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杜诗里的唐朝往事:杜诗女读者新选评级
7119300000002

第2章 望岳·夜宴左氏庄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夜宴左氏庄

林风纤月落,衣露净琴张。

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

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

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

在民间,“杜子美”也许不如“杜甫”有名,我却还是喜欢“子美”二字,觉得把子美这个名字亮出来,跟东坡、太白和雪芹并列一排,看上去听上去都十分相宜,不输美感。

子美先生712年出生,770年去世,活了58岁。

从他诗歌作品中我们知道,他生命中后十来年漂泊辗转,在好几处地方留下过他一家人的临时居所——茅草小屋,他喜欢称之为草堂。这些草堂,几乎只有成都草堂相传至今得到保存,成为子美先生的最有名最美好的纪念地。

在子美先生的成都草堂有一尊青铜像,塑造的是他晚年的形象:有几分夸张的瘦长身子,瘦削的脸,忧思无穷的眼神,悲天悯人到既无奈又坚定的表情,再配上身前一双出奇修长又被游人抚摩得出奇漂亮的手,可以称得上中国最美的古代人物雕塑作品之一。不过,这样的形象以及历来对他的传统评价,总是让人误以为子美生来就是一位多苦多愁忧国忧民的老人了。

子美先生青年时代所作的诗篇,流传下来的极少,有学者认为在他诗力成熟之后,主动淘汰了年轻时写的大部分作品。

我选的《望岳》和《夜宴左氏庄》,就有着他年少轻狂的痕迹。

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子美24岁。

他父亲杜闲任兖州司马,家境虽算不上富贵,却也足够供养他去过那种一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书生生活。《望岳》就是子美从这年开始游历齐赵大地(今山东和河北南部一带)得到的重大诗歌收获,也是古代诗人写泰山的最佳作品。

清朝杜诗评论家仇兆鳌说:“少陵以前题咏泰山者,有谢灵运、李白之诗。谢诗八句,上半古秀,而下半却平浅。李诗六章,中有佳句,而意多重复。此诗遒劲峭刻,可以俯视两家矣。”

来看看子美怎样“望”泰山的:

先是远远地望,泰山山脉连绵着齐鲁苍翠的大地,根基广阔山姿雄浑。

再从太空俯望,连大自然的造化之功都偏爱这秀丽神奇的山势,太阳的光芒截然分断山峰南北,使之明暗变化,景色多彩绚丽。

三是登立山巅望四周风光,子美先生用了两个倒装句,“荡胸生曾云”意为宽广翻腾的云海使人胸怀浩荡开阔。“决眦入归鸟”意为飞翔的鸟影投入眼帘令人眼界大开!

末尾的感慨十分直白,是子美在心中望岳之后油然而生的青春豪情。

请多注意一下第二联,子美先生有一种超越了他时代的宇宙视野与想象力,这类奇思妙语,在他的全集中数不胜数、千变万化。

学界有一种推论说,此诗的写作时间是在子美24岁到29岁之间,这表明尽管他在23岁时遭遇了参加进士考试而落选的打击,但从小立下的壮志,对前途的乐观高估,以及与青春相伴的自信心,都还完整地保留在他的内心和诗歌创作之中。

子美上了些年纪以后,回忆这次长达三四年的漫游生活,他用两句诗形容自己的青春历程:“放荡齐赵间,裘马颇轻狂”(《壮游》),是一副标准的唐朝青年才俊的模样!

我喜欢《夜宴左氏庄》,喜欢把“林风纤月落”“春星带草堂”当对联送友人欣赏。我得承认,把这两句杜诗并列一起是不规范的,因为词语的对仗错了位。但是,我相信女读者会比较喜欢,这两句的意境就是夜晚抬头仰望四周风景,身心融入其中,颇有古今情调来相会的感觉。

前面说过子美24岁至29岁游历齐赵,实际上,在那之前他还游历过吴越(今江南一带),是他19岁到23岁之间的事情。

古代学子游历天下,不单纯是开眼界长见识,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活动:以文会友,结交显贵贤人,从而遇求赏识自己的达官贵人,向各级衙门乃至朝廷引荐提拔自己,方便进入仕途。

子美的江南漫游,似乎没有留下什么诗篇,但写于第二次漫游的《夜宴左氏庄》,表现的是他在一次夜晚聚会中,忽然听到某位从江南来的才子用吴音吟咏诗句,勾起了他对自己少年游江南的回忆,算是一次间接的漫游纪录吧。

这首诗精巧优美,仿佛一幅古代文人夜宴图。

左氏已无从知晓其名其人,仅以其拥有庄园,能开夜宴汇集文人招待骚客,足见其富贵且志趣不俗。

这是一次标准的唐朝文人雅集。第一,环境古雅:疏林微风、夜月春星、水流花径;第二,道具及活动均为文人赏心乐事:检书观剑、作诗吟诵、美酒雅琴。我在意的是观剑活动,这是古代文人喜欢的,我们女读者却容易忽略的一种极其重要的另类标签:剑之意有两层,一为男子气概,二为建功立业。此诗的细节告诉我们,青年杜子美是有佩剑跨马闯天涯的一面的,与古代诗人相伴的不仅仅是笔墨纸砚琴棋书画。

初次阅读杜诗全集的时候,到了这首,被“林风纤月落”“春星带草堂”惊艳得叫出声来。以前也读过不少宋词,对“纤月”却没有留下丝毫印象,这次遇到子美用“纤”字形容月牙儿,方觉妙不可言,深记心海。而“春星带草堂”更是我的觉悟第一次跟子美先生的宇宙大视野相照面,令我出奇兴奋!古人昼夜皆要望天,天上的日月星辰风雨云雾等等,皆为自然造化,瞬息万变。为壮丽的神秘的宇宙,子美先生一生创造了无数令人叫绝的诗句。说到此处的“带”字,我以为若没有宇宙空间想象的话,若不是从太空往大地观照的话,如何能生动起来?正是有了跃升空中的视角,“带”字才会令整个景物空间产生旋动飘忽感,如此,春星和草堂以及眼前一切统统纳入了宇宙运动之中,以一种玄妙之美打开了读者的想象之门。

谁能想到,这首纤巧小诗,还有一番这样的宏大境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