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源于实践的思考
7116500000008

第8章 决策与管理(3)

一些一把手在思想上不重视理论学习,把理论学习看成是可有可无,可学可不学,因而理论水平低,理论修养差。主要表现在:一是认为理论学习不重要,没有必要学。有的一把手认为,理论学习是虚的,只要把本职工作做好就行了,理论修养无关紧要。他们根本就不理解理论修养对于一把手是多么重要,不懂得理论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二是认为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学。有的一把手不能正确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矛盾,整天忙于具体事务性工作,以忙为借口,忽视理论学习。三是认为理论学习太枯燥,没有静下心去认真学。一些一把手平时学习就是搞形式,走过场,扎扎实实学习理论的少,因而学习效果比较差。四是学风不端正。有些一把手理论学习浅尝辄止,不求其解,或不联系实际,照抄照搬,生搬硬套,或断章取义,搞实用主义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一把手理论学习的深入,影响了一把手理论修养的提高。

(八)自身缺乏人格力量

一把手的行政权力范围是有限的,而人格力量所形成的威信则是巨大的,比权力更持久、更有效。但有些一把手自身恰恰缺乏人格力量。有的一把手决策大事时不会从政治上思考和分析问题,不是从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来鉴别衡量,不能做到党的事业第一,人民的利益第一;有的一把手不能率先垂范,言传身教,对己一套,对人一套,严于对人,宽于待己;有的一把手不是以良好的道德风范赢得人们的尊重,而是喜欢玩弄权术,以势压人,与同事和下级不能合作共事;还有的一把手不能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事,清清白白从政,不能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因而他们在群众中丧失了人格的力量。

四、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的对策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夯实一把手严格自律的思想基础

加强对一把手监督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和办法,都要通过一把手这一内因发挥作用。要使一把手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遵守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各项制度,正确运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既要靠外在力量的监督,更要靠一把手自身的自我约束和严格自律。因此,大力加强一把手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一把手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强化一把手监督的最基础性的工作。一是要加强理论学习。要解决好一把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最根本的是组织和引导他们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原著,切实弄懂马列主义的科学体系;学习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弄清楚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特点;特别是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弄明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领导干部带头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意义,通过理论学习,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行动。要监督好一把手学习制度的落实,切实把一把手的学习问题抓好,把个人自学、中心组学习等制度和定期进行培训轮训等结合起来,做到有布置,有要求,有检查,真正使一把手的理论学习落到实处。二是要加强廉政勤政的教育。运用各种方式,经常组织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学习邓小平、江泽民等领导同志关于反腐倡廉,勤政为民的一系列重要指示,通过学习,提高一把手廉洁自律的自觉性,争做艰苦奋斗、勤政廉洁的模范。三是进行遵纪守法的教育。坚持用反腐倡廉的各项法规和反腐败斗争中的正反两方面的教材来教育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增强他们的遵纪守法的意识,自觉做到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培养起一把手的浩然正气,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

(二)加强考察和检查,认真做好上级组织对下级一把手的监督工作

在上级组织赋予下级一把手较大权力的情况下,要搞好对一把手的监督,很重要一条,就是要实行监督权与管理权相统一的原则。哪一级管理的干部就以哪一级为主进行监督,切实加强上级组织对下级一把手的监督管理。要加强对下级一把手的监督,必须克服官官相护的腐朽作风,树立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的思想,并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下级一把手的了解,把监督寓于对一把手的严格管理之中。一是要加强考察工作。尤其是改变目前存在的人员不调整、班子不换届就不进行考察的状况,除了结合班子成员的个别调整和班子换届工作搞好对一把手的考察之外,还要加强领导干部的年度考核和班子的届中考察,加强对一把手的经常性考察。二是要坚持一把手廉政诫勉谈话制度,检查落实一把手廉政勤政的情况。可采取分工负责的办法,下级党委一把手由上级党政主要领导负责谈话,各级部门的一把手由本级主管领导负责谈话,一级抓一级。除了每年同下级一把手至少谈一次话外,凡一把手提拔或交流任职,出现失误或挫折,群众反映或发现有什么问题等情况时,都应及时进行谈话,有问题的还应认真进行调查,区别不同情况,或提醒本人注意,或作出必要的处理。三是积极推行上级对下级党风廉政巡视制度。上级领导和由上级组织聘请专职巡视员,对下级一把手的工作和思想作风及党风廉政等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不但要听一把手本人的汇报,也要多听其他领导和干部群众的意见,并将结果向党委常委会汇报,使各级一把手经常处于上级组织的监督之中。

(三)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积极推行干部制度改革

毛泽东同志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选拔任用工作,中央明确规定了新时期选拔任用干部的方针、政策和标准。但是在现实中,这些方针政策和标准在实际执行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差。大量事实表明,许多领导干部腐败现象的发生,都同不能正确评价和使用干部,用人严重失察,甚至利用选拔任用干部搞腐败有密切的关系。鉴于此,我们必须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积极推行干部制度改革。一是完善考试、考核、群众推荐、民主选举制度,推行公开竞聘,党委会(常委会)票决制度,切实把好一把手任用上岗的“入口关”,彻底杜绝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丑恶现象。二是完善任前公示制度,建立试用制度。每一个新提拔到一把手岗位上的领导干部,都要有一年的试用期,试用合格的才能正式任命上岗,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推荐不当、考察失真而造成的过失。三是全面推行轮岗交流制度。党政一把手在一个地区工作时间不能超过两届;重要岗位、要害部门的一把手以一届为好。这样,才能避免一把手长期在一个地区、部门和单位受到人情关系的困惑,才能防止一把手把自己管辖的单位、部门和地区经营成不受监督制约的“家天下”。四是完善罢免制度,实行辞职制度。要把现有法规中关于罢免的原则规定具体化,制定可操作的罢免程序,使罢免制度日趋完善并真正发挥作用。同时要对在工作、生活中发生重大事件、重大失误的一把手实行引咎辞职或者责令其辞职。这样,就可以保证对权力的行使结果进行强有力的监督,对滥用权力者以应有的惩戒。五是实行推荐任用干部责任制和用人失察失误追究制度。要在规范选拔干部提名的方式和程序的基础上,明确干部选拔任用各个环节的责任内容,对用人失察失误的一把手要严肃追究责任。

(四)优化结构,充分发挥班子内部相互监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