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未来的108种可能
7176500000063

第63章 藏羚羊发现了火车

在青藏铁路修建过程中,保护藏羚羊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于是,有央视记者埋伏在附近,等候着它们从专用通道走过。藏羚羊犹豫了一阵,终于决定走进镜头。对人类做的这一切,藏羚羊会不会有什么感觉呢?我想,它们是有灵性的动物,是会感恩的。而这种感恩的态度,或会导致它们的未来行为方式发生不可测的变化。

实际上,动物一直在环境的影响下变化。比较典型的是人和大熊猫。人就不用说了,而大熊猫原本是吃肉的,后来因为冰河时代来临,吃不到肉,改吃竹子。熊猫发现了竹子,好像藏羚羊发现了动物专用通道。藏羚羊就走上了新的道路。所不同的,前者是自然环境所致,而后者是人工的环境造成的。

当然,不仅仅是大熊猫和藏羚羊,未来的许多动物都会因为人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变坏了的,据说是环境污染诱发出基因突变,成了畸形动物,比如一种青蛙就成为了六腿怪物。鱼类、鼠类都有畸形。不过,这种畸形多了起来后,也就正常了,新的物种和“文明”也就产生了。

不久前,央视报道了云南抚仙湖里有一种倒刺鲃,原来吃水草,当地人把它当作神鱼,供养在池塘里,既然是神鱼,就不能让其吃水草了,人们于是把他们认为最好的食物——瓜子喂给它吃,而这种鱼没有吃的,又不愿挨饿,最后便只好吃瓜子(好像当年人们饿极了吃皮带),并学会了“嗑瓜子”——吃掉中间的仁再把壳吐掉!央视最初以为,鱼儿真的进化出了文明,于是前去调查,最后发现是环境使然,不过是适者生存在起作用。

然而动物大抵都是要以倒刺鲃的方式向未来演化的,此正如特利·比松1996年在小说《熊发现了火》中的预言。他想象,一群群生活在美国的笨笨熊,在冬天里,将齐齐走出洞穴,高举火把,在高速公路边,在密林中,在人类的蔓延的居住地附近,生起篝火,围坐着取暖,却并不富于攻击性,并且——它们中止或者说改变了千万年的冬眠本能!作者没有深入讲述熊为什么学会了用火,而只是漫不经心地提到,熊可能是几个世纪前就发现了火,后来忘记了;也可能是在不久前黄石公园的一场大火中,学会了使用火。

熊发现了火,对人类是一大冲击,因为,公认只有人类才能发现火和使用火。而很多中国读者对美国人这样去设想未来是不习惯的,连称荒唐,说这有什么科学依据?不过,另一些读者则辩称,庄周云:“汝非鱼,安知鱼?”人类现在又不清楚熊的想法,也不明白它有多少智力(再说以人为标准的智能测验体系,也不一定对熊适用),为什么未来的熊不可以发现火?我想到的,则是由于强大的人类势力的逼迫,熊面临生存压力,而不得不改变自然习性。即便是在自然保护区里冬眠的熊,也是一种尴尬委屈的生存。觉悟的熊想到,若为自由故,冬眠亦可抛!

至于为什么是熊,而不是猴子或者其他的什么?这大概是因为熊从一种被广为猎杀的有尊严有力量的动物,沦落成了一种可怜无助的受保护的濒危动物。但就算是熊发现了火,也无法动摇人的至高无上。作者写到,主人公又见到了那群熊,他与它们坐了一会儿,但“看上去这使它们紧张”。万物之灵的人类仍然是令一切“低劣”物种“紧张”的生物。领导者与被领导者永远是无法沟通的。

小说虚构了一个不可能的“感人”场景:主人公病重的母亲一个人从病房里逃亡了,来到了森林中,来到了熊的世界,与许多的熊共同坐在火堆前,而一头大褐熊在护理火堆。最后,主人公和他的侄子也加入了这个行列,他们与熊坐在一起度过严冬的夜晚,从像人一样的熊的手中取浆果吃。早晨,母亲平静地死去了。而熊也走掉了。

或许,哪一天早晨醒来,我们会发现床边有一头举着火把的熊。那么,今后,藏羚羊会发现什么呢?会发现火吗?——既然它们已经发现了火车!它们会不会跟火车上的藏族乘客并肩坐在一起,兴冲冲地前往中国的首都?当然,它们首先发现的将是北京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