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同样的故事会发生在你身上。而在你递出辞呈,或者老板以某种婉转的方式请你走人时,他会告诉你,我们以后还是好朋友。这类老板不能客观地评估员工的绩效。即使你做好99件事,但第100件事搞砸了,你就很难在老板面前再有翻身的机会,除非你能保证,你的工作绩效永远令老板满意,否则你应随时有走人的心理准备。
言行不一致的老板
这类老板最常说的一句话是:“赚这么多钱对我并没有什么意义。”企业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追求利润,利润是公司生存的惟一命脉,又何必刻意加以否认呢?
或许你有机会与这类老板共餐。在一盘鸡肉上桌之后,老板会忙着为你们夹菜。到头来你将发现,骨头特别多的部位都在员工面前,老板却津津有味地享受他为自己所保留的鸡腿。
在这类公司,依照公司章程,如果中午休息时间1个小时,老板通常会在休息50分钟螅时候,进进出出,发出许多噪音将熟睡的员工吵醒,然后再笑容可掬地说:“大家继续睡啊!还有10分钟。”只要假以时日,这类言行不一致的老板必然无所遁形。当然,若你也是抱着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人生观,那也无妨。
管理不严格的老板
如果你有机会重新选择老板,你会选严厉的老板,还是选宽厚的老板?作为雇员你当然是希望有一个宽厚的、比较好说话的老板。但是,人的惰性是一种本能,一个公司如果不加以严格的管理,这种惰生就会越来越大,最后会压倒人的理性。
比如说,一个严厉的老板看到部下迟到早退,或看到部下的工作没有及时完成或出了差错,就会严肃地批评部下。这样部下虽然当时心里很不舒服,但是部下会为了不再遭受同样的不舒服就不再迟到,而把工作做得更好。
进一步说,如果每个部下都知道这个老板很严厉,工作不做好不行,整个公司的工作就会越来越好,公司才能保持持续的发展。相反,一个对部下很好说话的宽厚的老板,看别部下迟到早退,或看到部下工作没有及时完成,或出了差错,都睁只眼闭只眼,其结果是公司的业绩下降,企业破产,个人失业。
如果面试中的他反应迟钝、心不在焉、固执武断,你可以想像每周一到周五工作中的他会是一副什么样子。在面试中,双方都会表现出最为得体的行为举止。如果你不满意你目睹的一切,你有权做出选择。你可以拂袖而去,再面试下一位老板。
相信自己的直觉,以自己的本色亲身去体会,去感受交往过程中的他们,看看他们在今后能否给你一些点拨和启发。
好上司应有的好品质
观察杰出的领袖人物,我们能罗列出他们大多数人都具备的品质。因此我们可以说,如果你想识别你的老板或上司是否是一名好领导者,你可以通过以下的特点来判断:
他要有超越别人的欲望
他从不满足于屈居第二位,他们总想拔尖。他们是些主动性很强的人,总在尽力使自己获得成功。
他极有任感
他从来不怕承担义务、承担责任,并永远不推卸所负的任何责任。
他有很强的工作能力
出色的领导人总是愿意为取得的成功而付出必要的代价——长时间的和艰苦的工作。
他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
他在与同事打交道时,能够研究、分析他们的需求,并努力去了解他们的问题。这样去发现同事的需求和兴趣的能力,大概是一名出色的领导人最为主要的特点。
他要有富于感染力的激情
没有人愿意追随一个枯燥、死气沉沉的领导,他应该是充满活力、感染力和乐观精神。
他要有高度的正义感
成功的领导人对自己和追随者都必须诚实。他从不愚弄某些人,那样做迟早他会因为得不到信任而被迫离开领导岗位的。靠不住的人很少能成功地担任领导工作。作为出色的主管人,他要想赢得信赖就必须公正地对待他的所有雇员,而不去考虑他们的能力、地位,是否有交情,是否听话。换句话说,不能任人唯亲。雇员愿意为这样的领导人工作。他们可以相信这位领导人会明确地表明自己的意图,对事实不采取骑墙态度,对摆脱尴尬局面不是反复地折腾,不说模棱两可的话。因此,他应该是一个直来直去的人,永远开诚布公,公平正直和光明正大。如果他赢得这种声誉,那么,他的大多数雇员将会以同样的态度作出反应,他们也将公平、正直地对待他,在所有交往中都光明正大。
显然,这些并不是老板需要具备的全部的品质,才智、声望和忠诚之类的品质也很重要。
你的老板是否有“威信”
老板和员工之间是平等的,当员工要“炒”老板鱿鱼时,一切“赏罚”都没有作用的情况下,老板用什么来体现自己的意图?很多老板都会不约而同地告诉我们同一个答案:威信。
威信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是一种使人甘愿接受对立影响的心理因素,任何一个老板都以树立威信为自己的行为目标。威信使员工对老板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由衷的归属和服从感,这有一点精神领袖的味道。实践表明,当一个组织的行政领袖和精神领袖重合的时候,那么,这个组织的战斗力将得到最大的发挥。当二者不同的时候,组织中的普通人员更倾向于行政领袖,优秀人员更倾向于精神领袖。
那么,如何衡量一个老板的威信呢?下面的“四力”是主要标志:
巨大的感召力
老板的命令有人执行,令出则行,禁出则止,一呼而百应,不但接受指挥的群众所占的比重大,而且指挥的灵敏度很高。
磁石般的亲和力
老板应能成为一个被欢迎的角色,下属能主动接近他,缩短心理距离,乐于向他袒露心胸,乐于听他的教诲。
无形的影响力
领导的语言、行动、举止、装束等都成为员工乐于效仿的对象。尤其是老板的价值判断、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会对员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向心凝聚力
员工以一种归属的心理凝聚在老板周围,乐于接受以老板为核心的组织机构的管理。
关于“威信”问题,大多数人的理解都有其偏颇之处,下面是几种常见的误区,在选择老板之时一定要加以避免。
以“压服”为威信的误区
这其实是一种封建家长制式的东西。有些老板认为威信就是我说你听、我令你做,不得违背,习惯于用权力来压服员工,甚至于“牛不喝水强按头”。如有稍悖,就轻率地采用惩罚措施。这种“威信”必然只是表面上的,如果他想培养自己员工阳奉阴违的能力,倒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好感”为威信的误区
这与压服式的“威信”是一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有些老板充当一种“老好人”式的角色,他们丝毫不敢严格管理员工,为了不得罪人而到了一种姑息迁就的程度。但好感决不等于威信,好好先生是做不了现代企业的老板的。
“清高”为威信的误区
一个出色的老板必然会有其过人之处,但这种过人之处只可能集中在某些侧面上。有人认为老板为树立威信就要时时处处显得比员工高明。其实,这毫无必要。东北某厂长一次下车间巡视,指出一车工技术粗糙,该职工微有不服之态。此厂长二话不说,换上工作服,上车床操演起来,果然又快又好,一时围观者为之叹服。如果事情到此为止,那么不失为以行动树威信的范例。
错就错在该厂长以下的言行。大概得意忘形,该厂长竟一拍胸脯言道:“技术不比你强,我敢做这个厂长吗?还不是吹牛,无论车钳铆焊,只要有谁的技术比我好,我马上拱手让位。”此君把威信理解为轻狂了。这种狂傲反倒是给人一种极端不自信的感觉,显然,此君并没有对自己作为一厂之长的工作性质和存在价值有清楚自信的认识,他把自己降为一个和员工比技术的角色。据说,后真有一好事青工要和此君比试焊接,该厂长自知失言,并不应战,此事在当地企业界传为笑谈。
“神秘”为威信的误区
一位朋友引用了孔子的“近之则不肖”。他认为威信来自于距离感,一个老板应以神秘的面貌出现在员工面前。这个朋友的话好像有一些道理,人们对未知的东西的确会产生敬畏心理,但这位朋友也许不知道,人们对未知的东西是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的,而这二者都是威信产生的基础。尤其当一个老板为了神秘而神秘,为了威严而威严时,就会显得不伦不类。千万不要低估员工的判断力,故弄玄虚对己而言是一种无自信的表现,对人而言是一种愚弄,绝不:是长久之计。
以“说教”为威信的误区
首先,我们承认,善于言辞表达是优秀老板的一项素质。但正所谓言多必无信,有些老板片面地认为在各种场合多讲话、多演说会树立自己的威信,一言堂式的谈话必然会沦为一种说教。言不在多,而在于能切中要害,打动人心。善于表达自己意见的人必须首先是一个能让对方愿意开口说话的人。
以“附愎”为威信的误区
有缺点的人能不能树立威信呢?当然能。而且,勇于承认和改正自己缺点和错误的人更容易赢得别人的尊重。有许多老板都有护短的倾向,他们明知自己错了,却不许员工议论和反对,这是一种“虚荣”心理在作怪。当这种虚荣上升到一种偏执程度,便会表现出一种神经质的刚愎自用来。其实,这种表面“刚”,恰恰是内心无“刚”,缺乏勇气的表现。着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从一个人看待别人的错误的方式上可看出他是否宽厚,而从他对待自己错误的方式上则更可判断他是否独立与坚强。”能对个人行为负责的人是一个合格的人,而能对群体责任主动承担的人便是一个优秀的人了。
从几个方面看透上司
若要抓住老板的心思,就不能不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观察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对老板进行观察;另一方面,对老板所欣赏的人进行观察。
为什么你空负绝顶才华,却始终不获老板垂青?为什么干活比兔子跑得还快,薪水却比乌龟爬得还慢?为什么你埋头苦干、兢兢业业,公司或单位也有更高位置空缺,却偏偏宁聘外人也不把你从内部提升?为什么你莫名其妙地被炒了鱿鱼,而同事却保住了职位……这一切皆有理可推,有道可探。
当中必然出了问题,而且问题肯定是出在你这里,你以为只有你有才能,其实有些人虽然并没有进过名牌大学或者学历很低,却能够把握住别人的心理,促成自己事业的成功。换而言之,就是因为他们都善于观察,练就了敏锐的洞察力,能够从日常生活中捕捉到别人不曾注意的启示和契机。
这种人凭借灵巧的脑子,“所见皆为吾师”,从现实社会中吸取有用的学问,从而能够洞察机会、不断进步。要想达到这种境界,须在平时就要下苦功。若要抓住上司的心思,就不能不具备敏锐的洞察力。
观察上司的好恶
你若想了解上司,可以观察他本人的一言一行、他的思维方式、他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以及观察他的特点等等。通过对以上各方面的观察,你就会对上司有所了解,这种了解是你做事情的依据。
上司与员工之间存在着一种比较复杂的关系,为了维持或处理关系,大多数员工整天都会想着去“看透上司心”。员工想看透上司的心思,作为上司也想看透员工的心思。因此,便产生了这种“看透”与“反看透”的双重关系。上司是不可能在员工面前经常和颜悦色的,一是上司几乎每分钟都在思考工作,集中精力在生意上,许多时候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二是人要每一分钟都保持微笑也是很累的,在下属面前的确不必强打精神,装作客气。所以,当下属的千万不要太敏感。
要熟悉上司的性格,应该主动与他多接触,多谈话,要克服因上司威仪而造成的心理屏障和自己的自卑感。只有与上司熟悉了,就可从上司的举手投足、回眸顾盼中知晓其心理,达到内心的沟通,你才能成为上司的宠儿。
有个故事说:一个举人经过三科,又参加候选,得了一个山东某县县令的职位。第一次去拜见上司,想不出该说什么话。沉默了一会儿,忽然问道:“大人尊姓?”这位上司很吃惊,勉强说了姓某。县令低头想了很久,说:“大人的姓,百家姓中所没有。”上司更加惊诧,说:“我是旗人,贵县不知道吗?”县令又站起来,说:“大人在哪一旗,”上司说:“正红旗。”县令说:“正黄旗最好,大人怎么不在正黄旗呢?”上司勃然大怒,问:“贵县是哪一省的人?”县令说:“广西。”上司说:“广东最好,你为什么不在广东?”县令吃了一惊,这才发现上司满脸怒气,赶快走了出去。第二天,上司令他回去,任学校教职。究其原因,便是不会察言观色。
观察上司的视线
我们如能真的在交际中察言观色,随机应变,也是一种本领。例如在汇报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见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你应全神贯注地与上司交谈,与此同时,也应对一些意料之外的信息敏锐地感知,恰当地处理。
如果上司一面跟你谈话,一面眼往别处看,同时有人在小声讲话,这表明刚才你的来访打断了什么重要的事,他心里惦记着这件事,虽然他在接待你,却是心不在焉。这时你最明智的方法是打住,丢下一个最重要的事而请求告辞:“您一定很忙。我就不打扰了,过一两:天我再来听回音吧!”你走了,上司心里对你既有感激,也有内疚:因为自己的事,没好好接待人家。这样,他会努力完成你的托付,以此来补报。
如果在交谈过程中突然响起敲门声、电话铃,这时你应该主动中止交谈,请上司接待来人、接听电话,不能听而不阊滔滔不绝地说下去,使老板左右为难。
当你再次谈话希望听到所托之事已经办妥的好消息时,却发现上司受托之后尽管费心不少,但并没圆满完成甚至进度很慢。这时难免发急,可是你应该将到了嘴边的催促化为感谢,充分肯定上司为你作的努力,然后再告之以目前的处境,以求得理解和同情。这时,上司就会意识到虽然费时费心却还没有真正解决问题,产生了好人做到底的决心,进一步为你奔走。
①上司说话时不抬头,不看人。这是一种不良的征兆——轻视下属,认为此人无能。
②上司从上往下看人。这是一种优越感的表现——好支配人、高傲自负。
③上司久久地盯住下属看——他在等待更多的信息,他对下级的印象尚不完整。
④上司友好和坦率地看着下属,或有时对下属眨眨眼——下属很有能力、讨他喜欢,甚至错误也可以得到他的原谅。
⑤上司的目光锐利,表情不变,似利剑要把下属着穿。这是一种权力、冷漠无情和优越感的显示,同时也在向下属示意:你别想欺骗我,我能看透你的心思。
⑥上司偶尔往上扫一眼,与下属的目光相遇后又往下看,如果多次这样做,可以肯定上司对这位下属还吃不准。
⑦上司向室内凝视着,不时微微点头。这是非常糟糕的信号,它表示上司要下属完全服从他,不管下属们说什么,想什么,他一概不理会。
观察上司的手势
人际交往中,对他人的言语、表情、手势、动作以及看似不经意的行为有较为敏锐细致的观察,是掌握对方意图的先决条件,测得风向才能使舵。例如和上司打交道时,对其眼手的观察,能够让我们洞悉其内心。
①双手合掌,从上往下压,身体起平衡作用——表示和缓、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