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建立以后,为巩固北部边防,先后建立了辽东(治广宁,今辽宁北镇)、宣府(治宣府,今河北宣化)、大同(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延绥(治所在今陕西榆林)、宁夏(治所在今宁夏银川)、甘肃(治所在今甘肃张掖)、蓟州(治三屯营,今河北迁西县西北)、山西(治所在今山西宁武)、固原(治所在今宁夏固原)九镇,号称“九边”。辽东边墙是明代所修长城的一部分,是为防御兀良哈蒙古和女真各部而建起的一套完整的军事防御工程,始建于成祖永乐年间,完成于宪宗成化十七年(1481)。辽东边墙东起山海关(今河北秦皇岛市东北),西至今辽宁宽甸县鸭绿江边,全长一千九百六十余里。沿线设有边防堡垒九十八座,防守墩台八百四十九个,在边防堡垒中驻守的军人从五、六百到四、五十不等,从而形成一道保卫北京城的重要屏障和坚固防线。从建筑结构来看,辽东边墙设计完美紧凑,非常坚固实用。边墙的主要结构有城墙、关城、城堡、墙台、敌台、烟墩等。城墙是工程的主体部分,根据所采用的墙体材料可分为砖墙、石墙、夯土墙、铲山墙、山险墙、木柞墙等类型。建筑时主要依据地形特点,就地取材,以减少财力人力的耗费。关城是出入边墙的通道,也是防守的重点,建有砖砌的拱门,上面有城楼和箭楼。城堡按等级分为卫城、守御千户所城和堡城,按防御体系和兵制要求配置在边墙的内外侧。墙台在边墙上面,大约每间隔三百米设置一座,突出墙外,台面与城墙顶部相平。墙台上建有铺房,供守城士兵们巡逻时遮蔽风雨,而墙台外砌有垛口,用于对攻城之敌进行侧击。敌台,也叫做敌楼,跨城墙而建,分为二层或三层,高出城墙数丈,开拱门、箭窗,内为空心,守城士兵既可以居住,也可以储存火炮、弹药、弓矢之类武器。烟墩也叫做烽燧、烽堠、墩台、亭、烽火台等,是一种在白天燃烟、夜间点火以传递敌军情况的建筑物,大多建在山顶或易于嘹望的高地或道路折转处。
明代的舰船制造技术有哪些提高
明代前期,造船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舰船制造技术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当时所造的船只种类繁多,既有用于远洋航行的大海船,也有各种类型的战船以及适用于运输的漕船等等。工艺上比较成熟的主要有沙船、福船和广船。沙船是南京和江苏太仓等地所造的方头平底多桅船,安全平稳,顺风逆风都能行驶。福船是福建所造,特征是底尖上宽,首尾翘起,船体有上下四层,吃水深,航速快,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战船。广东所造的广船,头尖体长,吃水较深,结构坚固,是航行在当时南海航线上的一种重要船型。明代建造船舶的数量很大,单是作为漕运使用的漕船就有三千艘,后增至万艘。这些都反映出明代造船能力的提高和造船业的发达。
明代造船已经有一套成熟的工艺流程。当时规模最大的南京龙江船厂,有巨大的船坞,船只造成后可直接在长江下水。造船厂分工明确,除船体制造场所外,还另有铁、篷、缆等八、九个作坊。最能体现明代造船水平的是由南京宝船厂所制造的郑和下西洋使用的宝船。从成祖永乐三年(1405)到宣宗宣德八年(1433)的二十八年间,郑和先后七次奉命出使西洋。郑和率领船队横渡印度洋,远达非洲东海岸,访问了东南亚、南亚、阿拉伯、非洲等地三十多个国家,是中国航海史和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壮举。郑和第一次下西洋使用船只共二百零八艘,其中宝船六十二艘。据《明史》记载,当时的宝船船体庞大,帆多桅多,最大的长约一百五十点五米,宽约六十一点六米。因为船体巨大,必须有相应的船坞以及特殊的技术措施,如龙骨的接头技术、可靠的水密技术等等。
明朝的书院教育有什么特点
在明朝,书院是一种讲学自由的教育机构,但明初的书院发展却不甚理想,直到武宗正德以后才开始迅速发展。正德时期,新建书院一百五十三所。而在世宗嘉靖年间,新建书院多达六百五十七所。兴办书院和在书院主持讲学的有很多是博学之士,如著名学者王阳明就先后在白鹿洞等好几个书院讲学,另一位学者湛若水在广东、广西等地也建起多个书院。作为一种相对比较自由的教育机构,书院在明代的教育发展尤其是地方教育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在教学内容上同官学相比并没有多大区别,但在教学组织和考查学生的方式上表现出明显的不同。
在教学内容上,书院教育的内容同最高学府国子监和各地官方学校一样,依然局限于“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以及某些史书。但在教学方式上,书院的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尽管做法在不同书院中并不完全相同,而“会讲”是采用得较多的一种方式。所谓“会讲”,是指以聚会形式来组织的教学或讲学活动。包括作为书院日常教学方式的会讲,有着几种不同的形式:有的是由一些学者自行组织、定期举行学术聚会的会讲,有的是由家族定期举行的会讲。而会讲的内容在不同的书院中也不尽相同。书院还通过有组织的定期考试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具体考核形式主要有“会文”和“会考”两种。会文是定期将学生集中起来进行文章写作,属于不太正规的考试;会考就是将书院的全部学生集中起来进行统一考试,是书院检测学生阶段学习成绩的一种方式,属于正规的考试。会文和会考的具体操作,在各个书院中也不完全相同。明朝书院教育时兴时衰,既与学术有关,也与政治有关。尤其是东林书院,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旧信条抛弃,代之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新信条,使学生充分关心社会现实问题,批评政治黑暗,抨击官场腐败,从而被称为带有政治色彩的“东林党”。
李时珍所撰的《本草纲目》有什么科学意义
李时珍(1518~1593),字东壁,湖广蕲州(今湖北蕲春南)人,是历史上杰出的药物学家和生物学家。李时珍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勤奋好学。他认真阅读各种药物学著作,在实际考察的基础上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开始,历时二十六年完成了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的编写。
《本草纲目》全书共五十二卷,分十六部: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一共记载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验方一万一千零九十六则,插图一千一百六十幅,共约一百九十万字。并对每一种药物的名称、性能、用途、制作方法都作了详细说明,绘制成图。李时珍不仅从实地观察纠正了以往本草中的一些错误认识,并从古人的经验中总结认定了药物的性能和效用,如延胡的止痛作用、牵牛子的下泻作用、黄岑的降热作用、三七的止血作用等他都能根据古人的经验再在临床应用中一一加以验证。李时珍以科学家的求真精神,批判了药物学中的迷信思想。历代本草存在着不少“神仙不死”等荒诞不经的记载,他在记述“水银”时,就揭露批判了历代因贪图长生服食水银的危害,指出历代的方士借此去宣扬封建迷信,那是不足怪的。
《本草纲目》不仅对前人的科学研究作了总结,而且把我国药物学的研究提高到了新阶段。它不仅是一部药物学著作,而且对植物、动物、矿物都做了可贵的记载。出版后不久,万历年间就传到了日本,接着又传到朝鲜、越南。十八世纪时又传到欧洲,先后被译成拉丁、日、英、德、俄、法等多种文字,流传于世界各地,为世界医药学和生物学都作出了巨大贡献。
《农政全书》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农政全书》是徐光启在农业方面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徐光启(1562~1633),字子先,上海(今上海东北)人,他一生勤奋好学,对天文、历法、数学、生物学和农桑各科都有高深的造诣,而其中用力最勤的是农业。他在写作时,一方面重视前人所取得的成就,征引前人文献二百余种,同时注意实践研究,一边向生产者了解生产技术,一边自己实验来验证前人的经验。
《农政全书》是一部既集古代农业科学之大成,又吸收了西方科技知识的农学专著。共六十卷,约六十万字,分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蚕桑广类、种植、牧养、制造和荒政十二类,对有关农业生产的问题,从政策、制度、生产技术、水利、肥料、土壤、选种、果木嫁接、植桑养蚕等方面,作了全面的论述。在农田水利方面,他主张治水与治田相结合。认为北京附近发展水稻作物的潜力很大,这是他根据在天津屯种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他通过自己在上海试种高产作物红薯后,证实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同样能栽种。他重视选择优良品种,认为“择种为第一义,种一不佳,即天时、地利、人力俱大半弃掷矣”。他还与农业生产上的保守思想进行不懈的斗争,指出“若谓土地所宜,一定不易,此则必无之理”。他在《除蝗疏》中所讲的蝗虫的产生、成熟和习性,是早期的昆虫知识的科学记录。所有这些都是徐光启对古代农业生产的重大贡献。
“浙中王门”与“江右王门”是怎么回事
王守仁的思想学说,对明代中后期的思想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在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派别。“浙中王门”与“江右王门”是王学传人的两个流派,在传播和发展阳明心学方面都做出了很大贡献。
“浙中王门”是指王守仁同郡(今宁波绍兴)的王学传人,代表人物是他的两个大弟子钱德洪(1496~1574)和王汝中。二人在王守仁在世时就对心学有不同的理解。钱德洪主张“四有”,王汝中坚持“四无”。钱德洪力避空疏,恢宏师学,在遵循师说的基础上对王学加以补充说明。王汝中固执的用“四无”观点去宣传“良知”说,主张良知就是“心之本体”。他不被王说所限制,不拘泥王说的字句之间,在自己重新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阳明心学,甚至在一些问题的看法上,有其独到的见解。例如,他对“格物”的解释就带有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倾向。
“江右王门”指的是明代江西地区的王学传人,代表人物主要是邹守益(1491~1562)。他是江西安福(今江西安福)人,学者称东廓先生。邹守益在心学上无自己独创性的见解,他的讲学以弘扬师说、传播王学为旨归,并坚信“致良知”是孔孟以来的正传。邹守益在思想上拥护师说,在行动上以一贯之。他一生从不间断讲学,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对传播师说、扩大王学起很大作用。
“泰州学派”指什么学派
泰州学派是一个源于王守仁心学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流派,创始人为王艮(1483~1541),是王守仁的入门弟子。他在学旨上坚持己见,并热心将王守仁的良知理论扩广到普通百姓的人伦日用之中。王守仁死后,王艮就开始独立讲学,四方向他求学的人日益增多,完全形成一个以“相与发挥百姓日用之学”为主题的泰州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