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未来的108种可能
7176500000036

第36章 实现不朽

英国《观察家报》刊登了科学家皮尔森的一则预言,他称,到2050年左右,人类完全可以将自己的意识“下载”到超级计算机中,永远保存起来,从而做到某种意义上的“长生不老”,因为即使你的肉体死了,你的精神和意识还活着,还可以继续思考。

这则消息没有披露具体的下载方法。不过,根据科幻作家的设想,那有可能是借助一种超级脑电仪,它使用十亿多个纳米技术传感器,每个传感器跟神经元一样大小,传感器像浴帽一样覆盖头骨,可以离析出整个大脑的每一个神经元各自的电子活动,也就是说,离析出这个人的意识。随后,把这些电子火花转储到计算机里,这样,就克隆出了具体的人类的思想。

这可能是一个最为奢侈的未来。如果皮尔森的预言真的能实现,现在出生的这一代人都有可能永生。但这仅仅是一种可能。

因为,皮尔森说,这项科技在一开始肯定会相当昂贵,只有足够富有的人才能实现长生。加拿大科幻作家罗伯特·索耶也认为,大部分合同将来自复制那些****的公司总裁的大脑,这些总裁认为,他们死后,继承人仍然会对他们的从计算机里发出的指示言听计从。

我想,这无疑将引发很大的不公平。什么人的思想可以被下载,什么人的思想不可以被下载,首先是用钱来衡量的。穷人是不能永生的,富人则将统治世界。

当然,钱也可能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天才将优先受到照顾。设想,如果这项发明能在20世纪中叶实现,那就或许能将爱因斯坦的思想下载出来,让他永远待在计算机里,思考宇宙的奥秘。如此一来,人类的进化将大大加速。

同样,伟大的政治家也可能是第一批试用者。不过,这样的话,我们的历史可能就要改写了。如果秦始皇的身体虽被葬入陵墓,但他的思想却仍在千秋万世统治着这个世界,那又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呢?

比较复杂的情况是,从技术上看,这种下载并不是一次性的。它可以下载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意识,比如,婴幼儿时的意识,青年时的意识,成年时的意识……也可以下载同一时期的许多个“我”,从而为一个大脑产生许多个备份,第一次,人可以直接面对自己进行交流,刚开始时也许会有几分尴尬,但习惯了便好了。

另外,在计算机中,被下载的意识还可以被编辑,比如,在《终极实验》这部科幻小说中,一个人的意识被复制成了三份,其中一份被去除了一切与生理有关的冲动,比如像激素反应和性冲动之类的东西,另一份则没有对老年及死亡的恐惧感。一切不必要的意识,都可以用人工的方式抹除,比如,对社会的犯罪心理,或任何一种离经叛道的思想。崇祯皇帝必然要禁止李自成的意识下载。

但谁能决定什么是好的意识,什么是不好的意识呢?掌管着下载技术的人,权力太大了。

这些不朽之“人”将以电子信号的方式,在互联网上漫游,形成一个巨大的虚拟社会或者国家,并试图影响或支配现实世界的运行。在2050年,这将是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吗?还是一个更加恐怖的未来呢?在一些科幻小说家看来,被下载的意识,通过与计算机的结合,拥有了更大的能力,并拒绝被外来的力量编辑。而长生不老的人必然阻碍社会的进步。

不过,这又要看怎么看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的意识,不就已经通过各种人为的手段,被下载出去了吗?它们离开了我们的身体,进入了“机器化生存”,但不一定非得是在计算机里。这些人摒弃了七情六欲,摒弃了常识,至少,呈现出了“干净”的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