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未来的108种可能
7176500000059

第59章 有人脑的猴子

英国《每日快报》报道说,一组美国科学家在加勒比海的圣基茨岛上的一个实验室中从事秘密研究,试图创造一些拥有部分人脑的灵长类动物。他们对一组猴子进行了实验,每只猴子的脑子里面都被注入了800万个人类脑细胞。科学家称,这些人类的脑细胞将会和猴子的脑细胞结合在一起生长。

这听起来有些莫罗博士岛的意味。大概一个世纪前,英国科幻小说作家威尔斯曾虚构出一个莫罗博士,在那个岛上制造拟人动物,最后引起天下大乱。

不过,如今做猴子实验的科学家辩称,猴子大脑拥有多达200亿到400亿个脑细胞,因此800万个人类脑细胞只是九牛一毛,远远不足以把猴子变成人。

不管怎样,这已涉及用科学的方法,来改变大脑特性的问题。

1964年,耶鲁大学的神经科学家何塞·德尔加多在西班牙的一个斗牛场表演了一个实验:他在一头公牛脑内植入一个“刺激接收器”,这使得他可以利用外部的控制设备,随时电刺激公牛的大脑。在表演中,德尔加多手持一个无线电发射机,当他按动一个按钮,行走的公牛止步;按动另一个按钮,公牛顺从地右转、走开。

当然,笔者读到这条旧闻时,脑子中出现的形象,不是一头公牛,而是一个人。

这不是科幻。如今,一些人正严肃地谈论着该方法用于人的实例,如人造耳蜗,用电极刺激听觉神经纤维,改善听力受损状况;正在研制中的用于增强和恢复记忆的脑芯片,也可以帮助士兵学会复杂的技巧。

还有纽约州立大学的老鼠实验:一只脑部被植入电极的老鼠在无线发射装置的控制下,变得像一辆遥控玩具车般受人指挥。当然,这样做不是为了给每个孩子配置一只装了电极的宠物老鼠,而是要让人也具有老鼠的行为。

这些无疑使人们颇为向往,因为这种办法可以治疗疾病,特别是瘫痪,但是,也引发了忧虑。比如,人机界面运用到动物身上,就有可能创造出有人类意识的动物,那必然会引起许多道德问题。如果功能更强大的脑植入芯片广泛运用于人,也会“颠覆人的本质”。

但是,我却想,为什么人的本质就不能颠覆呢?人的本质本来就是不怎么样的一种本质,人的大脑也并非必然值得称道的一个东西。埋藏在里面的,常常有着不可告人的阴暗面,而善良的一面却被抑制。如果能够早一天控制希特勒的大脑,那该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情;如果能够早一天把爱因斯坦大脑中的智慧移植出来,那又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情。

在大企业中,由于职工的思想不能统一,常常就好心办出坏事。有时候,虽然能够达到集体认同,但每个职工在具体执行时又各有理解,结果,老板气得发疯,好主意也落实不了。这就需要用脑植入芯片一类高科技手段来干预大脑,那要比通过喇叭和文件发布指示有效得多。只用一根电极,说一声“拧螺丝”,大家便通通拧螺丝;再说一声“缷螺丝”,大家又齐齐缷螺丝。

现在,竞争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要与别的企业拼个高下,就不得不利用最新的高科技,把职工的想法(当然首先是领导班子各成员的想法)凝聚在一个点上,彻底杜绝不必要的争论,埋头办大事。考虑到此办法的极具效率,当一个企业这么做了之后,其余企业通常不会指责,而必然也会仿效之。这样一来,也就免除“脑控制威胁论”了。

作为自由知识分子的你是否为此感到怒不可遏呢?如果你真生气了,那就证明你科盲,你迂腐。其实,作为自己大脑的奴隶,与作为电子芯片的奴隶,并没有本质的不同。不要以为多读了几年书就已超越了进化,谁也无法肯定自己就不是一只有人脑的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