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一代战神:韩信
7121300000009

第9章 三秦归降(2)

废丘原本是座普通城市,章邯作为都城后,拆咸阳旧城废弃的砖瓦,加高加固,成为一座坚不可摧的城池。城高四丈有余,青砖到顶。护城河水五丈多宽,一丈余深。这样坚固的城池,莫说有人把守,就是随意叫你攀登,也难爬到城顶。

韩信绕废丘转了两圈,也没想出攻城的办法。韩信入帐与曹参、樊哙等商议,谁也没能拿出好主意。

曹参说:“我们的云梯高度不够,无法登上城头。将士们试图凿穿城墙,可城墙下一丈高全用石条砌成,坚固得很,城上又有雍军防守,夜间几次行动都失败了。后来又挖地洞,想穿过城墙,但挖不到三尺,就冒出水来,根本无法打洞。也曾想把章邯引出城来,可章邯老谋深算,就是不出乌龟壳。”

韩信问起劝降书信的事。曹参大叫道:“提起这事,我就恶气冲天。章邯不但不向汉军投降,还在城头杀了使者,把人头和书信从城上扔下来,大骂这是哄骗小孩子的把戏。”曹参说完,拳头攥得咯咯地响。

韩信脸色凝重,自语道:“章邯是铁了心了。”

晚上韩信不能入睡,独自在营外徘徊。废丘在渭水北岸,濒临渭水。韩信踱步来到渭水河边,在一块大青石上坐下来。

渭水自西而来,向东奔腾而去,水势浩大,日夜不息。韩信想:自进入关中以来,席卷三秦大地,无不归降,只有这废丘城,像插在肉中的一根刺,钉在眼中的一颗钉。关中有一城不破,就不算平定。韩信想着,在河边捡起一块石头向水中掷去,激起一朵小小的浪花。

他看着奔腾不息的渭水河,想起废丘城的护城河。护城河就是引用渭水充灌,常年不竭。水能护城,就不能破城吗?韩信忽然想起智伯水淹晋城灭国的故事,灵机一动,何不用这个办法试一试。

韩信顿悟,从河边回来,骑马在废丘城外转了一圈,看看周围地形,大喜,惊叫道:“攻城的办法有了。”

韩信回到帐中把樊哙和曹参叫到跟前,说:“以前智伯以水灭晋,秦将王贲引汴河水灌大梁灭魏,今天我们为何不能引渭水灭章邯呢?我看过地形,借下游土丘筑起水坝,引渭水可以倒灌废丘。”于是命令道:“曹参将军,你率两万人利用下游土丘筑坝,准备拦住渭水;樊哙将军,你拨一万人挖一条十丈宽的水道,待曹将军筑坝完成以后,引渭河水灌废丘城,之后再带五千马步军,去城北高处林中埋伏。废丘南低北高,水淹废丘后,雍军必从北门逃走,你就在林中伏击雍军,活捉章邯。其余各将领准备接管废丘城。”

韩信连夜吩咐已定,各位将军领命而去。

却说章邯独守废丘,以为固若金汤。就废丘城中的粮食看,至少可以支用一年。用不了半年,项羽即可率大军进关,席卷汉军。汉军决不是项羽的对手,定会一鼓而破。自己独守关中有功,关中王还能有谁呢?

就在章邯扬扬得意的时候,这天夜里,突然有军士报告,城中漫进水来,水深盈尺。开始章邯还没当回事,以为是士兵大惊小怪。到天亮时,城中到处都是水,漫城三尺,水还在猛涨。城中军民大惊,不知水从何处而来,以为是上天所至。

这时,四门报告,水从城门涌入,屡禁不止。

章邯接到报告,登城一望,大惊。城外白茫茫一片汪洋,到处是水,平地可以行船,废丘已成孤岛。

章邯万没想到,韩信会用这种手段对付自己,急忙命令将士在城门阻水。两天之后,四门的水照样往城里涌,城中已积水数尺,城中粮草大多淹在水中。军民无处藏身,只得躲到房顶或城头上避水。

章邯知道渭河水无穷无尽,要想逃离此难,只能弃城逃跑,否则必做瓮中之鳖。章邯兄弟二人一商量,决定天黑以后,出北门突围。

城北地势较高,水浅。雍军将士聚在北门城里,早做好了准备。章邯好不容易等到天黑,趁着暮色掩护,打开北门,向城北山冈上逃跑。他们哪知道,山冈上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当雍军接近树林时,杀声一片,火光四起,乱箭飞天而下,雍军大骇,纷纷伏在地上,不敢抬头。

章邯英勇,手提大刀向汉军冲去。章平紧跟其后,呼唤将士突围。雍军再次爬起来,跟在将军身后往外冲。章邯在前边开路,虽然身中数箭,仍勇往直前,冲杀汉军。

这时,忽听一声大叫:“章邯匹夫,死到临头,还不下马投降!”

火光亮处一员大将拦住去路,正是樊哙。章邯知道樊哙是个生猛将军,打起仗来赤膊上阵,不顾生死,但他知道,投降也是一死,同样是死,不如战死,于是奋力上前与樊哙厮杀。

章邯与樊哙战有五六个回合,自料不能久战,看个机会,拨马就跑。还没等樊哙追赶,乱军之中,已砍断章邯的马腿。那马嘶声扑倒,章邯被掀翻在地。这时汉军举火把向章邯围来,章邯自知难以逃脱,大叫一声:“谁知水能灭我,真是天意呀!”遂拔剑自刎。

混战中,章平负伤被汉军活捉,其余雍军全部做了俘虏。章平被押解到韩信面前,韩信问道:“投降吗?再给你一次机会。”

章平答道:“宁死不降汉寇。”

韩信命令把章平推出斩首。章平大骂不绝而死。

废丘城破之后,韩信命令挖开水坝,不到半天的时间,城中的水完全退尽。废丘城完好无损,城中百姓平静如初。

刘邦听说韩信水淹废丘平定关中后,大喜,遂叫人留守废丘,其余将士移师栎阳,听候调用。

全军将领聚到栎阳王府,刘邦对众将领说:“人应有个家,国要有个都。我想用栎阳做都城,你们看行吗?”

众将都说大王英明。先前,秦献公曾在此做过都城。栎阳依渭水之滨,处秦川之上,内收关中之利,外窥关东山河,是个好地方。

于是,刘邦把栎阳定为汉的都城,全军将士欢呼庆贺。刘邦建都栎阳,沿用旧殿,把塞王宫改作汉王宫,其他将领所用官邸都依旧而用。

这一天,刘邦借建都栎阳之机,宴请群臣,庆祝关中胜利,王府里一片欢腾。刘邦坐上座,韩信次之,文武百官依次而坐。

刘邦说:“想当初,天下豪杰并起山东,共诛暴秦。义帝有约:先入关灭秦者为王。我刘邦靠将士努力,破关灭秦,理应为王。然而,项羽依仗兵多势众,废义帝之约,裂分天下,分封诸王,这是逆天道而行。项羽排斥异己,大封本军将领。汉军灭秦,建立大功者,岂我刘邦一人,然而却得不到封赏,实在有悖天理。项羽赏有罪,而罚有功,逆天行道,自古以来,岂能长久?汉军依大将军韩信策略,出陈仓故道,袭入关中。上应天理,下顺民心,所到之处,无不归附。所挡者灭,所抗者亡,谈笑间席卷三秦大地,关中三王及各郡县同心归汉,复践义帝之约,实为天意。汉军平定关中,更仰仗三军将士,国家不会忘记你们。现在汉军十几万众,战将千员,士气正旺,岂能偏安一隅?当初,秦王凭关中之利,出关横扫六合而定天下。如今我已下定决心,出关灭楚,平定诸侯,开创一统江山。立功名,建大业,名垂千古是男儿本色,希望众将领建功立业,衣锦还乡。”

众将很受鼓舞,一片欢呼。汉王庄重地说:“有功则赏,有罪必罚,自古以来,顺应一理。大将军韩信治军有方,席卷关中,平定三秦,当为首功,特赐金千金,绸缎千匹,食邑万户。”

韩信感动不已,急忙谢恩。

刘邦继续说:“周勃赐将军印,食邑怀德;曹参赐将军印,食邑宁秦;樊哙赐将军印,食邑杜县;郦商赐将军印,食邑武城;傅宽迁将军骑将,食邑雕阴;丁复、灌婴等迁升将军。高邑、陈武、杨武、杨喜、陈贺、孔藂、吕马童、季必等迁升都尉。”

汉王封赏,各得其所,全军将士重赏者百余人,投降将领有功者,也同汉军一样论功行赏。众将领无不欢欣鼓舞,欢呼祝贺声一浪高过一浪。

第二天,汉王下令,大赦天下。关中人民接受汉王恩德,无不欢呼雀跃,奔走相告。当初汉王进咸阳时万众拥护的场面,再一次出现。

之后,刘邦调萧何丞相来关中,坐镇栎阳,建立法律、规章,发展生产,巩固后方;令大将军韩信统领全军,自己则亲自挂帅,出关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