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世界经典散文集(散文书系)
7193500000011

第11章 法朗士(法)

作者简介

安纳托尔·法朗士(1844-1924年),法国著名作家。192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小说《西尔维斯特·波纳尔的罪行》、《现代史话》、《在白石上》、《企鹅岛》、《天使的叛变》,文艺评论集《文艺生活》等。

塞纳河岸的早晨

在给景物披上无限温情淡灰色的清晨,我喜欢从窗口眺望塞纳河和它的两岸。

我见过那不勒斯海湾明净的蓝天,但我们巴黎的天空更加活跃,更加亲切,更加蕴蓄。它像人们的眼睛,懂得微笑、愤慨、悲伤和欢乐。此刻的阳光照耀着城内为生计而忙碌的居民。

对岸,圣尼古拉港的强者忙着从船上卸下牛角,而站在跳板上的搬运工轻快地传递着糖块,把货物装进船舱里。北岸,梧桐树下排列着出租的马车和马匹,马匹把头埋在饲料袋里,平静地咀嚼着燕麦;而车夫们站在酒店的柜台前喝酒,一面用眼角窥伺着可能出现早起的顾客。

旧书商把他们的书箱安放在岸边的护墙上。这些善良的精神商人常年累月生活在露天里,任风儿吹拂他们的长衫。经过风雨、霜雪、烟雾和烈日的磨炼,他们变得像大教堂的古老雕像。他们都是我的朋友,每当我从他们的书籍前走过,都能发现一两本我需要的书,一两本我在别处找不到的书。

一阵风刮起了街心的尘土,有叶翼的梧桐籽和从马嘴里漏下的干草末。别人对这飞扬的尘土可能毫无感触,可是它使我忆起我在童年时代凝视过同样的情景,使我这个老巴黎人的灵魂为之激动。我面前是何等宏伟的图景:状如顶针的凯旋门、光荣的塞纳河和河上的桥梁、蒂伊勒里宫的椴树、好像雕镂的珍品的文艺复兴时代的卢浮宫、最远处的夏约岗;右边新桥方向是令人肃然起敬的古老的巴黎,它的塔楼顺高耸的尖屋顶。这一切就是我的生命,就是我自己。要是没有这些以我思想的无数细微变化反映在我身上,激励我赐我活力的东西,我也就不存在了。因此,我以无限的深情热爱,巴黎。

然而,我厌倦了。我觉得生活在一座思想如此活跃、并且教会我思想和敦促我不断思若的城市里,人们是无法休息的。在这些不断撩拨我的好奇心、使它疲惫但又永远不能使它满足的书堆里,怎么能够不亢奋激动呢?

名篇鉴赏

《塞纳河岸的早晨》一文包含着极浓的爱国情感。如果只就文题所圈定的地点(塞纳河岸,准确地说是塞纳河流经巴黎的一段河岸)、时间(早晨)来讲,作品思想内容的抒写是要受局限的。然而,作者却能够由实及虚,跨越时空,在散文短短的篇幅中生动地传达出对祖国的深情。

全文的结构是这样的:“从窗口眺望塞纳河和它的两岸”,于是在眼前展现了两幅画:一是塞纳河两岸的人们(塞纳河流经巴黎盆地,首都巴黎跨塞纳河两岸)劳动生活情景;一是书商们的特写镜头。作者从生活的实景出发,思绪奔驰,浮想联翩,随后又将目光落在面前巴黎的景上,再由景联想到“我自己”——“我”的成长和生活以及思想状态。最后,作者在记叙的基础上,抒发个人的感受,论及人生、社会。与此同时,作者的情感发展也有一条脉络:“喜欢从窗口眺望”——“但我们巴黎的天空更加活跃,更加亲切,更加蕴蓄”——“这一切就是我的生命,就是我自己”——“我以无限的深情热爱巴黎”。这条情感线索与文章结构相辅相成,使文章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层次。

从整体上看,本文内涵丰富,语言也颇具哲理意味,值得细细咀嚼。

罗歇尔的种马

饲养种马是一件很伤脑筋的事情。马儿是一种骄矜的动物,需要很耐心的照料。你不妨去问问罗歇尔,看事情是不是这样!

现在他正在修饰他那匹高贵的栗红马。假如他不曾在一场战斗中失去了他的尾巴的话,他可以说是木马中的一颗珍珠也是黑森林种马饲养场上的花朵。罗歇尔倒很想要知道,木马的尾巴是不是又可以重新长出来。罗歇尔在想象中按摩了一阵他的马儿以后,就喂给他们一些假想的燕麦。这是饲养这些木制的小马的正确方法。小孩子们就在梦乡里骑着这些木马驰骋。

罗歇尔现在就要骑着他的那匹英勇的战马到外面去驰骋一番。这只可怜的动物没有耳朵,他的鬃毛也是伤痕斑斑,像一只破梳子。但罗歇尔很喜欢他。为什么呢?很难说出来一个道理。这匹栗色马是一个穷人送给他的礼物。穷人的礼物,比起任何其他礼物来,总使人觉得要可爱得多。

罗歇尔奔驰出去了。他跑得很远,地毯上织的花是热带树上开的花。小罗歇尔,祝你幸运!祝你心爱的马儿载着你跑遍世界!希望你永远也不要骑上一匹更危险的马儿!伟大也好,渺小也好。只要我们骑着我们自己的马!我们谁没有自己心爱的马儿呢?

每个人骑着心爱的马儿各自疯狂地沿着生活的道路奔驰;有的是为了光荣,有的是为了享受;许多马儿在悬崖上跳过去,折断了他们骑手的脖子。我祝你幸运。小小的罗歇尔,我希望,当你长大成人以后,你能有两匹爱马来骑,好让他们把你带向正路:一匹性格猛烈,另一匹性格温和。他们都是高贵的马儿:一匹叫做“勇敢”,另一匹叫做“善良”。

名篇鉴赏

《罗歇尔的种马》满合作者的同情心和人道主义思想。在作者的笔下,小主人公罗歇尔天真、幼稚、想象丰富。“穷人的礼物,比起任何其他礼物来,总使人觉得要可爱得多”、“他在想象中按摩了一阵他的马儿以后,就喂给他们一些假想的燕麦,这是饲养这些木制的小马的正确方法。小孩子们就在梦乡里骑着这些木马驰骋”,小罗歇尔就是借助这匹穷人送给他的木马,让自己美好的梦想飞翔的。

作者祝愿这位迈向人生旅途的男孩儿,永远骑着属于自己的心爱的“马”,沿着生活的道路奔驰——“我希望,当你长大成人以后,你能有两匹爱马来骑,好让他们把你带向正路:一匹的性格猛烈,另一匹的性格温和。他们都是高贵的马儿:一匹叫做‘勇敢’,另一匹叫做‘善良’。”这里很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理想——愿自己也愿所有的人都做一个勇敢而善良的人。而这也就是本文的主题。

从艺术上看,本文语言质朴、亲切,而又不失文采,读来饶有兴味。如“他可以说是木马中的一颗珍珠,也是黑森林种马饲养场上的花朵”,比喻简洁而又形象恰当;再如“伟大也好,渺小也好,只要我们骑着我们自己的马!我们谁没有自己心爱的马儿呢?”娓娓道来,真切、自然。作者用这样的语言,使文章达到了“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