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未来的108种可能
7176500000027

第27章 世界会不会公司化

未来学家沃尔夫冈·格鲁克曾在IBM工作过25年,有一天,他突发灵感,向世人描述了21世纪前20年将出现的十家大公司。格鲁克大约认为,这些公司将是新世界的弱肉强食者,中小公司乃至普通民众为生存见,不可不知。现列举如下:

第一家:“联合发动机”。想不到吧,这是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世界三大汽车制造商的超级联合体。格鲁克认为,在未来,只有搞大团结,才能鲸吞一切。

第二家:“北方—思科”。这是北方电信和思科公司的拼板,它将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最后,它们将吞并AT&T和英国电信。

第三家:“Nordicsson”。这是诺基亚和爱立信的合并。“诺迪信”将成为无线互联网领域的领导者,把所有竞争者扫地出门。

第四家:“亚马逊—沃尔玛”。这是亚马逊在线公司兼并沃尔玛的结果。这家新公司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零售商,拥有无数的忠实客户。

第五家:“微软基因组”。这是生物应用时代的微软公司。该公司将为所有的客户提供“基因机器”,提供一个原子一个原子地制造一棵生菜的软件。

第六家:“MitMitToy”。从英文缩写上,已看出来了吧,这是三菱、三井和丰田公司的战略组合,是未来世界上唯一通过进化而生存下来的日本顶级公司。

第七家:“纳米—IBM”。这是纳米技术的全球主宰者,同样控制着原子的生产。

第八家:“时代—华纳Direct”。它将控制全世界的信息和娱乐内容,以及主流意识形态。

第九家:“个人理财在线”。它将为全世界任何一个想发财的人提供在线理财服务,细致入微到每一分钱的处理。

第十家:“通用电器”。这个巨无霸将在21世纪将进一步实施全球扩张战略。

很不幸,这里面没有中国公司。

这些主要靠合并而成的超级大公司,实力有可能超出了许多大的国家,而它本身就像是一个大国。如何运行这样的“国家”,是新鲜的课题,的确需要大智慧。那么,21世纪的世界会不会公司化呢?

20世纪末,美国作家斯蒂芬森的小说《雪崩》畅销。该书就描写了21世纪的美国社会彻底公司化,政府经商,沦为二流企业,为大财团大公司跑龙套;而大公司则同黑手党一道主宰天下,无法无天。作为政治实体的美国就此消失。美国的“民族自豪感”仅来自于大家同乘一只大筏子在太平洋上不停漂流的经历,只是,与伺机登陆北美的亚洲人相比,“美国人”还算衣食无虞。

有评论说,该小说之所以畅销,是因为它们击中了美国人心中的疑团,即自己的政府是否已变成大公司的代理人;是否在民主的假象背后,金钱才是这个社会真正的主人。但现在恐怕不仅是美国人在琢磨这种事情了。

实际上,大公司就像是生物进化树上后起的优势物种,它使旧的貌似强大势力需要依附于它才能存活下来。因此,刚开始是政客傍大款,随后是知识分子也傍大款,到后来,便是整个国家也要傍大款。在世界上,或会出现两种体制:一种是传统国家,另一种是傍大款的国家。未来学家将研究它们之间的博弈,研究它们之间的战争与和平问题,研究它们与人民的新型关系。

自然了,大公司是高效率的,是科学的,是衣冠楚楚的,是遵守契约的。美国青年在看到CNN直播美军在国外狂轰滥炸时,会很自然地觉自己生活在一个“残暴、没有人性、腐朽的国家”。但是,以大公司面目出现的新“国家”,看上去大概不那么血腥,它为了达到商业目的,也会更加地以人为本。

那么,另一个问题就来了,为了与大公司对抗,国家是否也会“规模经济化”呢?具有相同利益和价值观的国家,比如以某国马首是瞻的某国,会否并入前者,而产生一个新国家或者新公司呢?这当然是未来学家不可不思量的问题。大洲或也会如此,欧洲从联合为一个市场,到联合为一个政体,最后是要联合成一个制造商的。

当然了,一些发展中国家因为实力的缘故,一时半会儿还做不到这个水平,但是,在省级、市级和县级规格上,实验区也格外红火,那里的政府大员有一段时间还被唤作“老板”,便是证明。只不过,他们唬着买廉价简易定制房的老百姓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