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具有偏执性格的人这么可怕,那么偏执的性格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这主要是早期失爱、后天受挫、自我苛求以及处境异常造成的。早期失爱使得这些人幼年时期就生活在不被信任的环境中,这样的环境缺乏母爱,这种人经常被指责或否定。而这种人又在后天的成长中连续遭受生活的打击,经常遇到挫折和失败,加之他们自己对自我的要求又很高,常常会因为自己某方面的不足而自卑。最后加上这种人的处境很困难,于是这种偏执的性格就慢慢地在这种人的心里酝酿出来。
但是对于偏执的人我们也是有方法可以治疗的,这种治疗主要以心理治疗为主,以克服多疑敏感、固执、不安全感和自我中心的人格缺陷。心理学家提出了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认知提高法。偏执的人对任何人都是不信任的,那么首先就要与他们建立信任关系,然后与他们交流,令他们自己认识到自己性格的缺点,以便及时加以改进。
第二,交友训练法。偏执的人缺少朋友,他们的内心永远也不会有人知道。鼓励这种人去交朋友,把自己内心的苦恼与多疑都和朋友说一说,令他们在交友中信任别人。
第三,自我疗法。具有偏执型人格的人喜欢走极端,这与他们头脑里的非理性观念相关联。因此,要改变偏执行为,偏执型人格患者首先必须分析自己的非理性观念。
第四,敌意纠正训练法。偏执的人容易对周围的环境产生敌意,因此这种人应该经常提醒自己不要陷于这种敌对心理里,同时也要学会忍耐和微笑。这样才能在这种训练中消除自己的这种性格。
附偏执测试题:
请在括号内打勾,每一题得分为:没有=1分,很轻=2分,中等=3分,偏重=4分,严重=5分。
(1)对别人求全责备? 没有( )很轻( )中等( )偏重( )严重( )
(2)责怪别人制造麻烦? 没有( )很轻( )中等( )偏重( )严重( )
(3)感到大多数人不可信? 没有( )很轻( )中等( )偏重( )严重( )
(4)有一些别人没有的想法和念头? 没有( )很轻( )中等( )偏重( )严重( )
(5)自己不能控制发脾气? 没有( )很轻( )中等( )偏重( )严重( )
(6)感到别人不理解你,不同情你? 没有( )很轻( )中等( )偏重( )严重( )
(7)别人对你的成绩没有作出恰当的评价? 没有( )很轻( )中等( )偏重( )严重( )
(8)感到别人想占你便宜? 没有( )很轻( )中等( )偏重( )严重( )
参考答案:
10分以下:不存在偏执情况。
15分至24分: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偏执。
25分以上:你有偏执的症状。
心理学迷津
偏执的人性格是暴躁的,同时也是扭曲的。与这种人相处将会是一件很累的事,要是这种偏执的性格积累到一定的程度,那么这种人就会对他人或者社会造成危害。
孤僻──装在套子里的人
吴为今年26岁。因为家庭发生了变故,他既没有朋友,也没有工作,天天呆在家里,但是在家时也是天天发呆,总觉得做人没什么希望,情绪越来越低迷,也许是太依赖父母了吧,他们也不让吴为去工作,怕他受苦。只说赚了钱叫吴为自己做老板,但是一直以来都没有赚到钱。
后来,吴为觉得这样也不是办法,于是经人介绍找到了一份工作。但是自从工作后,吴为发现自己好像被社会淘汰了一样,刚开始和同事没办法去沟通,也不知道和他们说什么好,几乎没什么话题。自己还是孤零零的一人,天天就知道发呆,做什么都做不好,反应有点迟钝。别人都不喜欢和他在一起,他也不怎么想和别人玩。情绪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不想笑,也没什么好笑的。一直是失眠,天天都觉得好累,一有什么要动脑子的事情就觉得想睡觉,想逃避,别人刚和他说的话,吴为一会就不记得了,每天工作回家就不知道要做什么,好像生活在黑白世界里,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脑袋好像生锈了一样。
吴为之所以有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吴为已经患了一种孤僻症。
孤僻本是一种性格,但过度孤僻也就成了一种病态。孤僻者性格内向、少言寡语、不善交际、千般思虑、万般愁绪、盘结于心、郁郁不畅。就算是碰到天大的委屈、冤枉,也深深埋入心底,或惧怕、或自责、或追悔、或怨愤。
孤僻的人是苦恼的,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使自己开心的理由,他们有的只是唉声叹气,也不愿意与人交往。
孤僻也常表现为独往独来、离群索居,对他人怀有厌烦、戒备和鄙视的心理。凡事与己无关、漠不关心,一副自我禁锢的样子。如果与人交往,也会缺少热情和活力,显得漫不经心、敷衍了事。有时看上去似乎也较活跃,但常给人一种做作的感觉,仿佛有点神经质,因而人都不愿主动与之交往,不得不与之相处时,也会有如坐针毡之感。
在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名著《百年孤独》中,布恩蒂亚家族七代人最后都是在孤独中死去的,为什么?就是他们太孤僻了,把自己锁在家里,最后每一代人都在孤独中静静地死去。
孤僻不仅是一种精神上的疾病,同时还能引起身体疾病,美国加州大学经过9年研究了解,生性孤僻与社会隔绝的人,致死率比常与人接触的人高一倍。对3800多人进行的研究显示,孤独者的心脏病发病率比喜欢交际的人高一倍。
与孤僻相近的词是孤独,但是孤独是否就是孤僻呢?
孤僻作为一种不良个性与孤独感是有一定区别的。孤独作为一种情感体验,几乎每个人都有过。适度的孤独、寂寞还可以激发人的斗志和灵感,如屈原的《离骚》、曹雪芹的《红楼梦》都是在不为人理解的孤独中写出来的。但孤独感是有一定限度的,当你无力驾驭它,它就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直至成为一个巨大的使你无力承受的大雪团,沉重地压在你的身上,会使你不负重荷,那便是孤僻。
孤独不是一种心理疾病,但是孤僻就是。
孤僻对人的消极影响是巨大的,它阻碍着人们建立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如果你长期不与人交往,总是躲避别人,独来独往,脾气苦怪,别人会觉得你是个怪人,那么你就会失去许多本来可以成为你知心朋友的人。
同时,孤僻性格的人也会丧失掉许多表现的机会,而这些机会往往是能够促成你成功的,但是你由于失去了这些机会,就会使你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容易使自己形成自卑心理。
但我们要注意的是,孤僻的性格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它主要来源于人在幼年时期的创伤经验和交往中所受的挫折。那种幼年时期的创伤使得小孩得不到家庭的温暖,于是他们开始变得自卑、敏感、多疑,导致他们远离、躲避人群,最终形成孤僻的性格。而交往中的伤害则使得他们把自己封闭起来,而不再想与别人发生接触,可是这样,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就得不到锻炼,结果越来越孤僻。
但是孤僻也是可以克服的。
第一,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和他人。人应该有一种自卑心理,这样才能促使人前进,但要是这种自卑心理过于严重,则会阻碍人的进步。所以我们不能总认为自己处处不如人,不然留给我们自己的除了悲观就没有其他了。对于别人,我们是要看到别人的长处,但是我们也没有必要把别人的长处无限制地夸大,任何人都有他的缺点。
第二,学会沟通。孤僻的人以躲避他人为能事,这种人害怕与他人交往。而要想消除自己的这种孤僻性格,那么就得逼迫自己与别人去交往,把自己的想法和别人分享,同时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样,在每一次的交往中,自己的孤僻性格也就会渐渐的远去。
心理学迷津
孤僻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他们自己把自己禁锢了起来,这样他们就会失去许多原本属于他们的成功机会。
自卑──不要贬低自我价值
晓云是一位大一的学生,五官端正,身材又好。但是唯一的缺憾就是脸上有一块很大的黑色胎记,由于这一块黑色胎记,晓云总感觉自己长得很丑。在很小的时候,就因为他人恶意的取笑,她曾经产生过逃避和厌世情绪。后来,越长越大,自卑感越来越严重。直到大学,她一直都不愿意与别人交往,也害怕与别人交往。在班上,她没有一个朋友,总是独来独往。她总是怨恨自己,也怨恨上天对她的不公平。总是幻想能有一副漂亮的面孔有多好。后来,听说找工作时还要面试,就担心自己的容貌会影响自己的前途,思想包袱越来越重,成天忧心忡忡,上课也不能专心听讲,胡思乱想,学习也越来越没兴趣,甚至想放弃。
像晓云这样的心态我们很多人都会有,我们长得没别人漂亮、能力没别人强、家庭条件不好、做事情总是失败……我们总是觉得我们自己很渺小,我们总是很自卑。
正是由于这种自卑,我们总是陷于自我的否定之中,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觉得人生毫无希望,因而万般苦恼。
因此,自卑是一种因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在人际交往中,自卑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自身因素评价过低,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经不起较强的刺激,谨小慎微、多愁善感,常产生疑忌心理,行为畏缩,瞻前顾后等。自卑心理一经产生,若任其发展,便会成为人性中的一部分,难以改变,并严重影响人的社会交往,抑制人的能力发展。
但是纵观古今中外的那些成功人士,又有几个人不自卑呢?像贝多芬这样全世界公认的音乐家,爱因斯坦这样杰出的物理学家,拿破仑这样伟大的军事家都曾是自卑感的俘虏。这正如阿德勒所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发现我们自己所处的地位是我们希望加以改进的。如果我们一直保持着我们的勇气,我们便能以直接、实际而完美的唯一方法──改进环境──来使我们脱离掉这种感觉。”(阿德勒《自卑与超越》)
所以有自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在自卑中开始沉沦。
古希腊雄辩家德摩斯梯尼小时候呼吸困难,声音微弱,而且严重口吃。那个时代的希腊非常崇尚雄辩术,自然,小德摩斯梯尼立志要当雄辩家。为了使声音变得强而有力,他站在海岸上,口含小石头大声喊叫。并且为了增大肺活量,他一边演说一边跑步登上小山丘。他还在镜前摆上姿势,练习向观众招手致意,背诵希腊悲剧。即使这样,他还不满足,索性把自己关在地下室,将一边头发剃掉,除了吃饭和睡眠的短暂中断外,所有的精力都用来钻研辩论术。28岁时,德摩斯梯尼从地下室出来,参加雅典的辩论大赛,取得了完全的胜利。此后两千多年间,德摩斯梯尼作为雄辩之父一直受到人们的敬仰。
德摩斯梯尼的这种情况本应该是会自卑的,但是他却把这种自卑化为前进的力量,终至获得巨大的成功,这也正验证了一句话:“全然没有自卑感也就绝不可能成为一个卓越的人。”
自卑感是走向成功的踏板,没有它,成功则毫无指望。自卑感绝不是令人羞耻的,人们发现它,承认它的存在,并设法弥补它,从而达到人生的目标。的确,因为有自卑而成就了伟大事业的人不少。这正如牡蛎损伤自己后会孕育出美丽的珍珠一样,在自卑感的困扰中,人也会磨砺出完美的人格。
而我们的自卑感是怎么产生的呢?
第一,缺乏成功的经验。成功的经验是影响自信心建立的重要因素,挫折和失败的体验是导致自卑感形成的首要原因。心理学的研究证明,若一个人出现接二连三的失败,那他(她)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在挫折中难以自拔,形成自卑感。
第二,缺乏客观的期望和评价。每个人总是以他人为镜来认识自己的。也就是说,人们总是根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期望来认识自己的长短优劣之处。如果他人对自己的期望和评价较低,特别是较有权威的人士对自己过低的期望和评价,就会影响其本人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导致对自己的低估。
第三,消极的自我暗示抑制了自信心。当一个人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经常自我衡量是否有能力做到。每个人对自己的估计是不一样的。性格内向、胆小多疑的人往往夸大外部困难而低估自己的能力,总觉得“我不行”。由于事先有这样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就会抑制自信心,产生心理负担,限制了能力发挥,效果必然不佳。
第四,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恶劣的生活境遇导致自卑。有的人因为生理方面的缺陷和不足而感到自卑;有的人因为心理方面的缺陷和不足感到自卑;还有的人则因为恶劣的生活境遇感到自卑。
如果自己具有了自卑心理,那么要怎样去消除呢?
第一,正确对待失败。在漫长的人生征途上,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而挫折和失败倒是必然会发生的,对失败持平常之心,就不会被失败所左右而自卑了。
第二,积极与他人交往。与他人交往可以使自己的注意力被他人吸引,在交往中我们可以感受他人的喜怒哀乐,心理活动就不会局限在个人的小圈子里,心情自然就会变得开朗。另外,通过与他人交往,能多方位认识他人和自己,通过比较,正确认识自己,由此调整自我评价,提高自信心。
第三,提高自我评价,注重自我激励。一个人不可能没有缺点,同时也不可能没有优点。但是不要只看到缺点,不看优点,相反地,我们要根据我们各自的优点对自己进行自我激励,经过这样一段时间的锻炼,自卑心理是可以减弱甚至消除的。
第四,增加成功的体验。自卑感通常是由自我表现过程中遭受挫折和失败而引起的,所以,成功地表现自己,补偿过去的失败,对于战胜自卑是非常重要的。要想获得成功,首先我们可以从一些小事做起,获得成功的体验,再慢慢地增加难度。随着成功体验的不断增加,自卑感便会逐步被自信所取代。
心理学迷津
自卑者切不可因为自己某些方面的缺陷就使自己对生活感到厌倦和绝望,相反,它应是自己努力摆脱目前困境、超越自我的巨大动力。很多伟人,生平就是一部从自卑到自强的奋斗史。所以对于自卑者来说,唯一的障碍不是自己不能改变自己,也不是改变中的困难,而是没有改变自己的意识和相应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