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药膳食疗治百病
7178900000002

第2章 绪论

中医素有“药食同源”之说,又有“寓医于食”之意,它不是简单地把药物的治疗功效融入到食物的美味和营养中,而是在中医“辨证论治,辨体施膳”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一种特有的膳食,也就是说,它不是简单的1+1=2,而是1+1=3或4。它不是一般药物方剂,不是普通膳食,而是药膳兼备,食藉药力,药助食威,相辅相成,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可以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

药膳食品,不是一般的营养食品,是现代所称的功能性食品。中药与食物相配,经过特殊的“食品化炮制”,变“良药苦口”为“良药可口”。药膳是充分发挥中药效能的美味佳肴,特别能满足人们“厌于药,喜于食”

的天性。宋代,陈直在《养老奉亲书》中说:“缘老人之性,皆厌于药,而喜于食。”“贵不伤其脏腑也。”

“药王”孙思邈在《备急干金要方》中指出:“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疾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将食疗列为医治疾病诸法之首。“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脾爽志以资气血”,食养即可调整脾胃功能,使气血生化有源,泉源不竭,精血充盈,人的机体功能自然健康不衰。

人体如果缺乏某种必需的营养物质,就会虚弱甚至患病。传统中医把这种现象称为体虚或“虚证”,并建议摄入能够提供人体所缺乏营养物质的食物或中药,以补足机体能力,消除疾病,使身体得到康复。

根据所补益的不同虚证,滋补品可分为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四类。

补气类一般用于补益气虚所致的虚证,这类虚证常表现为面色发白、头晕目眩、心慌气短、少气懒言、自汗(白天动不动就爱出汗)、倦怠无力、脱肛泄溏、脉细弱无力等。需要服用补气类补品,如有大补元气作用的“地精”人参,有“仙人饭”美名的黄精,有健脾补气奇效的白术,有能补中益气的黄芪、平补保健之功的党参等。

体内阴血亏损所致的血虚证,表现为面色苍白或萎黄、下眼睑以及口唇和舌质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月经量少色淡、脉空软无力等,需要使用补血类滋补品,如补血第一名品当归,滋阴补血“圣品”地黄、阿胶,以及治疗精血亏虚证的何首乌、枸杞子等。

阴虚证通常有两眼干涩、耳鸣、咽干舌燥或口渴、干咳少痰、舌质干红少津、盗汗、遗精等症状,常发生于病后期,通常由某些慢性病引起。常见的补阴之品有生地、麦冬、玉竹、燕窝、灵芝、冬虫夏草等,这些药材一般都具有生津、滋液、润燥功能。

而补阳之品则常用于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阳痿早泄、月经不调、小便清长、白带清稀等阳虚证,可选用鹿茸、紫河车、蛤蚧、胡桃肉、冬虫夏草、海马、海龙等补品进行补益,能有效补益人体阳气,达到祛寒壮阳之效。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身体中的气、血、阴、阳并不截然分开,而是始终相互依存和影响,比如血虚常常与气虚并存,阳虚多有气虚之症,阴虚也常兼有血虚,因此需要将不同类别的药膳配合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