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面按摩法治疗失眠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于是常常有失眠的困扰,服用镇静安眠剂的后遗症使得失眠的压力又增加一项。以按摩的方式来促进睡眠,不失为一个放松全身肌肉有助安然入眠的好方法。
经常失眠的人在中医的观点来说是属于阴阳不平衡的状态。头面按摩时配合穴位可具有疏通经络、调节阴阳的作用。
头面按摩法具有醒脑提神、镇静安眠、降压止痛、疗眩息晕、润肤养颜的功效。临床应用于头痛、失眠症、内耳眩晕症。
头面按摩,只需端坐按摩以下穴位。
1天门开穴法
两拇指指腹紧贴于印堂穴(位于两眉眉头之间),双手余指固定头部二侧。左拇指先自印堂穴垂直向上推移,经神庭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推至上星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然后两拇指呈左下、右上,左上、右下同时交替推摩。手法由缓至速、由轻至重,反复推摩约1分钟,此时推摩局部产生热感,并向眉心集中。
2百会穴点按掌摩法
用右手拇指尖在百会穴(位于头顶,前发际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中点处)点按,待局部产生重胀麻感后立即改用拇指腹旋摩,如此反复交替进行约30秒,紧接用掌心以百会穴为轴心,均匀用力按压与旋摩约30秒。
3玉锤叩击法
以指尖作锤,双手同时进行,从后向前,从左至右叩击整个头部,反复依次紧叩,不可遗漏。叩击时由腕部发力,甩力均匀,不可太重,不可太轻,以有较强的振荡感而不觉疼痛为度,约1分钟。
4十指梳理法
以指代梳,指尖着力于头皮,双手同时进行,从前额开始呈扇状自前向后推摩。手法以揉为主,柔中带刚。此时会感到头部轻松舒适感,约1分钟。
按揉或艾灸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涌泉穴是肾经的首穴,意为“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所以,涌泉穴是神经上的保健要穴,在防病、治病、人体养生、保健等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针对神经衰弱和腰膝酸软的治疗。
睡觉前按揉涌泉穴可有助于入眠,方法是:先用高桶浴足20~30分钟(水要没过脚踝,最好达小腿位置),并加入少量川椒粉(川椒性辛、温,入脾、胃、肾经,沐足可交通阴阳,温肾助眠)。烫脚时随即加入热水,先温后热,使足部烫得发红。然后,立起右脚,足趾着桶底,用左足心擦搓右足后跟,擦搓左足涌泉穴。这样擦搓一百下,再换擦搓右涌泉穴一百下为一轮,如此做三轮左右涌泉穴共擦搓三百次即可。据资料显示,按揉涌泉穴还能防治头晕、头痛、哮喘、神经衰弱、腰腿酸软无力、耳聋、耳鸣、高血压、大便秘结等五十多种疾病。
为了有效治疗失眠,可以每晚睡前用艾条在涌泉穴灸治20分钟。施灸时,要注意对准涌泉穴,距离1寸左右的高度,让被灸者感受到局部有温热感,这种温热感直到使皮肤出现红润为止(时间过长会被烧伤)。在这段治疗期间,患者须停用安眠药。
由于操作简单,患者可自己施术或由家人帮着施灸。
一般来说10天为一疗程,一个疗程左右就可以见效,疗程结束后再休息2~3天,进行第二疗程。若治疗过程中能够配合热水泡足10分钟后再灸,效果更佳。
膀胱经(又称足太阳膀胱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循行部位起于睛明穴,上达额部,左右交会于百会穴。膀胱经经过腿部和背部,与背部的督脉平行,其第一侧线距离脊柱中线1.5寸,共分布有二十个俞穴(俞穴是人体的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而第二侧线距离脊柱中线3寸,共分布有十四个俞穴。
从失眠治疗的部位而言,《难经·二十八难》说道:“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
督脉直通至脑部,又有支脉络肾贯心。而膀胱经则在循行过程中“上额、交巅”,“其直者,从巅入络脑”,故刺激督脉和膀胱经可以恢复大脑兴奋和抑制的平衡功能。同时,膀胱经络肾,与阴阳跷脉关系紧密;入脑之后,跷脉与眼睑的第二次交汇,可表现在司眼睑开合,从而主管睡眠。
膀胱经常用的刮痧经穴有:头顶及头项部诸穴,背部的诸多背俞穴,下肢的昆仑、承山、委中等。而背俞穴大多沿第一、二侧线分布,其中较为重要的包括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等多个。
针对上述俞穴,对膀胱经第一、二侧线进行刮拭的手法是:首先,以掌擦法推擦足太阳膀胱经的两条侧线及督脉1分钟,透热为止,然后以大滚法使脊柱两侧的竖脊肌放松3分钟。接着,以揪痧法对两侧膀胱经及督脉进行操作,反复交替操作约5~8分钟左右。先以小力轻抓,待局部皮肤微微出现红软后,即可逐渐加力,使痧痕慢慢透出。当使用重抓时,要让患者能够感受到既疼痛又舒适的施力水平,不可使用蛮力。
揪痧法的具体操作方法为:操作者自然伸直拇指,余指的指间关节屈曲,腕关节略背伸,使整个手型呈鹰爪状。以食、中、无名、小指的指端同拇指协同用力,将被施术部位的皮肤以及皮下组织,或者连同肌组织一起抓起,指端用力内扣;至患者感觉到轻度疼痛时,掌指部松劲、撤力,放开所施部位的皮肤或连带肌组织。然后再重复以上动作,反复操作。
最后,以轻柔、和缓的掌揉法操作膀胱经及督脉3分钟,并以叩击法操作1分钟结束。至于操作疗程,一般患者可每日操作1次,如果患者施术部位皮肤疼痛较重,可隔日操作1次,5次为一个疗程,可连续操作2~3个疗程。
足三里是一个保健大穴,主治跟腹部上、中、下三部相关的疾病,因此名为“三里”,而此穴位于人体的下肢(小腿的前外侧,在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为了与手三里有所区别,故称为“足三里”。
经常按揉足三里穴可以扶正培元,疏理脾胃,强身壮体,促进新陈代谢,还可以提高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强人体的免疫机能,帮助睡眠。按揉此穴时,患者可正坐在床上或椅子上,自然伸直双侧下肢,用双手拇指在足三里处按压,其余手指并拢托住小腿肚,同时拇指指端用深透的力度点按30秒;稍稍休息后再继续点按,共点按3分钟即可。
吸拔足三里采用火罐法,留罐15~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刮痧法则用砭石锥或者砭石刮痧板,点足三里穴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点60圈,再以逆时针方向点压60圈;然后用砭石刮痧板从双腿足三里穴自上而下刮压,至局部皮肤有热感为度;按此做法,每日进行2~3次。
艾灸足三里穴,首先找准穴位,再将已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区进行熏灼,艾条的点燃端应与穴区保持约2~3厘米的距离。灸至皮肤略泛红晕为度,每次约需10~15分钟左右。也可以采用反复旋转施灸法,或如同鸟雀啄食样的施灸法。最好是早上7~9点或临睡前进行艾灸,效果更佳。
按揉太阳穴
太阳穴在耳郭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上方的凹陷处,是养生长寿的重要穴位。我国古代的《达摩秘方》很早便将按揉太阳穴称为“回春法”,认为经常按揉此穴可让人常葆青春,返老还童。太阳穴在头部穴位中最为敏感,当长时间用脑而又没有充分休息时,就会在太阳穴处首先感到胀痛,这是大脑发出的疲劳警告信号。
每日临睡前可以按摩太阳穴1~2分钟,能够有效地帮助睡眠,最简便的舒缓方法就是按摩太阳穴,而手法应以按法和揉法为宜。按时,用手指的指腹有节奏地按揉;揉时,则用手指的指腹或手掌轻按住穴位或皮肤部位,做轻柔的小幅度环形按摩。不管是按法还是揉法,都应当注意先搓热双手,贴近太阳穴,稍微用力,使穴位处感到有一点痛感,坚持下来,你会发现你的睡眠质量会得到相当大的改善。
按揉风池穴
风池穴为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俞穴之一,位于头项之交界处,正好是要进入头部的通口。按揉风池穴,具有祛风解表、清热明目、平肝熄风、健脑通络的功能,对治疗失眠健忘、头痛眩晕、感冒、眼睛疲劳等疾患都有一定的效果。常用的按揉方法是:用大拇指的指腹由下往上按揉两侧风池穴,每天早、晚各按揉一次,每次大约1~3分钟。或以食指、中指一起按揉,配合按压嘴唇正下方的凹窝承浆穴,另取手掌根部末端的神门穴,能够缓解头痛和紧张,放松颈部肌肉。又或者以双手的指罗纹面,紧贴风池穴,用力旋转、按揉几下,随后再按揉脑后部,重复30次左右,以有轻微酸胀感为宜,此法对安神催眠较为有效。
对于颈椎病、颈部酸痛所造成的失眠,可用拇指指腹或中指、食指两指并拢,用力环行按揉风池穴,同时尽力将头部向后仰,以局部出现沉、重、酸、胀感为宜。每次按揉10分钟,早、晚各按揉一次。预防性治疗和慢性发作时,取双侧风池穴,采用轻柔轻按,刺激穴位。急性发病时则取同侧风池穴,采用重揉重按,急性期时可增加按揉的次数。
如果针对感冒引起的失眠,则应自然张开双手十指,紧贴枕后部,再以双手的大拇指按压双侧风池穴,用力上下推压,每次按压不少于32下,自感穴位处发热即可。当刚出现感冒先兆时,按压引起的酸胀感不明显;当感冒症状已经出现,如打喷嚏、流鼻涕时,应勤于按揉,且要加大按揉的力度,会有减缓病情的作用。
按揉完骨穴和失眠穴
完骨穴位于头部耳后
乳突后下方的凹陷处,沿乳突后缘直下,平乳突下缘处,与风府相平行,为足少阳经之穴,足太阳、少阳之会。完骨穴具有清热、祛风、宁神的功效,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神经兴奋无法入眠的时候,适当刺激完骨穴,可以调整自律神经,具有诱睡催眠的功效。按摩手法可采用按揉法,只需使用双手的大拇指,仔细、轻轻揉压左右两边的完骨穴,睡意就在不知不觉间涌现。
失眠穴是经外穴名,顾名思义,即为治疗失眠的穴位,意指“重获所失之睡眠”。失眠穴位于足底跟部,足底的中线与内、外踝尖连线相交处,也就是脚跟的中心处,主治脚底痛、失眠等,具有镇定亢奋神经,使人快速进入深度睡眠的功效。由于失眠穴是解决失眠症的特效穴位,所以夜间无法熟睡的人,可在床上躺卧时,隔着床单慢慢摩挲、刺激该穴。
此外,失眠穴又被称为“百敲穴”,因为在临睡前只要敲击100次此穴,就能安然地入睡,故而得名。可手握空拳,敲击此穴,轻轻的来回多捶几下。
内关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处,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按摩内关穴的方法很简单,只需用一只手握紧被按摩的手的手腕处,使第一只手的大拇指垂直按在内关穴上,用指尖有节奏地进行按压,按摩以产生酸、麻、胀的感觉为最好。
神门是心经原穴,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经常按揉神门穴,对失眠、心慌以及心悸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按揉此穴力度不需要太大,也不必讲究酸胀感。
三阴交是脾经穴,乃三阴经的交会穴,位于小腿的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三阴交应用广泛,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调肝补肾,亦有安神之效,对失眠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尤其是对严重失眠,甚至通宵不眠的情况效果独到。
依据传统的中医理论,引起睡眠问题的原因主要为脏腑机能紊乱,特别是肾的滋阴功能与心的温阳功能不能协调、气血亏虚、阴阳失调、阳不入阴、心神不安等,因此,应该着重运用交通心肾、调节气血的方法。按照经络间的归属,可以用拇指按揉内关穴、神门穴和三阴交,三个穴位互相配合,每天按揉5~10分钟,就能够起到安神定志、调整睡眠的作用。
气海穴隶属于任脉经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处,为保健要穴。古人有“气海者,人元气所生之地也”的说法。
气海与两肾相连,肾属水,水在身为阴。正所谓“孤阴不长,独阳不生”,阴阳相济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所以,古代的养生家认为,必须让心火下降肾脏,就好像天上的太阳照耀江海。这样,****得到阳火的照射,就能够化生云气,上达心肺,滋润身体,达到水升火降,通体安泰。当身体处于和谐循环的状态,睡眠自然会得到改善。
所以,按照中医理论,艾灸气海穴是一个很好的保健方法,也是促进睡眠的一种手段。艾灸气海穴时,使用艾条在穴位上熏灸的方法,点燃端约距皮肤3厘米,一般熏灸10分钟左右,至皮肤温热发红,有温热感,而又不致产生灼痛或烧伤皮肤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