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未来的108种可能
7176500000094

第94章 一种世界级的创新:拍马屁机

三峡大坝的总设计师潘家铮曾是全国政协常委会委员,但他在业余常常做一些看上去与造大坝和参政议政不太相干的事情,比如写预言未来的科幻小说。有一天,他突发异想,言称中国人将发明一种奇异的机器,叫做PMP机。

PMP即是“拍马屁”三个汉字拼音的缩写。那其实是一种高级的DNA芯片,可以植入大脑皮层,极大地改善人的言行,使人能够用最最科学的方法拍上司的马屁。所谓“最最科学”,举例来说,这种机器能够按程序把拍马屁的对象细分为多个类别,让一个人拍得恰到好处、中规中矩、滴水不漏。潘家铮列举了五类对象:第一,位高权重又有用的,必须全力去拍;第二,对退休老头儿和外单位领导,应当尊重,但暂时用处不大的,可进行长期感情投资以供备用;第三,对于小官,表面上不亢不卑,和气相处,以后视情况处理;第四,对普通人,可保持尊严,基本上不必理睬;第五,地位最低的,如清洁工一类,完全可以欺压。当然了,每一类还可分为若干亚类,一共有五五二十五个亚类,就足以应付中国的基本国情了。

PMP原则也设计了几条:一是结合形势拍,拍的过程中可适当引用政治术语,这叫“寓马屁于政治之中”;二是因势利导,渐入佳境,可称作“循序渐进拍”;三是“因材施拍”,喜欢奉承的,那就当面抬轿好了;表面上不吃这一套的,则“曲线救国”;四是最高境界,那当然是“润物细无声拍”了。

潘家铮把他的设想写成文字,没有交到政协去做提案,却拿到科幻杂志上发表。中国的科幻都是写给儿童看的,因此潘家铮的故事总是受到家长们的冷遇,没有引起人们对本民族这一伟大发明的关注。对于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中国来说,这是不幸的。

在身为科学家的潘家铮看来,有一些优秀的中国人,特别是科技人员,长出了傲骨,喜欢说真话、说实话,因此不讨领导的喜欢,最后就误了国家大事,比如连科技项目和资金都争取不到。因此,就很有必要给他们装上PMP机,否则,中国还怎么实现全面小康呢?

拍马屁是一种言辞的腐败。潘家铮的办法有些惊世骇俗,倒像是给科教兴国和人才治国战略,注入了更深刻、更丰富、更有时代特征的内涵。潘家铮看上去有些忧心忡忡。科技进步并不必然演化为民主的方式,却有可能成为腐败的工具。西方人在科幻小说中预言了政治测谎机,可以揭穿一切政客的谎言。但在中国,一流的科学家却设计出了PMP机,让正直的人去说谎,这倒很有意思。但是,潘家铮真正忧虑的,好像又不是科技。

不是每个人都有大笔的钱去行贿,但是,每个人都长有一张嘴。PMP机的一大效用是它可以帮助无权无势的普通人搞腐败,或者,帮助好人去搞腐败。那么,潘家铮大概是想说,在普通人身上,也天然地存在着腐败的基因吗?如果一旦拥有了有效的技术手段,人人都有可能成为腐败分子,是这样的吗?是腐败的目的与后果更可怕,还是腐败的发生与过程更可怕呢?是官员的高端腐败更可怕,还是老百姓的草根腐败更可怕呢?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呢?

中国正在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就未来的发展来讲,考虑到潘家铮的PMP机的出笼,加入“科技反腐”大概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