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生气等于惩罚自己
7128400000027

第27章 淡然宁静成功有运(5)

居里夫人一生获得各种奖章16枚。各种荣誉头衔117个,自己却丝毫不以为意。有一天,她的一位女性朋友来她家做客。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弄英国皇家学会刚刚奖给她的一枚金质奖章,不禁大吃一惊,连忙问她:“居里夫人,那枚奖章是你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拿去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一样,只能玩玩而已,决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名利有时也能使人产生进取的动力,但必须明白,只有超越名利,才能不断取得成绩。

其实,名利原本无所谓好坏,适时以用,量力而夺才是受用。有道是:“名利高寒阁,冷暖只自知,”无论宦海沉浮,无论商战成败,无论情场生死……就像寒鸭戏水一般,冷暖自知。做到淡泊名利,可以免去精神上的许多痛苦,做到笑看人生有益于身心健康,再说淡泊名利并非是看破红尘之落伍思想,笑看人生中的进步给人恬淡、宁静的生活氛围。在平淡中寻找快乐,在宁静中制造浪漫,这才是至高致上的生活方式。清代艺术家张潮在《幽梦影》中说:“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着书。天下之乐,孰大于是?”由此想到,淡泊既不是没有理想、少有追求,也不是懒散和碌碌无为,而是“明志”和“致远”,是对生命的安顿,也对自己灵魂的升华,使其自由而坦然。

名利相连,名为虚利为实。虚实结合,名利双收虽是好事,追名逐利必受莩累,沽名钓誉必遭戏谑。

一个人如果拥有一颗纯真的心灵,在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之中尽了全力,他的成就自然而然就会显现出来,他理所当然地可以得到应该得到的人世问的荣耀。不必计较名利,淡泊名利、无求而自得才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起点。

有“仇”不报

一个有仇必报的人顶多少一个敌人,而一个有仇不报的人却可能多一个朋友:一个有仇必报的人最多在打击敌人的那一刹那会有快意,而一个有仇不报的人却可以享受“不被仇恨所捆绑、驾驭”的真自由。

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宽容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真理。俗语有“宰相肚里能撑船”之说。古人与人为善之美。修身立德的谆谆教诲一直警示于世人,一个人若胆量大,性格豁达方能纵横驰骋,若纠缠于无谓鸡虫之争,非但有失儒雅,反则终日郁郁寡欢,神魂不定。

有人说:“原谅是一种风格,宽容是一种风度,而宽恕、则是一种风范,这是所有美德中最难为之的行为,但他可以让人的灵魂得以重生,这就是宽容与饶恕。”不要计较别人曾经伤你有多重,那毕竟已经过去了。你介意,你悔恨,你抱怨,你仇恨,可是,如果你要去报仇什么的,那伤害的,不只是你,还有别人。冤冤相报何时了,惟有对世事时时心平气和,宽容大度,就能处处契机应缘,和谐圆满。

一位智者曾这样说过:“你必须宽容三次。”你必须原谅你自己,因为你不可能完美无缺;你必须原谅你的敌人,因为你的愤怒之火只会影响自己。宽容地对待你的敌人,对手,不是原则的问题上,大局为重,你会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化干戈为玉帛的喜悦。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喜悦。要知你并非踯躅单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各自走着自己的生命之路,纷纷攘攘,难免有碰撞,所以即使心地最和善的人也难免要伤别人的心,如果冤冤相报,非但抚平不了心中的创伤,而且只能将伤害者捆绑在无休止的争吵中。

战国时期,楚庄王带着许姬宴请所有征战有功的将士,众人欢饮到深夜,忽然,蜡烛都被一阵风吹灭了。黑暗之中,突然听到妃子尖叫了一声,待点灯后才知道,刚刚在混乱中有人趁机拉住了许姬的衣袖。这样的举动在当时对一位君王而言。简直是大不敬!大羞辱!许姬对国王说:“大王,刚刚那个人碰我时,我趁机把他头盔上的羽毛拔了下来,现在只要哪一个将士的头盔上没有羽毛,就知道是谁做的了!”众人都觉得有道理,只见楚庄王站起身来,说:“各位,在点亮蜡烛之前,所有人都把头盔下的羽毛摘下来。”众人无不瞠目结舌!这么做岂不是把唯一的证据毁掉了吗?国王说:“今天是庆功宴,我不想追究这件事。”于是,所有的人都照做了。蜡烛重新点燃,所有人头盔上都没有了羽毛,事情不了了之。

几年后,楚国与邻国爆发了一场战争,国王的军队大败,眼看就要让敌人造上了,却突然冒出一位将士对他说:“大王,快!趁现在和我换衣服,我来引开他们,您快逃吧!”

国王很感动,没想到竟有忠勇将士愿意替他去死!问其姓名、身家,那将士却没回答,只是笑笑说:“大王,我的这条命是您给的……我就是当年庆功宴上被您的妃子拔得头盔上羽毛的人……”

相信吗?有仇不报,必有后福。

一个有仇必报的人顶多少一个敌人。而一个有仇不报的人却可能多一个朋友;一个有仇必报的人最多在打击敌人的那一刹那会有快意,而一个有仇不报的人却可以享受“不被仇恨所捆绑、驾驭”的真自由。

一个成熟智慧的人知道轻重,知道什么东西对他有意义、有价值,“报仇”这件事虽然可消“心头之恨”,但“心头之恨”消了,也有可能失去了自己,所以“君子”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如此就会少一个敌人,多一个朋友。

我们不但要有仇不报,而且还要学会感激你的敌人。

唐朝大将军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和抵御外族入侵中屡立奇功,却得罪到了皇帝身边的红人,太监鱼朝恩的嫉恨。郭子仪率兵在外征战,鱼朝恩竟暗地里派人挖毁了郭子仪父亲的墓穴,抛骨扬灰。郭子仪领兵还朝,众人无不以为会掀起一场血雨腥风,不料当代宗皇帝忐忑不安地提起此事时,郭子仪伏地大哭,说:“臣将兵日久,不能禁阻军士们残人之墓,今日他人挖先臣之墓,这是天谴,不是人患。”家仇的烈焰竟被他宽容的泪水熄灭。

郭子仪手握兵权,在朝中日益得到皇帝的信任。鱼朝恩担心早晚会被郭子仪收拾,便想来个先下手为强。在家中摆下“鸿门宴”,然后请郭子仪赴宴。鱼朝恩的险恶用心连郭子仪的下属都看得一清二楚,他们极力劝阻郭子仪不要去。郭子仪淡淡一笑,不以为然,只便装轻从,带上几个家僮从容赴宴。鱼朝恩见了惊讶不已,在得知实情后,阴毒无比的一代奸臣竟被感动得号啕大哭,从此以后再不以郭子仪为敌,反而处处维护他。

郭子仪以他宽容消灭了一个敌人,为自己增加了一个支持者。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生活中,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如何处理矛盾是一门大学问。冤冤相报何时了,以德报怨才最好。

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对于别人的过失,必要的指责无可厚非,但能以博大的胸怀去宽容别人,就会让世界变得更精彩,以宽容之心度他人之过,做世上精彩之人。

不要妒忌别人的好运

每个人身上都不乏优点,对待成功人士,永远不要嫉妒,而是要学其所长,补己之短。

“妒忌”一词,始出于屈原《离骚》的两句诗中:“世混浊丽不分兮,好蔽美而妒忌。”在中国历史上,因妒忌而酿成悲剧的决非少见。屈原本人就是因为受奸臣们的妒忌而不被昏君楚怀王任用,最后自投泪罗江而死的。

羡慕与嫉妒不同。羡慕一个舒适的房子,漂亮大方的衣服不一定都是恶意。拿破仑说过:“不想做元帅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

嫉妒使我们心里不想给某人应有的称赞,怕别人得到更多的称赞;

嫉妒让我们情愿说某人的八字好也不肯认可他的才华;

嫉妒使我们期望别人收获的少,憎恨别人的好运。

嫉妒在更多的时候表现为消极的意义。嫉妒常常会导致中伤别人、怨恨别人、诋毁别人等消极的行为。嫉妒往往是和心胸狭隘、缺乏修养联系在一起的。心胸狭隘的人会因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产生嫉妒心理,别人任何比他强的方面都成了他嫉妒的缘起。缺乏修养的人会将嫉妒心理转化成消极的嫉妒行为,严重地破坏人际关系。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当我们看到别人在享受丰硕的成果时,您可曾想过别人付出多少代价。与其妒忌别人,不如起而行,努力实践达成自己的愿望。

美国着名作家卡耐基有一句名言:“记住,你是世上独一无二的。”他还说:“你内在的力量是独一无二的,只有你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这就告诉我们:不必去妒忌他人。应该相信自身的力量。自信心的增强会使你消除妒忌。

英国哲学家斯宾诺莎说:“嫉妒是一种恨,这种恨使人对他人的幸福感到痛苦,对他人的灾难感到快乐。”

巴尔扎克也说过:“嫉妒者受到的痛苦比任何人遭受的痛苦更大,他自己的不幸和别人的幸福都使之痛苦万分。嫉妒心强的人,往往以恨人开始,以害己而告终。”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嫉妒心理比较强,看到别人的成功,不是为他们高兴,而是嫉妒。相反,当看到别人受挫时,往往则幸灾乐祸。不要嫉妒别人的好运,在很多时候,一个成功的战略是以对方的成功为基础的。

当我们嫉妒别人的好运时,为何不换一种心态来为他人的成功感到庆幸?当我们为一些事烦恼发愁时,为何不换一种心态来想想解决办法呢?

伯特兰·罗素是20世纪声誉卓着、影响深远的恩想家之一,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在其《快乐哲学》一书中谈到嫉妒时说:“嫉妒尽管是一种罪恶,他的作用尽管可怕,但并非完全是一个恶魔。它的一部分是一种英雄式的痛苦的表现。人们在黑夜里盲目地摸索,也许走向一个更好的归宿,也许只是走向死亡与毁灭。要摆脱这种绝望,寻找康庄大道,文明人必须像他已经扩展了的大脑一样,扩展他的心胸。他必须学会超越自我,在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学得像宇宙万物那样逍遥自在。”

自古以来,总有一些人,看到别人比他能干,比他聪明的人,就怀着一颗嫉妒之心,想方设法、不择手段地去害人家。《三国》中的周瑜和战国时期的庞涓就是这样的人。

在《三国》中,周瑜看到诸葛亮才华横溢,处处胜过自己、便心生歹念想害死诸葛亮。他以军中缺箭为由,令诸葛亮三天缝好十万支箭。谁知诸葛亮满口答应,并立下了军令状。周瑜暗自高兴,满以为这下可以除掉诸葛亮了。而博学多才的诸葛亮,利用他渊博的知识,夜观星象,乘着大雾,去曹营“借”了十万多支箭回来复命,使周瑜的阴谋未能得逞。

战国时期庞涓与孙膑本是同学,又结为兄弟,同拜鬼谷子先生学习兵法。后来。他俩都到魏国当官,庞涓当了大将,孙膑做了客卿。孙膑光明磊落,足智多谋。而庞涓生性骄妒,阴险毒辣。他想:“孙子之才,大胜于吾,若不除之,异日必为欺压。”于是进谗言,下毒手,诬陷孙膑私通齐国,剔去了他的膝盖骨,使其终身残废,还想骗他写出兵书后,再害其性命。后来,孙膑得知真相,诈装疯癫被救入齐,得到齐王重用,带领齐兵攻打魏国,并在马陵之战时预设伏兵,派人把一棵大树削去树皮,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下”几个大字。庞涓于夜色苍茫中来到了大树下面,由于看不清树上的字,便点燃火把照明,字还没有念完,齐军万箭齐发。魏军大乱失散。庞涓知道自己智谋斗不过孙腹,这一仗已经输定。只好自刎而死。庞涓因嫉妒加害于孙膑,没想到孙膑以计谋将庞涓杀死。庞涓正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相互欣赏,互为人梯。每个人身上都不乏优点,对待成功人士,永远不要嫉妒,而是要学其所长,补己之短。从每个成功人士身上学习一点经验,就会成就自我。正如一句美国名言:“不相信别人之所以成功,那你永远不会成功。”不要嫉妒别人的成功,自己要时刻做好准备,当机会出现时。你就要及时发现,并要牢牢地抓住它,充分地利用它。

着名数学家华罗庚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小时候算术成绩很差,经常不及格。他并没有因此而去嫉妒优秀同学,而是常常勉励自己:别人也是人,自己也是人,别人做得到的,我也做得到。于是,他研究别人为什么考得这么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最终成为一位着名数学家,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进取精神啊!

人生苦旅,好花不常开,好运不常在。不要埋怨命运的不公平,不要嫉妒成功者,也不要拿命运注定、风水轮流转之类的说法来自我安慰,一切徒劳无用。

这世上总有人比你更有才能,比你更富有,比你更美丽。享受自己所拥有的,不羡慕自己所没有的,这样才能保持愉快的心情。人活一世。不可能拥有所有的东西。与其让那些自己所没有的东两来诱惑自己,败坏自己的生活,不如安于自己已经拥有的一点快乐和平静。

宠辱不惊,淡泊宁静

人生之路难免会遇到坎坷、挫折,工作、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委屈、误解、怨恨,不可能指望一生都显山露水,所以,不必因为自己平淡无奇而自怨自艾,但也不能因为人微言轻而停止追求,碌碌无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中国的传统儒家思想。讲究无为心态,是一种思想境界,是古代修身的一要求。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优,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两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因为物(财物、外物)的丰富、富有而骄傲和狂喜;也不因为个人的失意潦倒而悲伤。其含义是指无论面对失败还是成功,都要保持一种恒定淡然的心态,不因一时韵成功和失败而妄自菲薄,无论何时都保持一种豁达淡然的心态。

人生漫漫要学会淡泊。《菜根谭》里说:“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这样的境界非吾等闲之辈能体验的。

淡泊不是平庸,宁静孕育辉煌。一时的大红大紫、突如其来的尘世喧嚣,是留不住的景观,不变的淡泊宁静才是永久的圣殿。古今历史昭示,只有在淡泊宁静的磨砺中,人之心胸才能豁达宽广,人之猛志才能长存不溺。淡泊宁静给人以抚慰、净化,令人潜下心来,腾出时间,埋头苦干,心无旁骛地去登攀。古今中外无数大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都是在淡泊宁静中实现其伟大志向和奋斗目标的。大科学家苏步青、黄昆逝世后,很多人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正是由于人们不知道他们是谁,才愈发衬托出他们淡泊宁静孕育辉煌之伟岸。

淡泊功名以求实,宁静心绪以做事。凡事都不能太注重结果,太过于执着,无论走什么路,干什么事,目标一旦确定以后,就应保持豁达、平和的心态,持之以恒,不计较个人一时的得失和成败,不刻意追求成功和名利,只有淡泊,才能宁静洒脱。不要想那么多,遇到什么坎,就想什么辙。何必为得而作茧自缚?何必为了名利而强求自己?

淡泊明志,是古今许多人士一生所求,不必为过去的得失而后悔,不必为现在的失意而烦恼,也不必为未来的不幸而忧愁。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算得上是淡泊者。“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凭这淡泊,颜回成了千古安贫乐道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