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谎者在说谎时往往有心虚的感觉。有时候,说谎的人只有一点点罪恶感;有时候,罪恶感会很强烈,以致露出漏洞,使对方很容易揭穿谎言。十分强烈的罪恶感会使说谎的人痛苦难耐,会令说谎者觉得说谎很划不来,简直是受罪。虽然承认撒谎会受到处罚,但是为了要解除这种强烈的罪恶感,说谎的人很可能会决定坦白招认。
说谎者因为这种难以消除的害怕感和心虚感,将会让我们成功地识破谎言。
宋宁宗年间,刘宰出任泰兴县令。一次,一个大户人家丢失了一支金钗,四下寻找不见,告到县上。刘宰调查后,了解到金钗是在室内丢失的,当时只有两个仆妇在场,但谁也不承认拿了金钗。
刘宰将两人带到县衙,安置在一间房子里,也不审问。众人都很困惑,刘宰却像没事人一样,饮酒散步,与大家闲谈。
到了天黑以后,刘宰拿着两根芦苇走进关押仆妇的房间,每人给了一根,说道:“你们好好拿着芦苇,明天我要根据芦苇决案,谁要偷了金钗,芦苇就会长出二寸来。”说罢关门走了。
第二天,仆妇被带到堂上。刘宰取过芦苇审视,果然有一根长出二寸。刘宰嘿嘿一笑,却指着手持短芦苇的仆妇大声喝道:“你如何盗得主人金钗?还不从实招来!”那个仆妇战战兢兢,当即跪倒在地,口中喃喃道:“是我拿了金钗,大人如何知道?”
刘宰答道:“我给你们二人的芦苇是一样长的,你若心中没鬼,为何要偷偷截去一节?”仆妇方知上了当。
刘宰正是因为知道撒谎的仆妇有恐惧和心虚感,才用这个测试办法使其自我暴露,辨识出了说谎者。
我们还可以依照生理、心理学原理通过情绪紧张与否判断是否说谎。利用情绪与生理变化的关系来识别谎言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让嫌疑人吃稻米做的蛋糕,观察他在强大罪恶感压力下咽下蛋糕的表现。如果嫌疑人被蛋糕噎住,那么他就被认为说谎了。第二种,是“嚼米审判”,即让嫌疑人抓一把炒米放入自己口中,嚼碎后马上吐出来。如果这个人能马上吐出来,则证明是诚实的,反之则是说谎。其原理就是:那些撒了谎且担心被识破的人,心里比较紧张,消化功能受到抑制,唾液分泌会减少,从而吞咽蛋糕和吐出炒米时比较困难;那些诚实的人不会觉得紧张,因而他们的消化系统不会受到抑制,唾液分泌正常,吞咽和吐出食物都较顺利。
英国人通过观察嫌疑人吃面包和干奶酪的顺利程度来判断其是否说谎;阿拉伯游牧民族则根据证人作证之前用舌头舔烧烫了的铁棒的表现,来判断证词的真伪。可见利用说谎人的心虚来识破他的谎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利用证据揭穿谎言
当你怀疑某人对你撒谎时,你直接找他当面对质,他可能不会承认。要使对方说出实话,最高明的手法就是提出有效的证据,尤其是物证,它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拿出有力的证据来作为武器,是识破谎言最好的手法,不管对方如何狡辩,只要证据确凿,他就不得不俯首承认。
明朝时,一个叫做王和尚的盗匪首领被兵部抓获。在审判过程中,王和尚供出了从犯多应亨、多邦宰两兄弟。随后,这两名原本以为自己可以逍遥法外的富家兄弟也被缉拿到案,认罪结案。
可是不久之后,多家两兄弟的母亲却不断上告审判不公、屈打成招,说她的两个孩子是冤枉的,要求重新审判。
这时,担任兵部尚书的王阳明,判断其中必有文章,同时,推想多家兄弟的母亲可能已经买通王和尚准备翻案,为多家兄弟脱罪。怎么才能找到确凿的证据让罪犯伏法呢?
重新审案当天,王阳明以保密为由,将审判地点设在衙门后堂密室,并预先在桌案底下藏了一名负责记录案卷的官员,然后,再传提三名罪犯。三名罪犯到了之后,王阳明先随意问话几句,便有事先安排好的衙役,前来报告有贵客来访,王阳明就借故出门迎接客人。
三名罪犯眼看四下无人,就立刻抓住机会,交头接耳起来。除了相互埋怨之外,三名罪犯还把准备串供的说辞说了一遍。等王阳明回来之后,躲在案桌底下的官员,立刻爬了出来,将记录有王和尚准备要为多家两兄弟脱罪的私语的案本呈上。
三个罪犯当然是当场傻眼,只有拼命叩头请求饶命的分了。审判官已掌握了证据,现在不伏法还能怎样呢?
关于利用证据这一点,我们首先要注意的就是:
第一,运用时机得当。如果事情过了很久,我们才拿出证据来印证,那么证据价值可能就大大地减低了。
例如我们在提出证据之后,还让对方有充分的时间去考虑,那么就让他获得了一个答辩的机会,使证据的作用大打折扣。
第二,运用方法得当。证据要同时提出还是逐项提出来呢?这个问题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必须由证据的价值以及当时的状况来决定。
第三,注意证据保密。至于我们握有的证据究竟有多少,绝不能让对方知道。尤其是当你只有少许证据的时候,更要绝对保密。总之,证据是一种秘密武器,证据越少越要珍惜,否则等待你的只有失败。
不到关键时刻,你不要让对方知道,或者显露自己手中的证据。你必须做到心中有数、静观其变、道明出手,使紧握在手上的证据能运用得恰到好处。
以上所说方法的运用,看情况而定。有时不能只用一种方法,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才能取得成效。我们要想利用证据去揭穿别人的谎言,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学会透视别人的内心,不被蒙蔽,诱使别人说实话。
识破离间术
明崇祯二年(1629年),皇太极率领清军绕过宁远打到北京城下。明朝山海关总兵袁崇焕亲率九千骑兵保卫京师。两军对垒,战争形势瞬息万变——
第一天,明军在北京城的德胜门和永定门外,各捡了一份议和书,是皇太极写给袁崇焕的。
第二天,清军后退5里下寨,并捉了两名明军的太监(明军以太监为监军)。
第三天,明朝的两个太监逃跑了。
第四天,传来明军督军袁崇焕、总兵祖大寿被捕下狱的消息。
原来,这都是清军使的离间计,皇太极写给袁崇焕的“议和书”,袁崇焕根本没看到,就被明军捡去送到了崇祯皇帝那里。于是,明廷上下对袁崇焕产生了怀疑。
清军把抓去的两个太监软禁起来。夜里,有人还陪同他俩喝酒,酒到半酣,有人来找陪酒的清军官员说有秘事。陪酒的人来到帐外,明朝的两位太监不禁去偷听,断断续续听到“袁督师已经应允”、“不要让明监军知道”等话。两人大惊,原来袁崇焕通敌了!
两位监军逃跑后,向崇祯皇帝密报。崇祯皇帝顿时大怒,把袁崇焕及他手下的亲将祖大寿逮捕下狱。不久,以叛国罪处死。
数年之后,清军入关,占领北京。明朝灭亡,清统一了全国,才公布了这一历史真相。原来,袁崇焕的死,是一个叫明朝人痛心疾首的大冤案!
离间术是一种圈套,是离间者(主体)在被离间者(客体)之间搬弄是非、制造矛盾,以期破坏被离间者的团结、从中获利而制造的谎言。
离间术在生活中有多种表现,如创造条件造成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的误会;或将误会加以渲染,扩大他人之间的分歧;或编造谎言,制造矛盾,破坏他人团结等等。离间术的外在表现虽然多种多样,但它的内在本质却是唯一的,那就是:抑人扬己,损人利己。我们如何识破敌人的离间计呢?
离间术有以下特征:
(1)目的性强。任何离间术都有其明确的目的。只有在目的的驱使下,离间的所有行为才可以表现出实际意义。离间者的目的是自我的、本位的,是建立在实际自我利益基础之上的。有时为的是获取个人的某种利益,有时则表现为满足个人的某种欲望,有时也可能是为了小集团的利益。但无论如何,它都是建立于私欲、颓废、反动之上的。离间者的目的不在离间过程本身,而在于达到离间之后的结果。
(2)隐蔽性好。离间者的目的决定了行为的隐蔽性。因为伴随着离间术的实施,离间者对被离间者的侵害行为已经开始,而这种侵害又是巧借被离间者之间的摩擦力量进行的。一旦离间成功,被离间者的利益受损则是绝对的,所以,离间者只有使被离间者在表面上知情,而不能在根本上知底,才能达到离间的目的。因此,隐蔽性贯穿于离间活动的始终。
(3)欺骗性大。离间的隐蔽性决定了离间手段的欺骗性。因为离间是一种侵害行为,且要借助客体之间的摩擦力量实施,又要做到隐蔽得“天衣无缝”,显然采取正当的、公开的手段是不行的。所以,离间者往往会制造假象欺骗客体,使其产生错觉、作出错误的判断、形成错误的认识,以便使其在不知不觉中落入圈套。尽管离间术具有隐蔽、诡诈的特点,但还是可以识破的。
识破离间术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是联系分析。任何离间者要想达到离间他人的目的,必然要与被离间者发生这样那样、或明或暗的联系。没有联系就无法借助客体之间的摩擦力量,再高明的离间术也无法得以实施。因此,谁突如其来的与你发生联系,谁就有可能在实施离间术。
其次,是利益分析。一般说来,离间术通常是伴随着利益冲突而实施的,而离间者往往又是被离间者发生矛盾后的直接或间接受益者。因此,对人际冲突制造者的利益得失进行分析,有利于识破离间者的真面目。
再次,是反常分析。任何离间术,无论它怎样高明绝伦,只要它付诸实施,总要留下一些反常的痕迹。因此,对反常的蹊跷的行为进行认真分析,进而反向思维,弄清人际冲突的来龙去脉,对于破译离间术很有帮助。
总而言之,离间术的破译应建立在对其行为特征的综合分析上,既不能盲目猜疑,又不可掉以轻心。
测试:你的破谎能力有多高
每个人的见识经验都有所不同,所以有的人具有察言观色的能力,有的人没有。我们称人具有的那种通过观察非语言交流来获得信息的能力为破谎能力。下面的选项可以帮助你检测自己的破谎能力的高低:
1喜欢同朋友聊天。
2自己容易喜怒形于色。
3同陌生人也能够很好地沟通。
4看到有人受虐待,会感到愤怒。
5看话剧或者电影的时候,会联想起相似的故事。
6同新人见面会感到兴奋。
7努力想要给初次见面的人留下好印象。
8不想和不幸的人待在一起。
9圈子中有人恼怒异常,自己马上就知道这个人具体是哪一位。
10即使一个人度周末也不会感到郁郁寡欢。
测试解析:
在上述10个问题中,如果你选择“是”的次数为7次以上的话,说明你的破谎能力高。这种能力因人而异,因人的性格和素质等因素而异。破谎能力高的人,不单单可以通过语言来交流,还可以通过观察对方的面部表情和形体语言推测出对方在想什么,自己该如何应对才好等方面很敏感的问题。他们不仅理解对方的心情,富于同情心,还有很强的共通感。
破谎能力的高低,与个人是否关心自己的利益,而不在意别人的心情,不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大有关系。
其实谁都可以提高自己的破谎能力。接触各种各样人物的时候,只要能够注意深入观察对方,不放过任何微妙的信号变化,你就可以提高自己的破谎能力,识破别人的谎言。第七部分 巧妙利用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