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未来的108种可能
7176500000007

第7章 制造“麻烦”的子宫

江苏某福利院因为害怕“麻烦”,就切除了智障少女的子宫,不料引起一场关于人权的讨论。在古代的帝王专制时代,这种事大概不会成为新闻。那时搞此种动作,或许技术上比较难办到一点,弄不好就把整个人搞死了,人权上却无争议,都是皇帝一句话。二三十年前好像也没有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大概,那时的人们还是不怕麻烦的。比如,那时可以把死沉死沉的蜂窝煤分许多趟肩挑背扛搬上六层楼,换到现在,谁都觉得是天大的麻烦,何况子宫了。

麻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理由,古往今来都如是。人活着,就是为了少些麻烦,不然有什么意思。然而,未来必定是一个麻烦增多的时代。现在,会议越来越多,正是因为考虑到办事很麻烦,所以要先进行商量。但是,要一件件讨论,再去执行,也很麻烦,管理成本必然增大,而且还伴生其他问题。于是,不征求使用者同意,不开听证会,就实施“手术”的事情,便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不断发生。

未来会怎样?从管理学的角度讲,肯定还会有更多的“子宫”被切除,不仅仅针对智障者,而且针对正常人。这些人的存在,本身就是麻烦。这个问题很难解决。也许聪明的后人会想出两全其美的办法,但这也可能是一个久远的悖论。

以子宫而言,它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没有进化前途的东西,效率太低,耽误时间,容易引发癌变,越来越多的妈妈不愿意生孩子,因为不想经历那种痛苦,而这在以前还被认为是为人母的幸福。从科学的角度讲,未来学家认为,未来人应该是没有子宫的。随着生物工程的进步,人造子宫会广泛使用。当然,即便到了那个时代,也应该尊重个体的选择权,不能说不征求同意,就随便禁止人们拥有子宫。

但仍然有一些个人权利,随着科学的进步,会很难得到保障。比如,在婴儿出生前,就纠正其基因上的缺陷。但什么是缺陷呢?谁来认定呢?比如,妈妈认为,内向性格不好,不利于孩子今后在社会上生存,便要求医生把内向基因置换为外向基因。这是否算是剥夺孩子的基本权利?有可能,内向自有内向的优越性。

不管怎样,社会行为也好,人的肉体也好,都伴随着麻烦而生,改造它是革命,不变动它是保守,这便是具有技术优势心理的手术者的潜意识吧!早在一个多世纪前,有人就写过一篇科幻小说,叫《百万年之人》,文中预言,未来进化后的人类应该是大头小身,眼睛如篮球,而耳朵和鼻子却已退化──在早期的科幻通俗杂志上这种设想已成为了俗套。但是,它描述的是一种普遍心理:无用而又麻烦东西,通通要废除掉;有用的东西,才会被保留下来,其功能被放大。有用,就成了生存的法则。这当然很累。

将来,还会出现一种可能,即为了国家利益,而强制性地改造人。比如有人预言,美国人今后在占领火星时,将使用生物工程改造宇航员的肉体,以使之不穿宇航服就能在火星的大气中生存。这个宇航员于是被改造成了连他老婆也不认识的怪物。还有人预测,必然有一天,人类会把思想意识转移到机器里,而身上的“零件”,则是随时可以更替的,可以取消的。那么,这可以是个人的自主选择,也可能是国家觉得“麻烦”而这么做。最后,为了让事情变得“简单”,连思想意识都可以更换,这样就做到“统一”了。

如果有一天,当我们一觉醒来,发现身上的器官甚至大脑都在一道命令下,被一种不再有麻烦的东西置换,其结果是,我们的身体变得更健壮,我们的脑袋再不用去想那些恼火的事情,我们的生活变得更舒适,那么,我们还会有心情跳起来抗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