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源于实践的思考
7116500000032

第32章 党建理论研究(3)

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必须积极探索新方式新方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任何时代的文化都不可能与政治完全脱节,中国共产党历来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工作结合起来。当前重要的是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还要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弘扬民族精神和弘扬时代精神作为塑造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党的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变革意识,当前各种文化活动都要着眼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培育。

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一是要对现行的社会道德进行必要的梳理,弃旧扬新,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二是要加强道德观念教育,在社会形成普遍的道德意识;三是要加强新闻引导,引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四是要把道德观念的养成与必要的制度规范结合起来。

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必须研究文化发展规律,尊重文化发展规律。以往的经验表明,认真研究文化发展规律,尊重文化发展规律,进行文化工作时就能得心应手,应付自如。反之,则事倍功半,甚至可能导致重大失误。各级领导尤其应当认真研究当前文化的特征特性、文化创造的精神生产劳动特点、文化发展的动力和基本条件、市场经济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文化的评判标准、文化的现代传播途径和手段、文化的当代发展趋势、社会主义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根本特点等这样一些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同时,如何将党的工作与文化工作更好地结合起来也值得认真探讨。

(四)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历史上任何国家的统治者,现实中任何国家的执政党,都必须高度重视社会整合中的利益关系协调问题。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善于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党和国家事业快速发展进程中,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至关重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工人阶级、广大农民以及各个新的社会阶层的共同努力。对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都要团结,对他们的创业精神都要鼓励,对他们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对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只有这样,才能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局面。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革命,必然会引起各种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和变化,为此,必须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引导人民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等利益关系,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妥善解决各种利益矛盾。

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一是要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增加投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加快社会领域改革和体制创新,增强社会发展的活力。二是要坚持城乡协调发展,要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解决“三农”问题,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逐步形成有利于城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三是要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是形成东西中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四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既要讲求经济效益,也要重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实行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从体制和机制上鼓励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管理创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当前,一是要继续改进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方式,更加重视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二是要进一步理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三是要认真坚持科学民主决策,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四是要推进政府管理方式创新,实行政务公开。向社会公布政府决策、服务程序,办事方法,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开、透明、高效的公共服务。

(五)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进入新世纪,国际局势出现新变化、新特点。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对外开放、对外交往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判断国际局势和进行战略思维,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迫切。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以科学的态度分析判断国际形势,正确应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

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必须提高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进行战略思维的水平。一是要从国内大局和国际大局、内政和外交的紧密联系上,科学把握世界的深刻变化及其特点,顺应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两大时代潮流,应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三大发展趋势带来的新问题、新情况,真正做到在国内发展与国际环境紧密联系、国际形势瞬息万变的情况下,保持清醒头脑,判断准确,做到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内外兼顾、趋利避害。二是要掌握全局性、规律性,善于从国际形势和国际条件的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方向,抓住发展机遇,创造发展条件,掌握发展全局。三是要学习和掌握国际经济、政治、法律、科技、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知识,研究国际形势的发展规律,增进对世界历史和现实情况的了解,增强判断国际形势的战略性、前瞻性和指导性。

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必须提高掌握处理国际事务主动权的能力。《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永远不称霸”,这是对我国外交政策宗旨的进一步深化,是基于对当今世界主题的客观分析和科学把握,从维护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高度提出来的。我国要实现自身的发展,必须充分利用世界总体趋向和平稳定的大好时机,充分利用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利用世界多极化趋势,依靠自身的优势和艰苦奋斗,努力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在国际事务中,要坚持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国际法准则和事实本身的是非曲直,独立自主地做出判断,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决不屈从于任何大国的压力,也不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要坚持我国外交政策和外交原则。以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的方针和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精神处理国际事务,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促进新安全观的树立,维护世界的多样性,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要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侵略扩张行为,反对军备竞赛,反对任何国家以民族、宗教、人权为借口,侵犯别国主权与领土完整,干涉别国内政;要把反对恐怖主义和反对霸权主义结合起来,反对在恐怖主义问题上的双重标准。

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必须提高同国际社会交往的能力。一是进一步扩大开放,要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加快熟悉和善于运用国际规则和惯例,努力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二是加快与世界的接轨。要熟悉和善于运用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积极参与有关国际事务和国际规则的磋商与制定,充分反映合理主张,坚决维护我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权益。

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必须积极参与国际社会事务。我们要以更加积极、更加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活动和各种国际事务,积极参与有关国际事务和国际规则的磋商和制定。通过积极参与战略,进一步发展同世界一切国家的友好关系,努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同时加强对外宣传、对外文化交流,进一步形成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氛围。

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必须提高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构建维护国家安全的有效机制。针对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的新情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完善国家安全战略,抓紧构建维护国家安全的科学、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加强军队现代化,建立巩固的国防,坚持“一国两制”等一系列方针,严格按照《基本法》和《反分裂国家法》办事,努力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神圣使命。

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强化党的执政意识

在新时期新阶段,必须科学地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强化执政意识。具体包括三层含义:一是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并将长期执政,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领导,坚决反对削弱甚至否定党的领导的错误言行和倾向。二是中国共产党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要着力实现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转变。三是中国共产党是在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执政,要正确分析对外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不同外部环境,不断提高科学判断世界形势、正确驾驭复杂的国际政治局面和妥善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我们党只有不断增强执政意识,牢记执政兴国重任,直面困难和挑战,居安思危,才能自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树立科学的执政理念

执政理念的科学性,体现于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的执政规律;体现于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没有科学的执政理念,执掌的权力就可能成为私人和利益集团牟取私利的工具。当前,要树立三种科学的执政理念:一是执政为民的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工人阶级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增强宗旨观念,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不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是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理念。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围绕发展这个主题来展开,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共同进步。三是依法执政的理念。这是怎样掌好权用好权的问题。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必须增强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依法执政中实现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

(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加强思想理论建设

对于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理论上的成熟从来就是政治上成熟的根本前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而奋斗根本指针。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这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根本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决定了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内容,又为解决执政能力中的各种问题提供了理论武器。要深入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领会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着力掌握其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统领全党的思想,努力在全党形成普遍认同的治党治国理念,使党的意志自觉地转化为党员个体的意识,不断强化全党的执政意识。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创造性地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深层次的矛盾。广大党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科学的理论统一全党认识,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增强执政意识,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通过理论学习,增强把握全局的战略思维能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辨别力,正确认识和解决改革开放过程中的新问题,防止工作中的片面化和绝对化。

新世纪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必须适应时代要求,积极推进理论创新,这是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新境界的前提条件,也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先导,只有不断提高理论创新能力,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才能科学判断形势,对党自身的状况和社会发生的变化进行科学的认识和把握,由此提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去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建立、完善一整套科学合理的体制、制度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