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未来的108种可能
7176500000105

第105章 洗澡比睡觉更重要

关于洗澡的未来,相比记者笔下活生生的现实世界,显得有些苍白乏味。古人类、古文明都是依水而成,洗澡是一种天性,就像吃饭和做爱。我实在很难想象,这样的事情在未来会发生什么大的改变,两千多年前古罗马的沐浴术仿佛早已囊括了一切。

实际上,在洗澡的问题上,连中国的一代科幻宗师似乎也表现出了想象力的不足。在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中,最为先进的洗澡方式也不过如此:浴室中没有莲蓬头,没有浴缸,只需按电钮,便从墙上喷出热风热水来,冲洗掉身上的污垢。如今,这在上海的一些现代浴场里,早已成为了现实。

那么,有关洗澡的未来想象,是否只能寄望于下一代呢?而这是悲哀,还是有幸?不管怎样,懂事的孩子们的确在憧憬了。浙江嵊州市剡山小学4年级学生郑习羽设想,为解决冬天洗澡太冷的问题,人类会发明一种洗澡衣。它的内层有很多柔软的零件装置,洗澡时按下衣服里的控制键,洗澡衣就会分泌出香喷喷的沐浴露,按摩、洗浴、烘干,多舒服呀!

是的,这很不错,但尽管如此,它试图解决的仍是中国千百年来洗澡的传统难题——寒冷的问题!它反映出,直到如今,洗澡留给许多中国人的最大想象空间,还是如何避免痛苦。那么,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国外那些仿佛科幻般的沐浴设备和装置呢?它们似乎是直接作用于人的精神快感区,但这一切却好像与未来无关,它们已在许许多多的展览会博览会上呈现了。

洗澡的问题,与其说是时间线上的不同,还不如说是空间面上的差异。在一些地方,缺乏情感色彩的洗澡正在成为过去。浴室越来越变成使肌肉放松、精神欢愉的港湾。人们关注的不再是保洁的义务,而是最大程度的舒适。而自动化时代已上了蓝图:每天早晨主人醒来,只要说一声:“把窗帘打开,让我起来。”电脑控制的房屋就会自动拉开窗帘,自动床就会慢慢地把主人扶起来。然后主人再说:“把洗澡水放好。”隔壁浴室的自来水龙头就会自己打开,并按照预先设定的温度,注入最适当量的热水。我们或可称这就是“未来”。但它却注定要与“过去”并存:在那些缺水的黄土高原,人们仍要走上几十里山路才能挑回一桶水。

其实,关于洗澡的未来,是一个十分迫切的现实问题,最主要的,是如何节约资源。欧洲的科学家经过量化分析指出,每个普通人平均一天的用水量大约为134升,而其中50%并不是用来饮用的,而是用于洗涤冲洗。于是,他们开始设计一种雨水净化器,考虑采集雨水来洗澡。据称,在引进电脑控制的高温蒸气浴方式后,今后,洗一个澡大概也就只需要一杯水。

当然了,最终,人类洗澡,有可能不再需要水,我们可以使用超声波除垢和激光清洗技术,也可以让纳米机器人在身体上到处游动,清洁皮肤。这样的洗澡方式,可能更适合于太空远航。目前,宇航员在太空中洗一次澡,仅准备工作就要几个小时。飞船上还没有洗澡间,只能拿一张塑料布围一下。打开水龙头前,宇航员必须把双脚固定好,不然飘浮着的身体被水一冲就会翻筋斗,还要戴好呼吸罩和护目器,因为在失重状态下,水会呛伤人,甚至把人溺死。

不管怎么说,我们对洗澡仍然充满了面向未来的渴望。我们希望随时随地都能洗上澡──就像南非共和国的坦克车上,也带有澡盆。终有一天,我们或会觉得,洗澡是比睡觉更重要的一件事情,而那时我们的社会一定有了很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