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一代战神:韩信
7121300000019

第19章 功高震主 上(2)

蒯通就接着说:“如果能听从我的计策,既不为汉,也不与楚,和他们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在当前这种举棋不定、胜负未分的形势下,无论是项王还是汉王,都十分小心谨慎,谁也不敢轻举妄动。而您呢,却不同了,以足下的贤圣,拥有众多的士卒,据有强大的齐国,联合燕、赵,引兵西向,以止楚、汉之争,为百姓请命,谁敢不听?”

“然后,您就可以分割大国,削弱强国,重新分封诸侯,这样,各诸侯就会感恩戴德,臣服听命于齐国。到那时,天下的诸侯都要相继到齐国来朝见了。我听说:上天所给不取,反受其祸,时机已到不行,反受其灾。愿您深思熟虑。”蒯通确实是掏出一片真心规劝韩信的。所以,他的情绪异常激动。

尽管韩信与刘邦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几天来心事重重,韩信所考虑的,就是武涉所说的背汉联楚、三分天下这个重大问题,但他总是下不了决心。现在,蒯通再次提出,完全是为韩信着想,分析也很清楚,不像武涉那样,目的是为了解救项羽当前的困境。按理说,韩信是不应该再犹豫了。

但是,韩信却不想走上背叛汉王的道路。他说:“汉王待我恩重如山,把他的车让给我坐,衣服让给我穿,饭菜让给我吃。人们也常说:乘坐人家的车,就要分担人家的灾祸;穿人家的衣服,就要分担人家的忧愁;吃人家的饭,就要肯于为人家的事情献身。我哪能为自己的私利而背信弃义呢?”

蒯通看出韩信心中仍有“忠义”二字在作怪,心情变化起伏不定,需要给他举些实例。针对这一点,蒯通继续说道:“您自以为与汉王交谊很深,希望建立万世之业,我却以为是错误的。当年,常山王张耳和成安君陈余还是老百姓的时候,两人是生死之交,后来却因为权利和欲望变成了仇家。张耳为陈余所攻,抱头鼠窜,逃归汉王。他借兵东下,终于杀陈余于抵水之南,身首异处。”

“想他们最初结交之时,真是天下的至好,最后却相互攻杀,陈余身亡,这是什么原因呢?由于人们的私欲没有止境,而人心又是难测的。在政治斗争中,只有暂时的相互利用,哪里有恒常不变的交情呢?那只不过是欺世盗名的鬼话罢了。如果说到您与汉王的交情,肯定不如当初张耳与陈余那样深厚;如果说到您对汉王的忠诚,肯定也不会超出于文种、范蠡对勾践之上。从这几个人的结局,足以测知您未来的命运了。请您一定要认真思考,慎重选择啊!”

韩信还要争辩,却被蒯通制止了,蒯通不以为然地笑笑,继续说服韩信:“武勇谋略超出于君主之上而使君主感到震惊的人,自身就难以保全。功劳盖天下的人,绝不会得到君主的赏赐,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我先简述大王您近来所建的功业:巧渡黄河、俘获魏王豹、活捉夏说、攻取井陉、阵斩陈余、镇抚赵国、威降燕国、制服齐国、击溃楚人二十万援兵、斩杀楚军骁将龙且,连战获胜。您只要获得了战斗的胜利,都派人向汉王报捷。您的计谋极高,功劳极大,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功劳之大已使君主觉得无法给以相应的赏赐酬报,您已经置身于进退维谷、难以自保的困境了。现在,您拥有超越国君的威势,又建立了无法封赏的功绩。您归顺楚王,楚王不敢相信您;您报效汉王,汉王感到害怕。以您目前的状况想到何处去寻找一个安宁的归属呢?这种形势下,我很为您的安全担忧啊!”

听着,听着,韩信真的不寒而栗起来。蒯通所举的事例,韩信早就熟知,只是他从来没有把他们的悲剧与自己的未来联系在一起,而经蒯通说破,顿觉合情合理,丝丝入扣。难道自己忠心辅佐汉王,出生入死,东征西战,最后只能落个惨死的下场?韩信确实无法保持心理上、感情上的平衡,面对被杀的前景,他不能无动于衷。

他实在不敢再听下去,便打断蒯通的话,说:“先生,您的这一番话就是您开始说的相面,高不过达到封侯的爵位,而且面临着危险;相背,却是贵不可言吗?您说的话的确是有道理,但是却太过极端了。先生请休息吧,我将认真考虑先生的意见。”

蒯通见韩信仍在犹豫不决,就退了出去。他心中暗想:韩信头脑中的条条框框太多了,这也许就是他不如刘邦的地方。须知,在决定前途大事时,被条条框框束缚,是十分危险的啊!想到这里,他不禁叹了一口气。

几天来,韩信独处一室,思前想后。他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自信和魄力,在这复杂的选择中似乎力不从心了。在历次战役之前的决策,他都可以应付得挥洒自如,两军尚未交锋,他对战局已是了然于胸。他的预见,他的决断,使多少将领甚至包括敌手,为之倾倒。但现说:士为知己者死。韩信能够得到刘邦的赏识,已经十分满足,哪里还有其他的什么不忠不义的想法呢?韩信为人耿直,又重义气,根本就不会做出那种小人的行为!

韩信对称霸天下没有太大的兴趣,他只想在战争中展现自己的才华,报答汉王的器重,做汉王朝的开国元勋。但是,蒯通说的话也有几分道理。现在项羽在,所以汉王刘邦会重用我,很难预计项羽要是被打败以后,刘邦会怎么对我了。难道真的会像蒯通说的那么凄惨吗?真的就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了吗?

韩信苦苦思索着,为自己,也为自己的主君刘邦。忽然间,他想到了辅佐周文王、周武王开国的姜子牙,不由得心头一亮。姜太公作为牧野之战的周军统帅,后来受封为齐国诸侯,一生荣华富贵,死后千古流芳。他的子孙在齐国世代传袭,绵延百年不绝。

姜太公尚且如此,我韩信所立军功,早已超出于姜太公之上,而且也被汉王受封为齐王。难道汉王将来做了天子,就不会允许我当汉朝的姜太公吗?我无意于与汉王争天下,我一定会把苦战打下来的半壁江山,拱手交给汉王。汉王为人慷慨大方,不至于吝啬到把已经封给我的齐国再给夺走吧?蒯通的话未免太危言耸听了!

想到这里,韩信才稍微舒展了紧皱的眉头。凡事要从好的方面去想,韩信做事一贯如此,这次也毫不例外。

过了几天,韩信尽管仍和蒯通见面,但好像从来没有过这回事一样。没有看到韩信采取任何行动,蒯通实在耐不住了,特地去见韩信。蒯通知道,对这件事,韩信仍在迟疑不决,缺乏决断。

他对韩信说:“听取意见是事情成败的开端,决定计谋是功业成败的关键。听取了错误的意见,只能办错事;听取了别人正确的意见,就能够转危为安,功成业就。人必须要有决断,迟疑不决是最为害人的。有人专门考虑一丝一毫的小事,却丢掉天下的大事。对事物的利害,不是不知道,却迟疑而不敢行,这真是最大的祸害呀!”

“俗话说,猛虎若是犹豫不决,还不如马蜂、蝎子能蜇人。千里驹徘徊不前,还不如劣马稳步走路。勇士猛贲的狐疑不前,不如庸夫的必定到达。虽有虞舜、夏禹那样的智慧,如果沉吟不语,那还不如聋哑人的以手比划。这些话的意思都是贵在行动。况且,功业难以成功,而很容易失败;时机难以得到,而很容易失掉。时机啊,时机今日一旦错过,就永远不会再来了!请您认真地考虑啊!”

听了蒯通这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韩信仍旧犹豫不决。但以对“义”、“利”之分的准则,韩信仍不愿背汉,并认为自己建立了这样大的功绩,尽管刘邦对自己愈来愈不信任,但称王齐地是不会有问题的。

韩信拒绝了蒯通的建议,并严肃说道:“先生请告退吧!”说罢,就立即起身送客。蒯通一看韩信不听规劝,冷笑一声,嘴里又絮叨起那句话:“相您的面,高不过达到封侯的爵位,而且面临着危险;相您的背,却是贵不可言啊!”他一边念叨着,一边晃悠着身子走了,最后只说了一句话:“但愿您以后不会对今天的决定感到后悔!”

韩信不由得一愣,心中想:我会后悔吗?我南征北战那么多年,不管吃了败仗、打了胜仗,都从来没有后悔过。而且,这次是为了汉王刘邦,我一定是不会后悔的。

如果说,韩信拒绝项羽派来的说客武涉,或许并不难以做到,那么,他拒绝了真心为他谋划的蒯通,那就是很难做到的了。如果说,韩信因为蒯通所言毫无根据而拒绝了他,或许并不足以表明对汉王的忠贞不贰,那么,韩信在认同了蒯通的分析是合情合理之后,虽有犹豫,但最终仍选择了义无反顾的路,那么,他对汉王的忠贞应是无可置疑的了。韩信的确没有背汉自立、最终统一天下的意念,他对汉王刘邦的忠心无可质疑。

蒯通两次游说韩信背汉,都首先屏退左右的人,做得十分机密,曹参、灌婴等人无从知晓,不可能向刘邦报告。但是,韩信本人呢?他虽曾犹豫、动摇,最后仍然不肯背汉,真是所谓“只顾考虑细枝末节的人,甘愿给人充当臣仆的人,永远也无法产生当君主的雄心。”

现在,蒯通开始为自己的命运担心,如果哪一天韩信企图杀人灭口,自己所面临的,将是不堪设想的大祸。怎么办呢?这时,蒯通不是在为韩信,而是在为自己发愁了。他终于想出了脱身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