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大愿说净土法门(上册)
7125500000034

第34章 回归生命的故乡第十一讲(3)

是说现在能听闻到这部《佛说阿弥陀经》,能同以无漏不思议业,就是上至等觉菩萨,下至业重凡夫,都能共同信愿持名,以信愿持名无漏清净的不可思议的净业而能同生极乐世界,所以说[感生俱会一处为师友],做同参道友,我们能亲近阿弥陀佛,亲近那些等觉位的诸大菩萨为师友。

[如埙如篪)就是比喻非常和谐,诸上善人在一起能够不相舍离。中国的诗经中说:“伯氏吹埙,仲氏吹篪。”这是描绘一家两兄弟家庭很和谐,其乐融融。哥哥就吹埙,弟弟就吹篪。埙就是以土做坯,之后烧成一种陶器,能拿来吹的乐器。篪就是竹制的,好像笛子一样横吹的一种管乐器。这里就比喻诸善俱会,大家都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而且不同于娑婆世界的凡圣同居土,所作所办各不相同,而是大家都很和谐,所作所办都相同,都是为了同断无明,同证佛果。所以非常妙,同登妙觉,同成佛道。

“是则下凡众生于念不退中,超尽四十一因位。若谓是凡夫,却不历异生,必补佛职,与观音、势至无别。若谓是一生补处,却可名凡夫,不可名等觉菩萨。此皆教网所不能收,刹网所不能例。”

这就是归纳说极乐世界的妙处顿超佛地,绝待圆融。净土的众生就是下品凡夫带业往生,乃至于五逆十恶,临终十念成就往生佛国,一往生都是圆证三不退,而且在念不退之中能超尽四十一因位,因为他念不退了,念不退就是一生成佛,就是心心流入萨婆若海。他就已经超过了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这是不可思议的,所以这些众生是非凡非圣。

极乐世界的众生,怎么描绘他呢?可以说是非凡非圣,又可以说他是既凡既圣。非凡非圣是如果你说他是凡夫,他又不历异生,他不需要再经过第二生就一生成佛,必补佛处。所以你只能说他是非凡,不是凡夫。

那如果你说他是一生补处的大菩萨又不对,因为他是刚生极乐,见思惑都还没有断,其实还是具足烦恼的凡夫,所以你不可以说他是等觉菩萨,他又是非圣,所以说非凡非圣而又既凡既圣,这样奇特的事情。

(教网不能收,刹网不能例。]教网不能收是什么?佛陀教化众生的一代时教,其他无量法门都没有这么殊胜,另一些没办法把这个法门收进去,没办法跟这个法门相比,所以说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经教,没有其他经说这样的凡夫一生得成佛,非凡非圣,既凡既圣,不可思议的事。其他的一切诸佛刹土也没有如此不可思议的殊胜,一切的佛刹土都没有极乐世界这样的殊胜。

教网就是佛陀用八万四千法门应机说法,是什么根机就跟他说什么法,把众生从六道轮回的苦海里救出来,就好像拿一个网把鱼网起来一样,这是教网。佛陀说无量法门也就能捞摅有情,把有情从生死苦海里打捞出来,救上来。

刹网就是十方佛刹无量无边,也好像一张宝网,名之为刹网。诸佛刹土之中都没有极乐世界这样的名相,这样的阶位,没有像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这样一生一切生,非凡非圣,既凡既圣,圆收圆超。这样殊胜的法门都没有,所以刹网不能例。可见净土法门最殊胜、最胜妙,就妙在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是无与伦比,无能匹敌的。

底下是特别地来赞叹极乐同居的殊胜:

“当知吾人大事因缘,同居一关,最难透脱。”

这是说的大实话,同居一关是最难透脱的,你要能断见惑,断思惑,这是最困难的。

“唯极乐同居,超出十方同居之外。了此,方能深信弥陀愿力。信佛力,方能深信名号功德。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议也。”

这是讲来显示三种不可思议,一开始是告诉我们大事因缘。

(当知吾人大事因缘]什么是大事因缘?佛出世的大事因缘,就是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然后了生脱死。从佛边来说就是把佛之知见开示给众生,让众生悟入佛之知见;从众生边来说,大事因缘就是了生脱死,速证菩提。这是我们成佛的大事因缘。

而本经是无上的大事因缘,普令十方佛世界一切众生一生成佛。凡圣同居土之中见思惑非常难断,分段生死非常难出,所以名为关。

[同居一关,最难透脱。]唯有极乐的同居土是圆具上三土,圆证三不退,所以能圆断诸惑,一生圆成佛道,超出十方佛世界的同居土。

我们最难透脱的是同居土,见惑、思惑非常难断。经上说要断八十八使见惑,如断四十里瀑流。一条瀑布,一条大河流了四十里,突然把它闸断这很困难,而且就算断了八十八使见惑,你还要尽断八十一品思惑,也要七番生死,当然根器很利可能不用七番生死,但根器很差就可能要长到六十个小劫,所以要断见思惑是非常困难的。

现在极乐世界是很容易生凡圣同居土,信愿持名,只要伏住烦恼不起现行就能得生。去了以后证量功德又不可思议,我们能明白极乐同居土的殊胜,才深信阿弥陀佛的愿力不可思议。

[方能深信弥陀愿力]方能深信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是他的一切种智所现,是念佛人净业所感,是我们心性所现的。所以我们能相信阿弥陀佛愿力不可思议,就能相信阿弥陀佛的万德洪名这个名号不可思议,名号不可思议,进一步就能开发我们的真如妙心,能深信心性也是不可思议。

所以信持名念佛才能真正深信我们的心性不可思议,再以不可思议的心来持不可思议的弥陀名号,来生到阿弥陀佛愿力所成的不可思议的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所以称之为三种不可思议:心性不可思议,弥陀名号不可思议,极乐世界是由阿弥陀佛愿力所成,阿弥陀佛愿力不可思议。

“具此深信,方能发于大愿,文中应当二字,即指深信。”

应当发愿愿生彼国,那个应当就是指要深信。

“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的为净土指南。由此而执持名号,乃为正行。”

这里又再次强调信、愿、行,具足三种深信。三种深信是信心性不可思议,信弥陀名号不可思议,信弥陀本愿力的愿力不可思议,才能发于大愿,信以导愿,才能生起愿横超生死,一生成佛,所以名之为大愿。往生就是横超生死一生成佛,有深信有大愿就是发无上菩提心,这就是无上菩提。

所以要知道净土法门讲发菩提心,修菩提心,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什么是发菩提心?有深信,有愿求生的心,就是无上菩提心,所以说一个至诚恳切,愿求生极乐世界的心是无上菩提心,这个深信发愿就是无上菩提,所以说[合此信愿,即为净土指南。]

我们得生与否就要靠信愿,而蕅益大师把信愿名之为慧行,持名念佛名之为行行。慧行是智慧的行持,什么是智慧的行持?我真正发自内心相信,我愿求生;我愿求生,当然我的心就念兹在兹;我的心一直在归心极乐,当然其它的妄念不起,自然不会留恋世间的五欲尘劳,这样名之为慧行。执持名号,有此信愿才能真正执持名号。由慧行而起行行,这就是净土法门的正行,自然可以感生净土。

“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也。大本《阿弥陀经》,亦以发菩提心为要,正与此同。”

如果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乃至于一念都决定往生极乐世界;如果没有信愿,你就是把佛号持到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好像铜墙铁壁一样,也不能往生。这就给我们讲得很透彻了,得生与否全在信愿之有无。

信愿坚固,临命终时不管念多念少,十念乃至于一念都能决定得生。因为念力坚固,有信力,有愿力,还有念力,这合三力于一时,收功成于片刻。具足三力:信力、愿力、念力,当然就能刹那往生极乐。实际上还包括了阿弥陀佛的接引力(佛力),包括了我们的善根力。我们没有善根,临命终时难以真正地具足信愿行。

比如张善和一辈子杀牛,临终群牛来索命,得到善知识教导他念阿弥陀佛,就合掌念而得生,就能看到牛去了,阿弥陀佛来了,然后含笑往生等等,这些事例很多,大家应该有听过。

但我们一定不要认为,既然这样,平时不用念佛了,临命终时再念,念个十念一念不就可以了吗?那你就错了!

你临命终时,宿世有那个善根吗?你能保持头脑清醒吗?你能有因缘得到善知识教导吗?即便有善知识教导你,给你说法,你那时还能有精力具足信愿行念佛吗?所以一定不要延误自己,临命终时众苦逼迫,神识昏昧,如果平时没有熏习,要往生就很困难,所以要能具足信愿行三资粮。

这里就讲,如果只是念佛,有些人也念阿弥陀佛,他一直念,但他信心、愿力不够。或者他是为了成就禅定,那没有用,你就是能念到这一句佛号绵绵密密,风吹不入,雨打不湿,你没有信愿也不能往生,因为你没有感应道交。你没有愿,没有愿生极乐的心,就没有感,阿弥陀佛就难以有应。阿弥陀佛想接引你也没有办法,因为你没有感,而无感即不应。甚至于有些人为了要修禅,要明心见性,这都是走偏、修偏了的。

所以我们要信愿持名,关键要真正有这个愿力求往生,信心也就在其中了。没有信心你不会发愿,而你真正求往生有这个愿力,你一定会念阿弥陀佛,再忙也一直会心心念念都是念阿弥陀佛,行也就在其中。重点是求往生,而不是求一心不乱,你一直真正有信愿,当然对世间就看破放下了,能够看破放下就能很专心念佛,自然会念佛成片。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是自然达到的,不是你刻意去求的。你刻意去求也是一个妄心,所以具足信愿以后,只管老实念佛就好了。

[大本《阿弥陀经》,亦以发菩提心为要。]这就可以明白深信发愿就是无上菩提心,大本《阿弥陀经》就是《无量寿经》,上面也讲到了发菩提心为要。

[正与此同]发菩提心的实践就是四弘誓愿,我们都知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们求生净土就是为了愿度无量的众生,将来回入尘劳广度众生。现在你口说度众生,实际上是被众生所度。

还有“烦恼无尽誓愿断,”我们如果不求生净土,见惑、思惑都不容易断,何况是尘沙惑、无明惑呢?所以要求生净土。

“法门无量誓愿学,”是求生净土,得生净土以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所以我们就可以请教那些大菩萨,可以广学无量法门。

“佛道无上誓愿成,”是得生净土以后,就是横出生死,圆证三不退,一生成佛。所以我们要知道,有信有愿就是无上菩提心,而且是菩提心的具体实践,四弘誓愿,这是真实不虚的,这就把特劝众生,因求往生以发愿第二大科说完了。

接下来是第三: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分作两个部分——正示无上因果和重劝。

(乙)三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二:初正示无上因果、二重劝。(丙)今初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这是讲净土的真因,下面这段是讲念佛的胜果。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这是劝我们要执持名号,执持名号乃至于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打念佛七就是依据这个来的。

“菩提正道名善根,即亲因。种种助道施戒禅等名福德,即助缘。声闻独觉菩提善根少,人天有漏福业福德少,皆不可生净土。唯以信愿执持名号,则一一声悉具多善根福德。散心称名,福善亦不可量,况一心不乱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