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本草纲目通俗读本
7183400000041

第41章 草部(9)

【功效主治】燥湿化痰,痰多咳嗽气逆,痰饮眩晕,风痰肢麻不遂;降逆止呕胃气上逆呕恶;消痞散结胸脘痞闷,梅核气,瘿瘤痰核,痈疽肿毒,又治胃不和卧不安等。本品辛散温燥有毒,主入脾胃兼入肺,能行水湿、降逆气,而善祛脾胃湿痰。水湿去则脾健而痰涎自消,逆气降则胃和而痞满呕吐自止,所以为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良药。凡痰湿所致疾患皆可选用,兼寒者尤宜。既主治脾湿痰壅之痰多咳喘气逆、痰湿上犯之眩晕之心悸失眠,以及风痰吐逆、头痛肢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证;又善治胃气上逆之恶心呕吐、痰湿中阻之胸脘痞闷、气郁痰结咽中如有物阻之梅核气;还可治痰湿凝滞经络或肌肉所致的瘿瘤痰核及痈疽肿毒。此外,也可用于胃不和卧不安等证。

【附方】本品燥湿化痰而兼止咳,治咳喘气逆、痰多色白,常配陈皮、茯苓、甘草同用,如二陈汤;若寒盛而痰多清稀者,可配细辛、干姜等温肝化饮之品;若见热象,痰稠色黄者,则需与清热化痰的黄芩、瓜蒌、知母、桑白皮等同用。治痰湿上犯之眩悸失眠,常配白术、天麻、陈皮、茯苓同用,如半夏白术天麻汤。治风痰吐逆、头痛肢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常以辅之天南星、白附子等药为用,如玉壶丸、青州白丸子。

本品既善燥湿降逆止呕,又性温和兼散寒,主治胃寒及痰饮呕吐,常与生姜相须为用,如小半夏汤。若治其他原因所致的呕恶,当据情配伍他药。用治胃虚呕吐,常与人参、白蜜等同用,如大半夏汤;治胃热呕吐,常与黄连、竹茹等同用,如黄连橘皮竹茹半夏汤;至于妊娠呕吐,又常与苏梗、砂仁、生姜、竹茹等理气安胎、和胃止呕之品同用。

本品既善燥湿消痞,又能散结消肿,治痰湿中阻之胸脘痞闷胀满,证偏寒者,常与厚朴、陈皮、苏梗、木香等同用;证偏热者,常与黄芩、黄连、山栀子等同用。若治痰热互结之心下坚痞作痛,当与全瓜蒌、黄连同用,如小陷胸汤。若治瘿瘤痰核,常与昆布、海藻、浙贝母、夏枯草等同用。若治痈疽肿毒未化脓者,可单用生品为末,醋调外敷。

此外,取其和胃之功,治胃不和卧不安,每与秫半合用,如半夏秫米汤;取其行湿润燥之功,治老人火衰便秘,每与硫黄合用,如半硫丸。

癌症草药方

多因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正气虚衰,外邪入侵,或痰、湿、气、瘀、热毒等搏结日久,积滞而成。症状为体内发现硬肿块,表面高低不平,阵阵剧痛等等。常见有胃癌、肝癌、肺癌、食道癌、直肠癌、子宫癌、乳癌等。

胃癌:多因肝胃不和,脾胃虚寒,寒湿凝结,湿热瘀积,气血亏虚等所致。症状胃脘疼痛加重,胀痛或刺痛,上腹部不适,呕吐等。

肝癌:多因肝胆湿热,气滞血瘀,肝胃不和,肝脾两虚等所致。症状为两胁疼痛,腹部肝区肿块,腹胀纳差,恶心呕吐,心烦疲乏等。

肺癌:多因肺脾气虚,肺肾阴虚,气虚血亏,痰湿瘀阻,热毒火结等所致。症状为咳嗽胸痛,气急胸闷,血痰喘息等。

食道癌:多因肺虚寒凝,肝郁气滞,肝胃不和,瘀血内结等所致。症状为进食梗阻,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吐涎较多,大便秘结等。

直肠癌:多因脾胃肾阳虚,湿热火毒下注,气滞血瘀凝结,肝胃不和等所致。症状为腹胀腹痛,腹部肿块,大便脓血等。

子宫癌:多因肝郁气滞,湿热蕴毒,中气下陷,脾肾阳虚,任督不调等所致。症状为经期腹胀腹痛,性交后出血,白带多而恶臭等。

乳癌:多因肝郁气滞,冲任失调,气血瘀结,热毒蕴结等所致。症状为乳房触之肿块,按之疼痛,心烦意乱等。

一、胃癌草药方

方1:凤仙花根30克红老苋菜梗30克露蜂房30克皂矾3克

用法:先将皂矾煅烧,然后与药物煎服,1日3次。

方2:猴结3克桃仁3克巴岩姜60克香樟子12克。

用法:将药物研细末,调拌白酒冲服,1日2次。

方3:紫藤20克菱角肉12克薏苡仁12克诃子10克

用法:将药物煎服,1日3次。

方4:山豆根30克番杏12克玉米20克燕提子30克

用法:将药物煎服,1日3次。

方5:半枝莲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藤梨根30克肿节风30克旋复花20克

用法:将药物煎服,1日3次。

方6:九香虫10克败酱草30克芦荟12克排风藤3克核桃树枝30克

用法:将药物煎后,调拌蜂蜜冲服,1日3次。

二、肝癌草药方

方1:麻布袋60克紫珠枝60克小茴香根30克鳖甲粉6克玄胡索12克

用法:将药物煎服,1日3次。

方2:马鞭草根60克五灵脂30克臭椿树皮30克榕树叶30克。

用法:将药物煎服,1日3次。

方3:地龙20克蛤蚧20克蜈蚣1条全蝎3克土鳖虫6克

用法:将药物研细末,调拌白酒吞服,1日2次。

方4:虎杖30克败酱草30克猪秧秧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

用法:将药物煎水服,1日3次。

方5:铁树叶30克水蛭6克半枝莲30克香附14克夏枯草30克

用法:将药物煎服,一日数次。

方6:鸡血藤30克雪莲花12克石南藤20克土鳖虫20克刺梨根20克

用法:将药物研细末,调拌蜂蜜冲服,1日3次。

三、肺癌草药方

方1:杉木皮60克菠萝心60克白公鸡1只生姜20克米酒100克

用法:将药物与白公鸡煮或蒸服,一日数次。

方2:虎杖根60克白花蛇舌草60克牵牛子30克茄香12克

用法:将药物煎服,1日3次。

方3:金银花藤20克荆芥20克败酱草30克芦荟12克

用法:将药物煎服,1日3次。

方4:半枝莲30克仙鹤草30克冬瓜仁20克虎杖根30克

用法:将药物煎服,1日3次。

方5:核桃树枝30克柳树枝30克肿节风30克龙地20克

用法:将药物煎后,调拌蜂蜜冲服,一日数次。

方6:刺梨根30克牛蒡子30克鸡血藤30克香附子20克

用法:将药物研细末,调拌蜂蜜冲服,1日3次,连服7日。

四、食道癌草药方

方1:鸦胆子仁30克桃仁20克水蛭12克生赭石30克

用法:将药物研细末,调拌蜂蜜冲服,1日3次。

方2:蜣螂5个蝼蛄5个地牯牛7个橘红30克

用法:将药物煅制后研细末,调拌蜂蜜冲服,1日2次。

方3:黄药子30克核桃树枝30克旋复花12克香附子12克

用法:将药物煎服,1日3次。

方4:山豆根30克肿节风30克龙葵20克山慈姑12克乌梅10克

用法:将药物研细末,调拌蜂蜜冲服,1日3次。

方5:蜣螂6个红枣60克天龙12克蜈蚣1条桑寄生20克

用法:将药物煎后,调拌蜂蜜或用生鹅血冲服,一日数次。

方6:核桃树枝30克柳树枝30克、九香虫12个刘寄奴20克老鹳草20克

用法:将药物泡白酒服,1日1次,酒量适度。

五、直肠癌草药方

方1:紫草根60克金银花30克白茯苓30克陈皮30克

用法:将药物煎服,1日3次。

方2:黄连根40克黄柏12克黄芩根12克紫草皮60克葱白12克

用法:将药物捣烂,外敷贴患处。

方3:槐花20克蛇蜕12克肿节风30克败酱草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

用法:将药物研细末,调拌蜂蜜冲服,1日3次。

方4:金银花藤30克蒲公英30克淫羊藿30克仙茅20克白头翁30克

用法:将药物煎服,1日3次。

方5:猪苓30克肿节风30克败酱草30克露蜂房20克山楂20克

用法:将药物煎服,1日3次。

方6:老鹳草30克萝卜叶20克鱼腥草30克车前子20克金果榄12克

用法:将药物煎服,1日3次。

六、子宫癌草药方

方1:益母草60克紫苏根60克月季花30克红花12克茜草14克

用法:将药物煎服,1日3次。

方2:半枝莲30克桑寄生20克蚤休6克核桃树枝30克山豆根20克

用法:将药物煎服,1日3次。

方3:金樱子40克益母草30克刺梨根20克鸡血藤30克

用法:将药物研细末,调拌蜂蜜冲服。一日3次。

方4:九香虫12克桑寄生12克穿山甲6克土鳖虫12克紫河车30克

用法:将药物泡白酒服,1日1次,酒量适度。

七、乳癌草药方

方1:仙人掌60克血见愁根60克大蒜20克山慈姑30克

用法:将药物捣烂,外敷贴患处。

方2:扁竹根30克青头蒿30克茵陈蒿20克杏叶12克

用法:将药物煎服,1日3次。

方3:夏枯草30克橘叶20克郁金20克路路通20克丝瓜络30克

用法:将药物煎后,调拌蜂蜜冲服,1日3次。

方4: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30克金银花藤20克白菊花12克铁树叶30克

用法:将药物煎服,1日3次。

方5:野菊花30克鱼腥草30克火灰母30克虎杖20克香附子12克莱菔子12克

用法:将药物煎服,1日3次。

方6:鹳草20克伸筋草30克鸡血藤30克半枝莲20克白花蛇舌草20克。

用法:将药物捣烂,调拌白酒或凡士林,外敷贴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