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趣味文化常识竞赛题库
707200000028

第28章 医药卫生 (1)

无论是过去,现在或是将来,健康的体魄都是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前提。医药卫生,是有史以来人类与自然、疾病作斗争而留下的丰富、珍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通过了解医药卫生的有关知识,让我们健康生活每一天。

第一关 闯关总动员

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

——孙思邈

一、快速判断

1患贫血的人宜饮绿茶。

答案:对

趣味题点:因为绿茶中叶酸含量比较丰富,据科学家研究,5杯绿茶中就含有人体每日所需叶酸量的25%。叶酸的主要功效是可以预防贫血。所以,有贫血者应饮绿茶为宜。

2心脏终生都不休息。

答案:错

趣味题点:心房和心室的心动周期均为08秒,心房心动周期中01秒跳动,07秒休息,心室心动周期中02秒跳动,06秒休息。因此,心脏终生不觉“累”。

3胆汁是由胆分泌出来的。

答案:错

趣味题点:不是。胆汁来源于肝,胆只贮藏胆汁,而不分泌胆汁。胆汁注入肠中,有促进食物消化的作用。胆汁味苦色黄,故胆病多见胆汁上逆的口苦、呕吐苦水以及胆液外溢、面目发黄等症状。

4试管婴儿是指在试管中成长的婴儿。

答案:错

趣味题点:试管婴儿的胚胎是卵细胞和精子在培养皿中完成受精,在子宫中成长的。因为世界上第一例体外受精婴儿是在试管中完成的,所以人们把体外受精培育的孩子叫“试管婴儿”。

二、智慧选择

1下列哪一种中药名不是以传说取名的?

A人参B何首乌C相思子D使君子

答案:A

趣味题点:人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人参又名棒槌,因其根似人形,故名人参。

2我国古代有位名医活到100岁,被称为“百岁神医”,他是:

A扁鹊B孙思邈C李时珍D华佗

答案:B

趣味题点:中国唐朝时陕西有位名医,叫孙思邈(581~682),擅长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救活了很多垂危病人。他活到101岁,历史上称他为“百岁神医”。

3一般情况下,一根头发最多可以吊起多重的物体?

A70克B170克C270克D370克

答案:B

趣味题点:一根头发能吊起170克重的物体,相当于一个大苹果的重量。如果把100根头发辫在一起,可以将一个正常体重的成年人吊起来。

4我国最长的河流是长江,长6300多公里,然而,它的长度还比不上人体内的血管。血管的总长度有:

A2万公里B6万公里C10万公里D12万公里

答案:C

趣味题点:皮肤是人体表面积最大的器官,而血管系统则是人体内最庞大的系统。血管系统由静脉、动脉和毛细血管所组成,其总长约为10万公里(假如连接起来可以绕地球两圈),表面积超过05公顷。以上两个数据适用于一个普通成年人。

5人体的“百会穴”在:

A脑后部B腹部正中C头顶正中D胸部正中

答案:C

趣味题点:百会穴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为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被击中将脑晕倒地不省人事。

6在4种血型中,只有哪种血型的受血者可以接受任何一种血型的输血者的血液?

AA型BB型CO型DAB型

答案:D

趣味题点: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一种血型的人,而AB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一种血型的人输出的血,此外都必须在同种血型之间进行安全输血。因此,O型血的人被称为“万能输血者”,AB型血的人则被称为“万能受血者”。

7人体中,不能再生的是:

A头发B皮肤C脑细胞D骨骼

答案:C

趣味题点:人的脑细胞共有1000亿个,每年损失3550万个,而且从不再生。

8我们到医院会看到医生总是带着听诊器,听诊器是在200多年前由一位法国医生发明的,它最初是用:

A塑料制成的B金属制成的C木头制成的

答案:C

趣味题点:最初的听诊器是用洋杉木制成的,空心直管,两端各安一个喇叭形的听筒。

三、趣味抢答

1小李自称酒豪,他曾连喝15瓶啤酒不醉,但他只喝了7瓶水,就连连求饶,怎么也喝不下去了。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答:因为啤酒含有酒精,能被胃和肠吸收,同时吸收水分子。在喝水时,胃基本不吸水,大部分被肠吸收,水在胃中积压过多会发生呕吐。所以,喝啤酒要比喝水多。

2人有“七情六欲”那么七情是指哪几种“情”?

答:七情是指人的情绪变化,即喜、怒、忧、思、悲、恐、惊。在一般的情况下,七情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反应,属正常的精神浮动的范围。如果由于长期的精神刺激或突然受到剧烈的精神伤害,超过了人体生理活动所能调节的范围,就会引起体内阴阳、气血的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的紊乱,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3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

答案:皮肤。

4生命的最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案:新陈代谢。

趣味乐园

“偷”药锅与“借”药锅

在我国一些地区的民间,有些人家一般不用药锅,认为买药锅会招来灾难、疾病,所以常常借用或找其他东西代煎。

一些地区还流行“偷药锅”的风俗。如遇有患病者需要煎药时,就不愿意向长久患病,备有药锅的人家去借,怕借药锅时连病也借来了。所以常常采用“偷”的办法,用完之后,再悄悄归还。丢了药锅的人家,不但不发怒,不追查,不寻找,反而心里高兴,喜形于色,认为药锅被人偷去,自己的病就快好了。如果药锅又送回来,反而觉得不愉快,不高兴。

还有一些地区,药锅的使用有“只能借、不能还”的习俗。就是说,有药锅的人家,希望家人身体健康不再使用药锅,别人可以借走使用,但不能再送回来。借用药锅的人家,煎完药后就把药锅放在自己家里,再等其他病家煎药时借走,这样药锅好像变成公用的,时间长了,也不知放在谁家里了。

第二关 闯关热身操

科学家也许更多地付诸理智,艺术家也许更多地倾注感情,而医生必须集冷静的理智和热烈的感情于一身。

——郎景和

一、快速判断

1遇到打雷或火车拉响汽笛时,有经验的人会张开嘴,或把耳朵捂起来,因为这样可以保护耳朵。

答案:对

趣味题点:当我们听到“隆隆”的雷声时,雷声的声音很大。因而对耳朵有很大的压力,这种压力由外耳道进入耳朵,如此大的压力会导致鼓膜破裂,甚至造成耳朵出血。如果在这时我们张开嘴,咽鼓管就打开了,这样就会使鼓室内外的压力一样,从而减弱了雷声对耳内的震动。

2抢救突然昏倒的人应该掐人中穴位。

答案:对

趣味题点:历代医家认为,人中是一个重要的急救穴位,手指掐或针刺该穴位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急救方法,可以用于治疗中暑、昏迷、晕厥、全身麻醉过程中出现的呼吸停止、低血压、休克、一氧化碳中毒等。

3“阑尾”是人体中无用的器官。

答案:对

趣味题点:阑尾是人类的一种退化器官(食草动物的阑尾很发达),长约7~9厘米,直径约05厘米,位于腹部的右下方,盲肠内侧,近端与盲肠相通,远端闭锁。由于阑尾腔细小,又是盲管,食物残渣和粪便等容易掉入腔内,堵塞管腔引起发炎。阑尾对人体的作用不大,故患阑尾炎后,可以将它切除。

4中医诊脉的创始人是华佗。

答案:错

趣味题点:是扁鹊。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二、智慧选择

1人们常说香烟中含有尼古丁,吸烟有害健康,尼古丁其实是一种有毒物质,原名叫烟碱,那么“尼古丁”原本是:

A一个叫“尼古丁”的人

B一个叫“尼古丁”的地方

C一所叫“尼古丁”的医院

答案:A

趣味题点:“尼古丁”是一个法国人,他发现了烟碱,为了纪念他,就把烟碱称为“尼古丁”了。

2通常所说的“生命中枢”是指:

A下丘脑B中脑C延脑D脑桥

答案:C

趣味题点:延髓,亦称“延脑,末脑”,位于脑干的后段,向下延接脊髓。它是管理呼吸、心搏等重要反射的中枢,故又有“生命中枢”之称。

3将影响健康的因素归因为“六欲”和“七情”即“外邪”和“内伤”的医书是。

A《内经》B《山海经》C《外经》D《心经》

答案:A

趣味题点:《内经》利用阴阳五行学说,对生命的形成、疾病的起因、心理现象和生理现象的关系,做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说明。

4中医史上第一家药店是谁创建的?

A王安石B曹操C华佗

答案:A

趣味题点:中医史上第一家官办的药店诞生于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是大名鼎鼎的改革家王安石批准创建的。当时,王安石基于变法派内部分裂,爱子王雯英年早逝,尤其是自己久病缠身,决定辞职而归隐山林。临别政坛,他命人在首都开封创设一家“太医局熟药所”,也叫“买药所”,可以说,它就是现代中药店的前身。

5维生素又叫维他命,是人体内必不可少的营养成分,它最早是在哪里发现的?

A米糠B麦子C高粱D玉米

答案:A

趣味题点:波兰科学家封克1912年从米糠中提取出了维生素。

6父亲的血型为A型,母亲的血型为AB型,所生子女的血型不可能为:

AA型BB型CO型DAB型

答案:C

趣味题点:父亲的血型为A型,母亲的血型为AB型,所生子女的血型A型、B型、AB型都有可能,绝对不会是O型。

7睡眠的最好姿势是朝向哪个方向?

A朝向右侧B朝向左侧C平躺

答案:A

趣味题点:中医学认为:正确的睡觉姿势应该是向右侧卧,微屈双腿。这样,心脏处于高位,不受压迫;肝脏处于低位,供血较好,有利新陈代谢;胃内食物借重力作用,朝十二指肠推进,可促进消化吸收。同时,全身处于放松状态,呼吸匀和,心跳减慢,大脑、心、肺、胃肠、肌肉、骨骼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氧气供给。

8常见的医疗化验单上显示的“HB”代表的是:

A血红蛋白B红细胞C白细胞

答案:A

趣味题点: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其功能是在肺部结合氧气。红细胞与血红蛋白有密切关系,临床意义基本相同,但血红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程度。该指标正常参考值为:男性120~160克/升,女性110~150克/升。通常,红细胞用RBC代表,白细胞用WBC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