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未来的108种可能
7176500000035

第35章 痴情者渴望永生机

对永生的渴望反映在方方面面,尤其是商业,比如,瞧瞧这些名字:*ST永生、永生砖厂、永生机械厂、永生洗衣机厂、永生牌电器、永生牌钢笔,等等。当然最初是政治,如秦始皇提出了这个概念,尔后又有战争,在《战上海》里面,就有一个名叫赵永生的上海籍战士,敌人怎么打也打不死。但永生在大部分时间里是一种可笑的想法。古代多半认为依靠吃药或修炼能达到永生,后来则有所修饰,如成龙的《神话》里,南宫彦永生在一个由小行星造成的失重地宫里面。但即便这样,南宫彦也无法理解,衰老是热力学第二定律规定的必然。熵增在人体里表现为信息的丧失,细胞失去了修复分子损伤的能力,死亡便成了没有办法的事情。

不过,因为热力学第二定律适用的只是一个封闭系统,那么,永生或者推迟死亡,还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办到的。延缓衰老的一种办法是吸入抗氧化剂,最常见的抗氧化剂包括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A等。利用激素也行。雌激素分泌水平高的女人,通常会保持青春,容颜不老。再就是降低热量摄入,通行的公式是“好胃口未必长寿命”。最时尚的设想还包括改造基因,认为人身上有长寿基因,那里有一个时钟的开关,关上或调节它,就能长寿甚至永生。有人预言,到2025年前,采用以上办法,可以使部分人的寿命延长至150岁(也就是说到70岁时人生也还没有过完一半,好日子才刚刚开始呢)。

好事者设想的真正的永生机可能是一种复杂的纳米机器。它可以自动修复身体坏掉了的地方。当然,在未来,甚至也可以把整副器官替换掉,使用机器身体。据说到了2050年,除大脑外的器官都可以替换,这样哪怕在车祸中撞得四分五裂,只要脑袋没有碰坏,还可以一如既往地活下去。至于如果配以思维下载技术,那就连脑袋也用不着了(自然也不会再有偏头痛)。很多人相信,人类终将生活在数据中心里面,除非被计算机病毒杀死。科学家克拉克则设想人类在进化后,会抛弃血肉躯壳,成为纯精神存在,加入超精神体(overmind),这是一种真正的永生。

但这些还都很遥远。离现实较近的一种永生机,是预言中的所谓“低能耗下的生命维持系统”,它可以永远维持一个人的脉搏心跳,人看上去只是睡着而已。从脑死亡的标准看,也不能认定是死亡,不是植物人,在关键时刻,随时可以唤醒。想让心爱的人永远在身边吗?那就这样天天看着她吧。痴情者渴望永生机。当然,现实中已经使用的是超低温冷冻术,让人一直活到未来,去等待真正的“复活”。只是,“低能耗下的生命维持系统”或超低温冷冻术之类可能需要很多其他的能源。如果每个人都不想活在现世,而只想睡等将来,假如全国有几亿人都这样做,又不去创造GDP,这就很讨厌。让一些本该死去的大人物哪怕这么“睡着”,很多形势也就难说了。比如,毛主席不是躺在水晶棺里,而是让他的大脑在化学溶液中继续“活着”,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所以,永生是一种现实的悖论,有很多文章探讨过这个问题,包括猜测一个度过好多好多朝代的人,到了现代,他怎么看待并影响这个世界。最近还看到一篇文章叫做《不朽》——此词似比永生更正面,讲的却是永生的无聊,人每天就是一刻不停地想让世界有点新意,把一座方形的邮局改成圆形,把一座两层的博物馆扩建为三层,随后又拆了,以此提醒自己,生活不是一潭死水。还有人几个月换一次配偶。人们过去能够容忍比白开水还平淡的婚姻,是因为有死亡作为最终安慰,永生了,则受不了了。时间太多,女人为买一条裙子,可以走遍整座城市每一家商店,把每一条裙子都在身上试穿一次(我觉得唯有这一点不能算作无聊,并且让人感动)。还有人靠寻找自杀的方法来打发时间,当然,这也达不到目的,因为永生是打不破的法则——其实我们也经常感受到了这个,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东西永远都不会死去,如果不考虑肉体的话,永生机早已支配着我们的精神。我们正生活在永生的阴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