检,才能到达围墙内的院落。沿着指示,拿着预售票、身份证和钱换到了正式的布达拉宫门票。然后再向西进入一个门楼,这不知是第几层了。再出来的时候,向西就是德阳夏了。

德阳夏是一个大约1500平方米的广场,这里是藏戏表演和跳神活动的场所。在这里可以很清晰地看见白宫和红宫,西面正中是白宫的大门。白宫是达赖喇嘛起居和办公的地方。穿过松格廊门厅,经过曲折的廊道,就来到了白宫最大的宫殿,也称集会大殿,是白宫主殿,也是各种政教活动中心和大典庆贺场所。沿楼梯上去进入大门后,蓦然发现四壁都是精美的壁画。

事实上,在布达拉宫各个殿堂的墙壁上,均绘有壁画及卷轴唐卡和木制刻版,每一处都工笔细腻、线条流畅。可以说布达拉宫是一座巨大的藏族绘画艺术博物馆,壁画是这个博物馆中最珍贵的部分之一。现存最早的“曲杰查布”佛殿里,1300多年前的壁画至今仍然色泽艳丽。历史、宗教题材是壁画的主要内容。除了佛像、佛教故事外,西藏妇孺皆知的“猴子变人”的传说,文成公主入藏,五世达赖赴京觐见顺治皇帝等重大历史事件,都能在布达拉宫的壁画上找到。

我不是过客

我并不是一个对艺术有研究的人,但是走进这样震撼的壁画宫殿时,我的心中还是“咯噔”一下,我的眼睛仿佛一下子明亮起来,似乎能够穿透历史的尘埃,悠游在数百乃至数千年前的世界里。语言并不能表达一个人内心所有的感受,我只能说,某一刻我只感到周围的人流如同时间,在他们匆匆走过的时候,我像站在了一个超越时间的高度,审视着历史和沧海桑田之后所留下的永恒。那一刻我是宁静的,只与时间对峙,与永恒比肩。也或许所有人都有过这样的感觉:别人像时间过客,只有自己才超越了时间的概念。这感觉存在于某一刻的体验之中。

来到没有喧闹的灵殿,聆听着藏传佛教的传说,我的心中立刻就生出几分虔诚的致意。在这个心最接近天堂的地方,我非常想成为一个日日粗茶淡饭的清修者,求得灵魂的干净、轻灵、解脱。

我并没有像其他旅行者那样,几个朋友簇拥着拍些照片就匆匆离开,尽管时间限制在一个小时,我还是驻足在那些壁画之下,捕捉每一处细微的感动。我闭上双眼,感觉身边一切的嘈杂都与我无关了,在这漫长的历史走廊中,我走着自己的人生,宁静且永恒。而这一切的源头,也许只因为这是我一个人的旅行,也是我一个人的修行。

灵异之境

走出这间宫殿,来到台阶上,我抬头仰望高原的天空,湛蓝湛蓝。刹那间,布达拉宫似乎成了我灵魂深处的翅膀,带我飞向了那湛蓝无界的天空。

随着拥挤的人流来到最高宫殿萨松郎杰,我在这里看到一幅新的景象。这里的室内摆设多选用淡色,显得古朴、幽静、庄重。那些陈列在这里的佛像,有的似在沉思,有的脸上露出和蔼亲切的微笑,给人一种向善的感召力。我默默地注视着佛像,接受着心灵的洗礼。默默将眼睛闭上,任时光与人流在身边流淌。

其他诸如观音殿、法王洞等处也给人带来不同震撼,我就不再多述,因为我内心的震颤已经超出了语言的描述范围。

之后,我带着满心的欢愉与平静继续前行。之后,我来到灵塔供奉处。在这些灵塔之中,最有代表性的要数五世和十三世达赖喇嘛的灵塔了,其中五世达赖的灵塔最奢华,塔身镶有各种珠宝,极其辉煌壮丽,藏语称“赞木耶夏”,意思是价值抵得上半个世界。十三世达赖的灵塔上镶嵌了万余颗珍珠,显得珠光宝气,雍容华贵。塔前供奉着长年不灭的酥油灯,空中弥漫着酥油的芳香。灯光与宝石的反光交相辉映,呈现出一幅美妙景色。屋顶雕刻的飞禽走兽,栩栩如生,精美绝伦。在酥油灯前,看着一间间佛殿灵塔,听着一个个传奇故事,灵异与现实的界限变得不那么清晰了。那一刻,我几乎迷失在布达拉宫里。

心缘

我很快注意到,布达拉宫里供奉着五到十三世达赖喇嘛的灵塔中,唯独少了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那个以情诗名世的活佛。这时,听到宫殿中传来喇嘛的诵经声,细听下,依然什么也听不懂。仓央嘉措的诗却渐渐浮现在心头:

那一天

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

蓦然听见

你诵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转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碰你的指尖

那一年

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我转山转水转佛塔呀

不为修来世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这就是仓央嘉措的诗歌,从我第一眼看到它起,就被它摄走了魂魄。所有的爱慕深情不都一样吗?他曾经解嘲地说“常恐多情损梵行,如山又怕误倾城。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试想一个心中若蕴含过多感情的人,又如何能修得梵行?然而他就是活佛,谁也不能否认。

想起仓央嘉措我便想起了阿难的石桥禅。

阿难尊者曾对佛祖说,我喜欢上一个女子。

佛问,有多喜欢?

阿难说,我愿化身石桥,受五百年风吹,五百年雨打,只求她从桥上一过。

然而,有美丽的传说就有无尽的痛苦,舍身弃道甘受劫难换来的只是五百年的落寞吧。可是转念再想,也许正是这种落寞,这种不可能,才使故事更加美丽。西藏之所以让人魂牵梦萦,也许就是因为这样的神秘、这样的美丽传说吧。何况,我们又怎能那么现实,只选择能够获得回报的等待?

宿命

我看尽布达拉宫,想要寻找的到底是什么呢?难道是这一声诵经的真言吗?是了,如同前世有五百年的追寻,此刻不过一炷香的缘亦已足够。在那年轻喇嘛的诵经声中,我带着内心的静穆悄然走出了宫殿。我知道,我的修行之路上又多了一处造化之地,内心欢愉满溢。

走出布达拉宫,我抬眼远眺,拉萨河像玉带一样围绕着拉萨汩汩流过,远处群山起伏,阡陌纵横,绿柳村舍,气象万千。蓦然回首,看见布达拉宫沐浴在阳光下,被阳光染上一层金色,神秘气氛更增,显得更加地巍峨壮观。

那一天,从布达拉宫出来之后,我转动了宫殿下所有的经筒。

触摸着那些被磨得发亮的经筒,感受着几百年来无数指尖的温度,在时间的缝隙里为自己祈祷,内心的虔诚竟是前所未有的。这不正是仓央嘉措的诗吗?那一月,我转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碰你的指尖。而我又何尝不是在期待一场从未料及的缘分,以跳出那从未谋面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