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功必须要克服的人性弱点
709600000004

第4章 人性三 盲从:风向就是方向

盲从是一种被动的寻求平衡的适应,是在攀比之风裹挟下的随大流。它源于从众,出于无奈,又有不得已而为之的意味。

为迎合别人而存在

活着应该是为充实自己,而不是为了迎合别人的意旨。每个人都应该坚持走为自己开辟的道路,不受他人的观点所牵制。我们无法改变别人的看法,能改变的仅是我们自己。

有个人一心一意想升官发财,可是从年轻熬到斑斑白发,却还只是个小公务员。这个人为此极不快乐,每次想起来就掉泪,有一天竟然号啕大哭起来。

一位新同事刚来办公室工作,觉得很奇怪,便问他到底因为什么难过。他说:“我怎么不难过?年轻的时候,我的上司爱好文学,我便学着做诗、写文章,想不到刚觉得有点小成绩了,却又换了一位爱好科学的上司。我赶紧又改学数学、研究物理,不料上司嫌我学历太浅,不够老成,还是不重用我。后来换了现在这位上司,我自认文武兼备,人也老成了,谁知上司喜欢青年才俊,我……我眼看年龄渐高,就要被迫退休了,一事无成,怎么不难过?”

可见,没有自我的生活是苦不堪言的,没有自我的人生是索然无味的,丧失自我是悲哀的。要想拥有美好的生活,自己必须自强自立,拥有良好的生存能力。没有生存能力又缺乏自信的人,肯定没有自我。一个人若失去自我,就没有做人的尊严,就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从前,有一个士兵当上了军官,心里甚是欢喜。每当行军时,他总是喜欢走在队伍的后面。

一次在行军过程中,他的敌人取笑他说:“你们看,他哪儿像一个军官,倒像一个放牧的。”

军官听后,便走在了队伍的中间,他的敌人又讥讽他说:“你们看,他哪儿像个军官,简直是一个十足的胆小鬼,躲到队伍中间去了。”

军官听后,又走到了队伍的最前面,他的敌人又挖苦说:“你们瞧,他带兵打仗还没打过一个胜仗,就高傲地走在队伍的最前边,真不害臊!”军官听后,心想:如果什么事都得听别人的话,自己连走路都不会了。从那以后,他想怎么走就怎么走了。

人要是没了自己的主见,经不起别人的议论,那么就会一事无成,最后都不知该怎么办。我们若想活得不累,活得痛快、潇洒,只有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改变自己,主宰自己,不再相信“人言可畏”。

我们每个人绝无可能孤立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很多的知识和信息来自别人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但你怎样接受、理解和加工、组合,是属于你个人的事情,这一切都要独立自主地去看待,去选择。谁是最高仲裁者?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歌德说:“每个人都应该坚持走为自己开辟的道路,不被流言所吓倒,不受他人的观点所牵制。”让人人都对自己满意,这是不切实际、应当放弃的期望。

我们周围的世界是错综复杂的,我们所面对的人和事总是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所感知的经验现实中,别人对你的看法大多有其一定的原因和道理,但不可能完全反映你的本来面目和完整形象。别人对你的态度或许是多棱镜,甚至有可能是让你扭曲变形的哈哈镜,你怎么能期望让人人都满意呢?

如果你期望人人都对你看着顺眼,感到满意,你必然会要求自己面面俱到。不论你怎么认真努力,去尽量适应他人,能做得完美无缺,让人人都满意吗?显然不可能!这种不切合实际的期望,只会让你背上一个沉重的包袱,顾虑重重,活得太累。

跟风面前,先做理性分析

跟风、随大流是人类的“通病”和习惯,是思维懒汉的“专利”,是我们内心中难以觉察到的消极幽灵,只有痛下决心才能够有所改变。

在一个酷热的夏季,一家水果店前排着长队,人们还相互约束:不许加塞,不许超量抢购。之所以生意如此红火,是因为这里卖的是适时对路的新鲜货。但街对面的服装店却冷冷清清的,因为店里积压了大量的防寒服。因此,老板又羡慕水果店,又为自己着急。于是,想出一个办法:他找来几个熟人,认真向他们介绍商品的特点与优点,并说明价格的合理性,临时雇佣他们当促销员,同时先让他们“争相购买”,造成热销景象。老板让几位推销员提来许多水,拼命地往防寒服上泼水,老板不失时机地在店门口醒目处贴上一张广告:“房屋漏雨,急促卖出,跳楼包卖。”

几分钟后,一位顾客看到这里商品俏销,也进店了。他看了看防寒服,随即买下一件,又怯生生地问:“只能买一件吗?”“很抱歉,为了照顾面广一些,每人只能买一件。”老板悠悠地答。看到这位顾客磨磨蹭蹭不肯离开的样子,小老板额外照顾了两件。过往客人纷纷进来了,这个一件那个两件,争着抢着,好不热闹。有的与售货员套近乎,抱走一大包;有的批评老板的规定,要求多买几件;有的维持秩序,让大家排好队。对面水果店也来电话:脱不开身,请留下两件。就这样,滞销品反而成了抢手货。

可见,人的思维就有这种习惯和弱点,总认为多数人这样做了就一定有道理,自己何必多加考虑,随大流就是了。在上面的例子中,小老板正是利用了人们的这种“从众”的心理来促进销售的。虽然,有时从众的习惯明显存在严重缺陷,可人们仍不愿批评它,依然盲目跟随,从而导致无谓的悲哀和失败。

盲从是一种可悲,但这种可悲后面有着一种更可悲的无形因素,那就是人的内心不坚定。

每年高考报志愿时,大家都会看到这样的场面:莘莘学子拿着报考志愿表,在选择填报哪个学校与专业时却表现得束手无策。大家纷纷想寻找“热门”专业,同时对自己能否考上也心存怀疑,所以难免会发出询问:“老师,他们都填报了计算机系,你看我是不是这块料?”

在犹豫和怀疑之后,许多优秀学生最终都选择了大家趋之若鹜的“热门专业”。然而,到大学临近毕业时,他们才发现这些“热门行业”其实并不好就业。

这种现象,是在职业选择上的典型的从众心理,此类错误普遍存在,说明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社会需要的一条客观规律:物以稀为贵。

一旦千军万马都去挤一条独木桥时,那么就会使桥坍塌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相反的,如果你能独具慧眼,另辟蹊径,见人之所未见,则往往更能适合社会的需要,也就更容易在社会上生存并取得成功。

盲目跟风、从众,必然增加人生的风险。一位老板,几年前听说外地招商引资,就“顺应潮流”到该地投资了上千万。两年之后,他把所有的钱都亏掉了,最后空手而归。

我问他:“你当初为什么要到那里去投资?”他说:“那时候,很多同行都争先恐后地去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家都认为那里的投资条件优越,大有发展前途。如果我不去的话,担心会丧失了发展的机会。”

很多人都有跟风、从众的心理特点和行为取向,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同类互比”。“人们为了达到其理想的生活目标,随时都需要了解自己的现状,尤其需要了解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当缺乏判断信息的标准和有效方法时,就常常通过与他自认为同类的人进行比较,以此来确定自己的现状、社会位置以及应采取的行动。”

同类互比,是社会给个人设置的一个陷阱和圈套。成功者之所以永远是少数,就是因为大多数人掉进了这个陷阱和圈套。人一旦选择了跟风、从众,往往就意味着选择了失败。

其实,除了在日常生活上“随大流”可能没错之外,在其他许多事情上这样做,往往会葬送了自己。所以,请你千万记住一句话:真理常常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大家都认为是正确的未必正确。在跟风面前,保持清醒,加以理性判断,才不致使你的人生受损。

用自己的大脑支配自己的行动

一场多边国际贸易洽谈会正在一艘游船上进行,突然发生了意外事故,游船开始下沉。船长命令大副紧急安排各国谈判代表穿上救生衣离船,可是大副的劝说失败。船长只得亲自出马,他很快就让各国的商人都弃船而去。大副惊诧不已。船长解释说:“劝说其实很简单。我对英国人说,跳水是有益健康的运动;对意大利人说,不那样做是被禁止的;对德国人说,那是命令;对法国人说,那样做很时髦;对俄罗斯人说,那是革命;对美国人说,我已经给他上了保险;对中国人说,你看大家都跳水了。”

这则笑话令我们捧腹之余,不难引发有关各国文化差异的思索,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虽然灵活,但是比较喜欢盲从他人,不能坚持自己的原则。这个笑话可能有些夸张,但中国人喜欢盲从的特点在现代生活中也不乏实例。

前几年流行事物中最令人惊讶的,是人们对于山地自行车的青睐,该车型适宜爬坡和崎岖不平的路面,对于平坦的都市马路毫无用处。山地车骨架异常坚实沉重,车把僵硬别扭,转向笨拙迟缓,根本无法对都市复杂的交通做出灵巧的应变;一天折腾下来,腰酸背痛;加上尖锐刺耳的刹车声,真正是一个中看不中用的东西。放着好端端的轻便车或跑车不骑,却要弄上一辆如此的蠢拙之物,好像一个人丢下良马,偏要骑那笨牛一样。时髦先生们头戴耳机,腰挎“随身听”,脚踩山地车,一身牛仔服,表面上自我感觉良好得一塌糊涂,然而,这份潇洒的背后,却有许多无奈。

但是,把时髦比喻成一座令人心摇旌荡的山峰,山地车的功能便昭然若揭了。追赶时尚,大约就像骑那山地车一样,即便累你半死,也是心甘情愿。究其根源:“为什么这样?”必答曰:“别人都这样!”

盲从的人误以为:“看我多机灵,不落后于他人,别人刚这么做,我就也这么做了。”盲从的人失去了原则,往往给自己带来损失或伤害。而要想在生活中、事业上有所成就,就必须摆脱盲从众人的不良习惯,善于用自己的头脑思索问题,做出正确人生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