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咨询会话时,咨询师与求询者之间应该保持多远的身体距离呢?从经验我们知道,相距太远或中间有隔离物,会给人疏远、冷漠、公事公办的感觉;相距过近又会产生局促、不安。黑尔(Hall)将这种“个人距离”定义为“有机体在自己与他人之间保持的一个小防护圈或防护‘泡’”。两人距离过近,就侵入了对方的防护泡,会令人感到不安,并产生防御反应。这个“泡”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两人关系的密切程度、所处情景等的不同,“泡”的大小也会改变。关系越密切,个人距离越小。照这个道理反过来看,适当拉近个人空间距离又有助于发展关系。
另一点也须注意到,个人距离还是一个既有文化差异又有个人差异的变量。不同文化中的人,习惯的个人距离可能有差距;男性和女性对于个人距离的要求也不相同。因此,无法给学习者提供一个确定的指标,以确定两人在空间上的距离。
在具体做法上,有四点建议:一是尊重求询者的选择,让求询者保持觉得舒服的距离;二是以较近为宜,在双方舒服的基础上尽可能靠近一些;三是随着关系加深而缩短距离;四是在会谈过程中不要僵硬不变地保持固定距离,而要随谈话气氛作小的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在咨询师与求询者之间不应有将两人完全隔离开的家具,如桌子等。
此外,一个人在诉说的时候,往往需要倾听者的回应。如若没有恰当而及时的回应,他(她)的倾诉极有可能会中断。因此,在非选择性倾听阶段,咨询师要给予求询者恰当的回应,用一些简短的话语给予求询者鼓励,使他(她)继续说下去。咨询师常常会简单地重复求询者的话,尤其是重述求询者回答中的最后一句话,或者仅以某些词语如“嗯”、“好”、“接着说”、“还有呢”、“以后呢”等之类的过渡性短语来强化求询者叙述的内容,并鼓励他进一步讲下去。
有时候,咨询会话中也会出现沉默,一般由求询者引起,此时,咨询师需要运用一定的技术来打破沉默,以推动咨询会话的进展。
在选择性倾听中,咨询师要用到哪些技术?
在咨询会话中,非选择性倾听固然很重要,但是仅仅凭借求询者的叙述还不能澄清问题,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发展及变化,这时,就需要选择性倾听,即在咨询会话中,咨询师有选择地倾听他认为重要的东西。通过选择性倾听,咨询师才能更全面地了解求询者的问题所在。选择性倾听也有一定的技术,如适当提问、内容释义、情感反应、摘述等都是咨询师在选择性倾听中要用到的技术。
1适当地提问
有时候,求询者在叙述自己的问题时往往抓不到重点,而咨询师也因此无法了解问题的关键所在,此时,就需要适时地提出问题,以便更好地了解求询者的问题。有关提问的技术在以后的章节中有专门讨论,这里不再赘述。
2内容释义
内容释义是指咨询师对求询者的信息内容加以解释后,再反馈给求询者本人。换句话说,释义就是咨询师对求询者的回答内容进行再编排,换一种形式向求询者再说一遍。
释义的目的主要在于,一是可以让求询者知道,咨询师已经理解他的信息,如果咨询师的理解是不完整的,求询者就会进一步澄清自己的想法;二是可以鼓励求询者对一些关键想法或事实做进一步阐释,使他们深入地探讨某个重要话题而不至于分心。
内容释义一般通过下面的步骤实现:
(1)咨询师要在心中重复或回忆求询者的信息——他告诉了我些什么?
(2)咨询师问自己:“在他的信息中存在什么样的情境、人物、物体或思想?”以此来辨别信息中的内容部分。
(3)咨询师最好是选用求询者言语中最具有代表性、最敏感、最重要的词语。
(4)运用所选择的语句将求询者信息的主要内容或概念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注意要尽量使自己的语调听起来像陈述句而不是疑问句。
(5)通过倾听和观察求询者的反应来评价自己进行释义的效果。如果咨询师的释义是准确的,求询者会以某种方式(言语或非言语)来肯定它的正确与有效性。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求询者:我该如何告诉我丈夫我想与他离婚?他会认为我疯了。我想我不敢告诉他。(说话声音单调)
咨询师(内心对话过程):
A求询者告诉了我什么?
(她想离婚,而又不敢告诉她的丈夫,因为他会认为她疯了)
B信息的内容部分是什么——即求询者正在讨论的是什么人、物、思想或情境?
(想离婚但还没有告诉丈夫,因为丈夫将认为她疯了)
C应使用什么合适的语句?
(求询者使用动词“告诉”两次、“认为”一次,所以我应使用这样的语句,如“你认为”、“我听到你说”、“它听起来好像”等)
D怎样将求询者的主要内容用我自己的语言表述?
(求询者使用“想离婚”,咨询师可以用“散伙”、“结束关系”、“分手”来描述)
E如何知道自己的释义是有用的?
(注意倾听求询者是否肯定它的准确性)
咨询师的实际释义:
咨询师:听起来好像由于担心你丈夫会产生强烈反应,你还没有找到告诉他你想结束你们关系的方法,对吗?
求询者:是的,我已决定了与他分手,甚至找过律师。但是我不知道应当怎样开始告诉他这一切。他还以为一切都很美好。
此例中,咨询师的内容释义鼓励了求询者对自己的主要问题做进一步阐释。
3情感反应
所谓情感反应,是指咨询师把求询者流露出来的情感,反馈给求询者,从而向求询者表明:我正在努力理解你的感受、体会你的感情。通常,咨询过程中,求询者都有一些负性情绪和内心的冲突,咨询师需要敏锐地觉察,并及时给予反应。例如,对具有愤怒和敌意的求询者,咨询师可以这样反应:
“看起来,你好像气得不得了。”
“听起来,你好像恨死他了。”
“好像你对这件事的整个安排都很厌恶。”
这样的情感反应,像一面“情感镜子”,令求询者能通过这种清晰的反应来了解自己的敌意情绪,从而给他提供一个自觉、自发、自动去改正的机会。
又如:
求询者:“在教室说话的不只我一个人,为什么只有我要受处罚?”
咨询师:“你觉得处罚并不公正?”
再如:
求询者:“同学们不喜欢我,现在我也不喜欢他们,为什么他们都这么恶劣,笑我穿的衣服。我家买不起像那些讨厌的家伙穿的衣服,他们不用喜欢我,可是我希望他们不要再笑我。”
咨询师:“你觉得愤愤不平,觉得同学不应该取笑你穿的衣服。”
这里,咨询师通过“你觉得……”这样的句型,来反应求询者的情绪、情感。当然情感的反应并不限于言语的反应,还应该包括非言语方面,譬如当求询者在谈话中很悲伤时,咨询师可以通过拥抱、握对方的手以及递纸巾给对方等,来表达对其情感的关注。
情感反应技巧的使用,关键要看咨询师能否从求询者的身体及语言的线索中体会其真正的情感,并用适当的话表达出来。咨询师也可以从求询者的反应中觉察其效果。如果情感反应正确的话,求询者就会点头或以“对啦,就是这样”的词语回答。所以,在咨询过程中,情感的反应是很重要的,它不仅有助于对方对自己情绪的觉察和了解,也体现着咨询过程中的人情味。
4摘述
摘述即总结。在咨询会话中,咨询师把求询者所说的事实、信息、情感、行为反应等进行分析、综合并以概括的形式表述出来。摘述可以说是会话中咨询师倾听活动的结晶,他把求询者的有关资料清理成串、分门别类,并将其主要问题反馈给求询者。
摘述是咨询师每次会话必用的技巧之一,可以在结束会话时进行,也可以在会话中随时应用,只要判定对对方所说的某件事情的有关内容已基本掌握则可。比如:“从前面所说的情况来看,你的自卑主要与你对自我的形象不满有关。你觉得自己太胖了,是吗?”
从上述选择性倾听的技巧来看,咨询中的倾听活动对咨询师来说并非仅仅是一个被动的记录事实与听取对方说话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引导、积极思考、情感投入的过程,这是咨询过程中重要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