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未来的108种可能
7176500000026

第26章 游戏权

1986年,中国开启了一扇未来之门。北京市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实施的国际联网项目——中国学术网(Chinese Academic Network,简称CANET)启动,中国互联网的历史开始。互联网为中国人提供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未来。比如不仅仅发邮件,还有了网游,它随后成为了一种普世的娱乐。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在网络游戏中寻开心,这些玩家并不都是孩子,一项调查表明,他们中有公务员、律师、教师、工程师、程序员、文员、企业家、医生、培训师、房产企划、银行职员、媒体工作者、会计师、建筑师、销售员、收银员、港务人员以及学生和自由职业者等等。

新世界正在来临。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场面,在互联网上,几十万玩家同时在线玩同一个游戏,打得昏天黑地;历史上还从来没有一个国家政权,因为互联网的游戏,而出台强大的政策去管制;也从来没有一个政府部门,正通过与企业合作办学的方式,在全国各地建立多座游戏学院,作为培训游戏设计人才的专业机构;也从来没有过知名大专院校,相继开设了“网络游戏”专业;也从来没有过如此大规模的、整个社会都参与的关于网络游戏善恶的讨论。

当然以前我们也有游戏,比如玩纸牌。但我们现在为何还玩纸牌?记得春晚上有一个玩纸牌的小品,每张纸牌代表一个社会职务,谁官大、谁有钱,谁就压死谁。网络游戏与纸牌有些不同,它是二进制的,数字比手感更有说服力,它是平等的,比的不是官大钱多,而是技术的纯熟。但与纸牌一样,在未来,如同互联网平滑地扩展到移动网一样,虚拟世界将与现实世界沟通甚至融合。

刘健在《电玩社会学》一书中说,在网络世界,正发生着与真实人生中一样的诈骗、抢劫、绑架和勒索,并不因为它是一些数字符号而不真实。在虚拟社区里,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比如,虚拟财产,在游戏里不过是一些代码,但对于玩家而言,是他创造的财富,可以与人民币、美元兑换,进入全球经济体系。再比如,“外挂”,这是一种技术作弊,目的是帮助偷懒者“通关”,这是人对计算机系统的欺骗。人类第一次可以欺骗物理世界的法则,而据说这种越轨很难得到纠正,它会导致更多的社会成员倾向于越轨,使得恢复秩序的努力变得徒劳。

未来社会将用法律来保护这些虚拟行为吗?一种看法是,互联网诞生和存在的意义就在于说明,人并不是生来就是艰苦工作的,活着的目的也不仅仅是为了生存,他还要游戏。有很多网上行为,并不是恶意的,而只**********罢了。因此未来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有可能是呼唤并保障“游戏权”。狭义一些来看,如刘健所说,所谓“游戏权”,是指玩家在进行游戏活动时,依法享有的人格权、财产权(含虚拟财产)、安全权、知情权、选择权、求偿权等权利。游戏运营商以各种形式直接或间接侵犯玩家的“游戏权”,是广泛存在于当今中国网络游戏业界的普遍现象,在玩家看来,维护自身权益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而无论是对游戏权的侵犯,还是对劳动权的侵犯,说到底,都是缘于不完善的市场机制。

广义来看,游戏权是一种普世权利。以前,只有那些有权有势的人能够玩游戏,寻常人无法参与,就算参与了也享受不到任何乐趣,下场只是惨死。现在,只要经过技术处理,普通人也可以玩得惊天动地。游戏权或终将无处不在,像基本人权一样寻常,不再是某些人或集团的特权。也就是说,你玩,我怎么就不能玩?但如果游戏借网络这一开天辟地的新神灵之手而成为主流意识形态,这会很可怕吗?特别是在控制了源代码的国家的主导游戏规则下,民族国家也有了一个游戏权的问题,一切政治、经济、社会、军事问题或将转化为游戏问题。最开始,是政治家小看了网游和电玩(这只是一个象征),但随着代沟的消失,玩游戏里面的人要成长出新型政治家来,他们知道什么手段最厉害,知道怎么作弊通关,他们把游戏与社会打通,并控制一切。互联网于是像狼一样,成为了我们的生存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