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本草纲目通俗读本
7183400000057

第57章 味部(11)

【说明】此菜鲜腴爽口,具有宽肠通便、降糖之功,糖尿病、便秘患者均应常食。

【注意事项】

油菜在多种本草书上均载本品为发物,产后、痧痘和有慢性病者应少食。

白菜

白菜墩治大便干结

【原料】大白菜心1棵(约500克),腊肉片20克,葱段、姜片各适量。

【制作】将白菜心洗净,沥水,改切成2段,放入搪瓷盆内,加入葱段、姜片、腊肉片、料酒、肉汤,上笼蒸约1小时,待白菜酥烂时,放入盐、味精、白胡椒粉、鸡油即可。

【说明】本菜具有养胃通络、滑窍利水的功效。适用于小便不利、胃纳不佳、大便干结等病症。

开水白菜治大便不畅

【原料】白菜心500克。

【制作】将白菜心洗净,放入沸水中焯至断生,立即捞入凉开水中漂凉,再捞出顺放在菜墩上,用刀修整齐,放在汤碗内,加佐料,上笼用旺火蒸2分钟取出,滗去汤;用沸清汤250毫升过一次,沥水,炒锅置旺火,放入高汤,再加入少许胡椒粉,烧沸后,撇去浮沫,倒入盛有菜心的汤碗内,上笼蒸熟即成。

【说明】本菜汤清如水,菜绿味鲜,具有益胃通便、增强食欲的功效。适用于热病愈后体虚消化力弱、大便不畅等病症。

金边白菜治脾胃虚弱

【原料】大白菜500克,干红辣椒丝75克,湿淀粉适量。

【制作】大白菜洗净,切成3厘米长、1.5厘米宽的长条;辣椒切开,去子切成3厘米长的段;菜油烧至7成热,将辣椒炸焦,放入姜末、白菜,旺火急速煸炒,加醋、酱油、精盐、白糖,煸至刀茬处出现金黄色,用湿淀粉勾芡,浇上麻油,翻炒后即可装盆。

【说明】此菜具有养胃助食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病症。

瓦口白菜治肺胃蕴热

【原料】白菜1000克。

【制作】拣白菜嫩菜心横切,整放盘中,将香油、酱油、醋煮滚后浇2~3次,即成。

【说明】此菜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肺胃蕴热、口燥食少者有辅助治疗作用。

【注意事项】

大白菜性偏寒凉,胃寒腹痛,大便溏泻及寒痢者不可多食。

青菜

青菜饭治痔疮

【原料】粳米、青菜各500克。

【制作】取新鲜青菜心,洗净切细;将猪油在铁锅内烧热,加入青菜心迅速翻炒,下适量精盐、酱油,起锅;粳米淘洗干净,加水蒸煮,米饭七成熟时,放入炒好的青菜心,调和均匀煮至饭熟即可。

【说明】本饭清淡可口,具有健脾益胃,润肠通便的功效。适用于胃纳不佳、食欲不振、大便不畅、痔疮等病症。

青菜炒杂果治肺胃气虚

【原料】青菜500克,白果、笋片、冬菇各25克,肉丝50克,姜汁适量。

【制作】青菜洗净切段;白果、冬菇丝、肉丝分别以油炒熟;笋片水焯过;锅置旺火上,加麻油,烧热后,倾入青菜段,稍加翻炒,倒入炒白果、熟肉丝、笋片、冬菇丝等,再加入酱油、姜汁翻炒至匀,起锅装盘。

【说明】此菜营养丰富,具有润肺养胃、延缓衰老的功效,体弱多病者食之有益。

青菜狮子头治热病消渴

【原料】青菜500克,精肉50克。

【制作】猪肉洗净切烂,剁成肉糜,加入精盐,揉成圆球状,先蒸一下使肉粘紧在一起,备用;用旺火爆青菜,放入肉圆,加入酱油、精盐、料酒,烧开即可。

【说明】此菜具有滋阴润燥、补益脾胃的功效,对热病消渴、纳食不佳者有辅助治疗作用。

淡竹叶蘑菇菜心治口腔溃烂

【原料】淡竹叶、蘑菇罐头各250克,油菜心12棵,生姜适量。

【制作】淡竹叶加水煎取汁100毫升;罐头蘑菇控干;青菜洗净,生姜拍松备用;炒锅放火上,倒入一半淡竹叶汤汁,加盐、味精,放入清菜烧,刚熟即捞起排盘中;炒锅放火上,加入花生油,煸生姜,再倒入另一半淡竹叶汤汁,放蘑菇烧熟,捞起放青菜上;汤加盐、味精,勾水淀粉芡,将汤汁淋于蘑菇及青菜上即成。

【说明】本菜具有退热利尿、清利口腔的功效。适用于小便不利、口腔溃烂、舌生小疮等病症。

【注意事项】

青菜性偏寒,凡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不宜多食。

包心菜

酸辣卷心菜治脘腹痞满

【原料】卷心菜(包心菜)500克,蒜泥、葱花各适量。

【制作】将洗净的卷心菜切成3~4厘米的细长条,放入滚开水中焯一下取出,配上蒜泥、葱花、胡椒、精盐、辣椒油,然后把熬开的熟油倒入拌和即成。

【说明】本菜具有滋养脾胃、开胃增食、去腻解毒的功效。适用于脘腹痞满、不欲饮食、口中黏腻等病症。

包菜炒西红柿治心烦口渴

【原料】包心菜250克,西红柿200克,葱花适量。

【制作】先将西红柿用开水稍烫,去皮切块;包心菜洗净切片;油锅烧热后,放葱花煸香,加包心菜炒至七成熟,投入西红柿,略炒,再加入精盐、酱油烧至入味,点入味精拌匀即成。

【说明】本菜酸甘开胃,色彩鲜艳,具有益气生津的功效。适用于身体疲乏、心烦口渴、不欲饮食等病症。常人食之,能防病抗病,健壮身体。

炒包心菜治形体消瘦

【原料】包心菜250克,木耳、黄花菜各25克,百叶丝50克。

【制作】先将木耳用冷水浸泡发好,包心菜洗净切成丝;铁锅置旺火上加入熟油,烧热后,倒入卷心菜丝、百叶丝、黄花菜,用旺火急炒,七成熟时,加入精盐,拌匀起锅时调入味精即可。

【说明】本菜具有健胃、补脑、强身、生津补中的功效。适用于脘腹痞满、四肢倦怠、形体消瘦等病症。

包心菜柠檬治十二指肠溃疡

【原料】包心菜叶250克,柠檬1个,蜂蜜适量。

【制作】包心菜叶加水煮,刚熟捞起;柠檬榨汁加适量蜂蜜拌匀,再和煮熟的包心菜叶调和,一天分数次吃,连吃15~20天。

【说明】此菜具有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适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食之。

【注意事项】

包心菜含有粗纤维量多,且质硬,故脾胃虚寒、泄泻以及小儿脾弱者不宜多食。

菠菜

金苓菠菜汤治阴亏液少

【原料】石斛、茯苓各20克,沙参12克,菠菜400克,素汤(豆芽加水熬炼而成)800毫升,葱白、姜块各适量。

【制作】石斛、茯苓、沙参以水煎取汁200毫升;菠菜洗净,切4厘米段,葱白切段,生姜切片拍松;将菠菜急焯一下捞起;炒锅放旺火上,加花生油烧热,下生姜煸赤,挑去生姜;爆入精盐,倒入药液和素汤,烧沸后倒入菠菜,汤沸调味精即可。

【说明】此菜由菠菜配以甘淡滋补的药物,具有益胃养阴、健脾助食的功效。对于胃肠燥热、阴亏液少、食欲不振者,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菠菜粥治缺铁性贫血

【原料】菠菜、大枣各50克,粳米100克。

【制作】将粳米、大枣洗净,加水熬成粥。熟后再加入菠菜煮沸即可。

【说明】此粥营养丰富,具有健脾益气、养血补虚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每日1次,连服15日。

菠菜拌藕片治头昏肢颤

【原料】菠菜、鲜藕各200克。

【制作】将菠菜拣翠嫩者,洗净,入沸水中稍焯;鲜藕去皮切片,入开水汆断生;以上二物加入盐、麻油、味精拌匀即可。

【说明】本菜具有清肝明目的功效,适用于肝血不足所致的视物不清、头昏肢颤等病症。

菠菜羊肝汤治两目干涩

【原料】鲜菠菜、羊肝各50克。

【制作】将菠菜洗净切段,羊肝切片;锅内加水约750毫升,烧沸后入羊肝,稍滚下菠菜,并入适量盐、麻油、味精,滚后即可。吃羊肝、菠菜并喝汤。

【说明】此汤具有养肝明目的功效,适用于视力模糊、两目干涩等病症。

菠菜猪血汤治血虚肠燥

【原料】鲜菠菜、熟猪血各500克,姜片、葱段各适量。

【制作】鲜菠菜洗净切段,猪血切条;将锅置火上,加猪油,将葱、姜煸香,倒入猪血煸炒,烹入料酒,煸炒至水干,加入肉汤、盐、胡椒粉、菠菜,煮沸后,盛入汤盆即成。

【说明】此汤具有养血止血、敛阴润燥的功能,适用于血虚肠燥、贫血及出血等病症。

【注意事项】

菠菜所含草酸与钙盐能结合成草酸钙结晶,使肾炎病人的尿色混浊,管型及盐类结晶增多,故肾炎和肾结石者不宜食。

芹菜

芹菜拌豆丝治高血压

【原料】芹菜250克,豆干300克,葱白、生姜各适量。

【制作】芹菜洗净切去根头,切段;豆干切细丝,葱切段,生姜拍松;炒锅置旺火上,倒入花生油,烧至七成热,下姜葱煸过加精盐,倒入豆干丝再炒5分钟,加入芹菜一齐翻炒,味精调水泼入,炒熟起锅即成。

【说明】本菜鲜香可口、具有降压平肝、通便的功效,适用于高血压、大便燥结等病症。

芹菜粥治高血压

【原料】芹菜40克,粳米50克,葱白5克。

【制作】芹菜洗净去根,锅中倒入花生油烧热,爆葱,添米、水、盐,煮熟成粥,再加入芹菜稍煮,调味精即可。

【说明】此菜具有清热利水的功效,可作为高血压、水肿患者的辅助食疗品。

糖醋芹菜治高血压

【原料】芹菜500克,糖、醋各适量。

【制作】将嫩芹菜去叶留茎洗净,入沸水汆过,待茎软时,捞起沥干水,切寸段,加糖、盐、醋拌匀,淋上香麻油,装盘即可。

【说明】本菜酸甜可口,去腻开胃,具有降压、降脂的功效,高血压病患者可常食。

芹菜小汤治小便出血

【原料】芹菜150克,奶油50毫升,牛奶150毫升,面粉适量。

【制作】芹菜洗净去叶切段,用150毫升水煮开,并将精盐、奶油及2匙面粉调入牛奶内,一并倒入芹菜汤中,一滚即成。

【说明】此汤清淡适口,鲜香开胃,具有益胃养阴、止血通淋的功效,糖尿病、小便出血、小便淋痛者均可常食。

【注意事项】

芹菜性凉质滑,故脾胃虚寒,肠滑不固者食之宜慎。

山药

炸山药治胸膈烦热

【原料】山药500克(鲜品),豆腐皮3大张。

【制作】将山药洗净,削去皮,切成1.5厘米厚、3厘米宽、3厘米长的小块,用豆腐皮包裹,外浇以面糊,入温油锅炸至黄熟为度。

【说明】此菜具有温胃健脾、消食和中的功效,为脾虚胃寒患者的食疗佳品,小儿消化不良者食之尤宜。

一品山药治遗精,白带

【原料】生山药500克,面粉150克,核桃仁、什锦果汁、蜂蜜、白糖、猪油、豆粉适量。

【制作】将生山药洗净,去皮,蒸熟,放在盆内,加入面粉,揉成面团,置搪瓷盘中,按成圆饼状,上面摆核桃仁、什锦果汁,放入蒸锅内,用武火蒸20分钟。将蜂蜜、白糖、猪油、豆粉放入另一锅内,熬成糖汁,浇在圆饼上即成。

【说明】此即为著名的“一品山药”,其口味甘甜滑口,具有补肾滋阴、强身健体的功效。适宜于肾虚体弱、消渴、遗精、白带等病症。

山药羊肚汤治脾胃亏虚

【原料】山药、羊肚各200克,生姜、葱、绍酒各适量。

【制作】将山药洗净,切成厚、长各1厘米的小块;羊肚洗净,切成3厘米长、2厘米宽的块;以上二物共放入铁锅内,加生姜、葱、精盐、绍酒和水适量,置武火烧沸,用文火炖熬羊肚至熟即成。食用时,加味精少许。

【说明】此菜具有补脾胃、益肺肾的功效。适用于脾胃亏虚胃痛、消渴多尿等病症。

山药粥治便溏、腹泻

【原料】鲜山药300克,粳米500克。

【制作】将鲜山药去皮洗净,切成小块,与粳米共煮粥,待粥熬成加盐和生姜调味。

【说明】该粥具有补益脾胃的作用,适用于气血不足、脾胃虚弱引起的便溏、腹泻等病症。老年体弱者尤宜常食。

【注意事项】

鲜品多用于虚劳咳嗽及消渴病,炒熟食用治脾胃、肾气亏虚;便秘腹胀者不宜食。

莴苣

莴苣饭治胸膈烦热

【原料】莴苣400克,白籼米250克,笋汤若干。

【制作】将莴苣去叶去皮洗净,切碎,挤去汁,锅烧热,加入麻油,待油七成热时,下莴苣煸炒,盛碗中待用;原锅中加入笋汤烧滚,下淘净的白籼米250克,酌加盐,搅拌均匀后旺火煮;饭将熟时,将莴苣覆饭上,改用小火煮,饭熟为度。

【说明】此饭具有疏利作用,能消食化积,利尿通乳。凡胸膈烦热、咳嗽痰多、纳呆食少、小便不利者均宜食。

糖醋莴苣治心烦失眠

【原料】莴苣400克,姜丝10克。

【制作】将莴苣洗净,去叶和皮,切成3厘米长左右的细丝,用滚水略汆,捞起沥干水,加姜丝、麻油、糖、醋拌匀,即可装盘食用。

【说明】此菜具有利尿清心、开胃健脾的功效。身体虚弱、贫血及经常外感者可常食。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心烦失眠者食之有助于治疗失眠。

莴苣炒春笋治消化不良

【原料】莴苣400克,春笋去皮壳300克。

【制作】将莴苣洗净,切薄片;春笋切片;油入铁锅中烧热后,下以上二菜爆炒,加精盐少许,起锅装盘。

【说明】此菜具有通利二便、宽胸导滞的功效,适用于消化不良、习惯性便秘等病症。

炒三丝治消化不良

【原料】莴苣400克,红萝卜200克,大蒜茎叶100克。

【制作】将莴苣去皮去叶,洗净,切3厘米长细丝;红萝卜洗净后切细丝;大蒜茎叶洗净后直切3厘米长细丝;锅烧热后下清油,待油七成热时,下以上切好的菜丝爆炒,将熟时略加调味品,搅拌均匀即可装盘食用。

【说明】此菜营养丰富,具有强身健体之功效,适宜于体弱多病、消化不良者食之。

【注意事项】

古书记载莴苣多食使人目糊,停食数天,则能自行恢复,故视力弱者不宜多食;莴苣性寒,产后妇人慎食。

萝卜

萝卜豆腐汤治呕吐反酸

【原料】萝卜400克,豆腐200克。

【制作】将萝卜洗净,去皮切丝,入沸水中焯片刻,捞出用冷水投凉;豆腐切成粗条;炒锅加油烧热,放入葱末炸锅,随即添汤,放萝卜丝、豆腐条,用旺火烧沸;待萝卜熟透,加入精盐、味精,小火炖至入味,出锅装入汤碗,撒上胡椒粉、香菜末即成。

【说明】此汤具有健脾养胃、消食除胀的功效。可治疗脾胃虚弱、食停不化、脘腹胀满、呕吐反酸以及病后体虚、食少不香等病症。食之易消化,老幼皆宜,为理想的补益食疗保健汤汁。

红梅萝卜团治脾胃不和

【原料】大萝卜100克,冬菇、冬笋各50克,鸡蛋1个。

【制作】萝卜洗净切成细丝,下沸水焯透,置凉水中浸泡,捞出挤干水分,放在小盆内备用;冬菇、冬笋洗净切成末,与萝卜丝一起,加精盐、味精、麻油调料拌均匀,做成萝卜球;鸡蛋磕入碗内,放淀粉、面粉拌匀备用;炒锅放油,烧热后把萝卜球粘鸡蛋糊,下油锅后下番茄酱煮片刻,即可食用。

【说明】此肴制作精巧,味道鲜美,具有养益脾胃、化痰止咳的功效,常食可治疗痰热、肺热咳嗽、胃热、脾胃不和等病症。

萝卜羊肉汤治头晕目眩

【原料】萝卜300克,羊肉200克,豌豆100克。

【制作】先将羊肉洗净,切成小块,放砂锅内,加水煮沸,除汤面泡沫;萝卜洗净切块,与豌豆一起放入羊肉汤中,大火烧开,改用小火煨,出锅前放入精盐、胡椒适量,稍煨一下,再放香菜于汤内即成。

【说明】此汤具有益气养血、补中强体的功效。适宜于气血不足、脾胃虚弱而引起的头晕目眩、面色苍白、饮食少进、精神疲乏者食用,老年体虚者尤宜服食。

萝卜蜂蜜汁治呕吐、呃逆

【原料】生萝卜汁500毫升,蜂蜜50毫升。

【制作】将新鲜大萝卜洗净切丝绞榨取汁,加入蜂蜜(一般按10∶1组成),搅匀即可,频频饮用。

【说明】此汁具有平肝降逆的功效,常饮可缓慢降低血压和血脂,是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病人的良好辅助食疗品。如在萝卜蜂蜜汁中加入数滴生姜汁,还有治疗呕吐、呃逆的作用。

【注意事项】

萝卜性偏寒凉而利肠,脾虚泄泻者慎食或少食。

马铃薯

炸土豆卷治水肿

【原料】马铃薯500克,精肉100克,荠菜150克,鸡蛋1个,面粉50克,面包渣25克,花生油75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