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一生成就悟《论语》
713800000028

第28章 “治家”的政治学—和谐之道(2)

可能有的人认为和自家人说话做事不必言必信,行必果,可以灵活变通一下。但这种言而无信的结果最终会伤害你以为固若金汤的家庭关系,不论是父母与子女之间,还是夫妻之间,诚信处世同样有必要。我们来看一则政治家的家训故事。

福克斯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他以诚实和信用立身,赢得了无数人的尊敬。

但当时政坛上充满了欺骗,公民对政治持怀疑和逃避的态度,他们认为政治就是撒谎,没有人比政客更会撒谎了。所以,有许多公民对福克斯的演说半信半疑。

一次,福克斯受邀到一家大学做演讲,有大学生问他:“你在从政的道路上有没有撒过谎?”

福克斯说:“没有,从来没有。”

大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有的还轻声笑了出来,因为每一个政客都会这样表白。

福克斯并不恼怒,他对大学生说:“孩子们,在这个社会上,也许我很难证明自己是个诚实的人,但是你们应该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诚实,它永远都在我们的周围。我想讲一个故事,也许你们听过了就忘了,但是这个故事对我意义重大。”

“有一位父亲是位绅士。有一天,他觉得园中的那座旧亭子应该拆了,于是就找工人来拆亭子。而他的孩子对拆亭子很感兴趣,他对父亲说:‘爸爸,我想看看这座旧亭子是如何被拆掉的,等我从寄宿学校放假回来再拆好吗?’

父亲答应了。孩子上学后,工人却很快把旧亭子拆了。

孩子放假回来后,发现旧亭子已经拆除了,他闷闷不乐地对父亲说:‘爸爸,你对我撒谎了。’

父亲惊异地看着孩子。孩子说:‘你答应过的,那座旧亭子要等我回来再拆。’

父亲说:‘孩子,爸爸错了,我应该履行自己的诺言。’

父亲很快召集来了工人,让他们按照旧亭子的模样重新造一座亭子。

亭子造好后,他叫来了孩子,对工人们说:‘现在,你们开始拆这座旧亭子。’”

福克斯说:“我认识这位父亲和他的孩子,这位父亲并不富有,但是他却为孩子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大学生们问:“请问这位父亲叫什么名字,我们很想认识他。”

福克斯说:“他已经去世了,但是他的儿子还活着。”

“那么,他的孩子在哪里?他应该是一位诚实的人。”大学生们齐声问。

福克斯平静地说:“他的孩子现在就站在这里,就是我。”

福克斯接着说:“我想说的是,我愿意像父亲一样,为自己的诺言为你们拆一座亭子。”

福克斯的话音刚落,台下立刻掌声雷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将深刻影响孩子的人品与性格。反过来,孩子如果对父母总是谎话连篇,也必将伤透父母的心。

夫妻之间更不必说了,因撒谎而导致的不信任、互相猜疑的悲剧时有发生。

当然,有时善意的谎言也是必要的,这可以算是对诚信的灵活运用吧!我们今天来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并不是要求我们对所有人都必须一五一十地如实“招供”一切,而是要有起码的诚实、守信,否则必将失去别人的信任。

批评并非总是良药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论语·宪问》

女作家三毛曾经说过:“批评别人,除非识人知性,不然,不如不说。”批评,即使是善意的,也往往成为危险的导火线,一旦引爆,会毁灭别人,也会毁灭自己。虽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义务和胸襟来收买你的良药。世事多变,还是把批评这味药留给你自己吧!

狄斯累利公职生活中最难缠的对手,就是伟大的格莱斯顿(英国政治家,1868~1894年间四度担任首相)。这两位仁兄,几乎在任何重大问题上都相互冲突,但他们却有一个相同的地方:他们的婚姻生活都充满幸福和欢乐。

凯瑟琳·格莱斯顿和他妻子在一起生活了59年,差一点就是60年了,他们一直互敬互爱。

在公开场合中,格莱斯顿是一位可畏之人,但在家中,却永远不批评妻子。当他到楼下要吃早饭的时候,全家人还在睡觉,他就以委婉的方式来表达他的不满。他提高了声音,唱着不知其名的圣歌,声音充满整个屋子,以告诉其他家里的人:全英国最忙的人已经独自一个人在楼下等着吃早饭了。他保持着外交家的风度,体谅人的心意,并强烈地控制自己不随便批评家人。

人都有一个毛病——好为人师,总以为自己比他人更懂得某件事,当别人做得稍有不对的时候,往往会大加责备!《论语·宪问》里记载了一段孔子规劝大弟子子贡的小事情: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所谓“方人”就是指说话刻薄。子贡叫端本赐。这句话意思是这样的:子贡说话很刻薄,孔子就说:“子贡啊,你这样还能被称作贤德之人吗?换作我都没工夫(去批评人)。”

我们知道,子贡很有才能,多才多艺。但多才多艺的聪明人都会有点小毛病,比如说话刻薄。我们如果没有子贡那么有本事还是先收起那些令人伤心的话吧!

俄国女皇加德琳二世在这方面就很注意。加德琳统治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帝国,对千百万臣民操有生杀大权。从政治上来说,她是残酷的暴君,发动了不少毫无意义的战争,判了许多敌人死刑。但是如果她的厨子把肉烧焦了,她却什么话也不说,反而笑着吃掉。这种容忍的功夫,一般做丈夫做妻子的,都应该好好学习。

关于婚姻不幸福的原因,权威人士桃乐丝·狄克斯这样说:“50%以上的婚姻是不幸福的,许多罗曼蒂克的梦想之所以破灭在雷诺(美国离婚城)的岩石上,原因之一是批评——毫无用处,却令人心碎的批评。”

在爱人、家人之间,批评就像感情的刀子。

当你说出那些令对方伤心的批评话语时,那把刀就会一刀一刀切割你们的爱。伤了对方的时候也伤了你,何苦呢?

有人说爱情不是一把削泥刀,不是要把对方削成你满意的模型;也有人说爱他就接受他的一切,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

起码,我们可以做到宽容与体谅。如此,便不会再有恶意批评的频繁出现,婚姻这项事业也就会经营得有声有色。

幸福永远是“现在时”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

李白曾写过这样一句诗:“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这个“楚狂人”是道家的一个著名隐士,而孔丘当然是孔子了。

《论语》中记载了这位狂人和孔子会面的场面: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楚狂人把孔子比作凤,他说:“凤啊!凤啊!你怎么那么倒霉呢?过去的历史已成事实,你无力更改,未来的倒还可以把握。”这句话意义深远,放到人生层面的各个问题上都可以说得通。

在爱情与婚姻的问题上,许多人一生徘徊在得不到和已失去之间,痛苦而孤寂,总是怀念那些往事。那些往事深深地扎在了心里,生根、发芽、成长、开花,只是没有果实。有这样一个故事也许能让我们懂得把握幸福的关键。

从前,有一座圆音寺,香火很旺。有只蜘蛛在圆音寺庙前的横梁上结了张网,由于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诚的祭拜的熏陶,蜘蛛便有了佛性。经过一千多年的修炼,蜘蛛的佛性大增。

有一天,佛祖光临了圆音寺,看见这里香火甚旺,十分高兴。离开寺庙的时候他不经意间看见了横梁上的蜘蛛,便停下来问这只蜘蛛:“你我相见总算是有缘,我来问你个问题,看看你修炼了一千多年成果如何,怎么样?”

蜘蛛遇见佛祖很是高兴,连忙答应了。佛祖问道:“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蜘蛛想了想,回答道:“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祖点了点头,离开了。

蜘蛛依旧在横梁上修炼。

有一天,刮起了大风,将一滴甘露吹到了蜘蛛网上。蜘蛛见甘露晶莹透亮,顿生喜爱之意。突然,又刮起了一阵大风,将甘露吹走了。蜘蛛很难过。这时佛祖又来了,问蜘蛛:“蜘蛛,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蜘蛛想到了甘露,对佛祖说:“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祖说:“好,既然你有这样的认识,就让你到人间走一遭吧。”

蜘蛛投胎到了一个官宦家庭,成了一个富家小姐,父母为她取了个名字叫蛛儿。一晃,蛛儿到了十六岁,出落成了一个楚楚动人的少女。

这一天,皇帝在后花园为新科状元郎甘鹿举行庆功宴席。宴席上来了许多妙龄少女,包括蛛儿,还有皇帝的小公主长风公主。状元郎在席间表演诗词歌赋,大献才艺,在场的少女无一不被他倾倒。但蛛儿一点也不紧张吃醋,因为她知道,这是佛祖赐予她的姻缘。

过了些日子,蛛儿陪同母亲上香拜佛,正好甘鹿也陪同母亲前来。上完香拜过佛,两位长辈在一边说上了话,蛛儿和甘鹿便来到走廊上聊天。蛛儿很开心——终于可以和喜欢的人在一起了,但是甘鹿却表现得不咸不淡。蛛儿对甘鹿说:“你难道不记得16年前圆音寺蜘蛛网上的事情了吗?”甘鹿很诧异,说:“蛛儿姑娘,你很漂亮,也很讨人喜欢,但你的想像力未免丰富了一点吧!”说罢就和母亲离开了。

几天后,皇帝下诏,命新科状元甘鹿和长风公主完婚,蛛儿和太子芝草完婚。这一消息对蛛儿来说如同晴天霹雳,她悲观至极、万念俱灰地躺倒在床上。太子芝草知道了,急忙赶来,扑倒在床边,对奄奄一息的蛛儿说道:“那日,在后花园众姑娘中,我对你一见钟情,我苦求父皇,他才答应。如果你死了,那么我也就不活了。”

这时,佛祖来了。他对快要出壳的蛛儿的灵魂说:“蜘蛛,你可曾想过,甘露(甘鹿)是风(长风公主)带来的,最后也是风将它带走的。他是属于长风公主的,对你不过是生命中的一段插曲。而太子芝草是当年圆音寺门前的一棵小草,他看了你三千年,爱慕了你三千年,但你却从没有低下头看过他。蜘蛛,我再问你,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

蜘蛛一下子大彻大悟,她对佛祖说:“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刚说完,佛祖就离开了,蛛儿的灵魂也回位了,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

有一句话说得好:幸福永远是“现在时”。现在短信发达,年节之际,短信设计者们会编排出许许多多构思精巧的祝福之语。然而,试想一下,有什么话比“身体健康、全家平安、生活幸福”更实在更重要呢?“现在”的可贵,就在于“在”,孔子智慧的长存不破,就是因为他驻足于“现时现地”,教会人们把握当下,面对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