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虐杀之深夜:惊魂幽灵岛
681100000027

第27章

宇文觉仔细一看,惊呼道:“你不是闵凡忠的贴身侍卫谭天启吗?你怎么到了这里,还做了道士?”

谭天启说,他在闵凡忠的府里住了二十几年,知道闵凡忠早有谋反之心,就想告发他,但苦于没有证据。

前段时间,闵凡忠秘密派人到这里的染坊订制黄布,被谭天启知道了。他当时就想去告发,又唯恐打草惊蛇,把事情闹大。于是,他借母亲病危之故,从闵府出来,就来到这个无人居住的道观,扮作道士。

经过一番周折,谭天启终于找到了那家染坊,并在一天夜里潜入染坊,找到了闵凡忠做的黄袍。

“你既然已经拿到了闵凡忠的罪证,直接交给我不就行了,何必这么拐弯抹角?”

谭天启叹了口气说:“我听说闵凡忠在皇上面前也安插了细作,怕走漏风声,让反贼有了戒备。再说,我父亲就是死于战乱,我不想更多的人卷入战争,所以,就出此下策。我恳求皇上只治闵凡忠和其心腹的罪,就不要满门抄斩了,以显示圣上的宽大仁德。”

宇文觉答应了,并力邀谭天启下山,谭天启婉言谢绝了。他说,他和两只野鹤已经混熟了,野鹤就像他的孩子。

说完,谭天启吹了一声口哨,两只野鹤抖抖翅膀走过来,一人双鹤飘然而去。

【发表于《民间文学》】

无陷包

这年冬天,奸相严嵩突然想去江南游玩,于是,就乘大船顺运河南下,不几日就进了山东地界。

其实,严嵩明着是说游山玩水,其实是为了敛财。试想,相爷到了地方,哪个地方官不借机献上奇珍异宝,以图日后飞黄腾达呢?果然,大船从京城一出发,沿途官员就开始准备,唯恐拿出的东西严嵩不喜欢。

这天,侍卫来报,说船到鲁西名城东昌府了。严嵩让停船,他要在东昌府小住几日。

大船一停,东昌府知府章子廉就带领下属在码头迎接。严嵩往岸上瞥了一眼,见除了章子廉带的十几个人,百姓并没有来迎接。严嵩不高兴了,他本想不上岸了,但又一想,章子廉眼中没有自己这个相爷,这样走了太便宜他了。于是,他一句话都不说,上了岸大踏步向前走去。章子廉只好带着下属跟在后面。

来到知府衙门,严嵩气呼呼地坐在太师椅上,等着章子廉奉上礼物。谁知,章子廉并没有准备礼物,只是叫家人上好茶。茶上来了,严嵩喝了一口,一仰脖,把茶水全喷出去了。

“大胆章子廉,你就让本相爷喝这样的茶叶?”说着,把茶杯往地上一扔,顿时茶杯摔碎,茶水洒了一地。

章子廉赶紧跪倒,说这就是府里最好的茶叶。

严嵩撇了撇嘴,说:“这样的茶叶也是人喝的吗?岂有此理!”

章子廉只好让家人赶紧去茶庄,买最好的茶叶给严嵩喝。

转眼到了中午,章子廉问严嵩想吃什么,严嵩心里这个气啊,敢情我来到东昌府,啥也没捞到,你小子还傻瓜似地问我吃啥,还不是捡最好的上?但他转念一想,一个坏主意涌上心头。对呀,你章子廉不是不拿我当回事吗?我就难为难为你,借机罢了你的官算了。想到这里,严嵩说:“我从天津过来,品尝了‘狗不理’的包子;在临清又吃了灌汤包,今天我想吃个不一样的包子。”

一听严嵩要吃包子,章子廉高兴了。因为东昌府的羊肉包很出名,滋味一点不比天津“狗不理”差。想到这里,章子廉吩咐家人赶紧去城西最出名的“杨记”包子铺,让他们赶紧准备十扇上好的羊肉包。

“慢!”严嵩扬手拦住了家人,问章子廉,“我说要吃羊肉包了吗?”

“相爷不是说,‘狗不理’和灌汤包都已经品尝,现在再品羊肉包,岂不正好?”

严嵩在屋里慢慢走了几步,突然转过脸,对章子廉皮笑肉不笑地说:“本相爷今天要吃一种特殊的包子,包子里不能有馅,但却要有空隙,和除了馅的包子一样;另外,还要有香味,不能和馒头一样。怎么样?我这要求不高吧?”

章子廉一听就知道严嵩在找茬,但没有办法,只好答应说:“请相爷在此稍等,我下去准备一下。”

章子廉赶紧来到“杨记”包子铺,把严嵩的话给掌柜的一说,问能不能做这样的包子。掌柜的回答得很干脆:“不会。我们‘杨记’包子传了十八代了,没听说过没有馅的也叫包子。新鲜!”

从“杨记”包子铺出来,章子廉又去了几家包子铺,人家都拿异样的眼光看他,以为他脑子出了毛病。但一听说是严嵩让做的,才觉出事关重大。严嵩的跋扈和残忍是出了名的,今天如果不把“无馅包”献上,章子廉丢官是小,闹不好性命堪忧啊!章子廉是一个好官,清正廉洁,如果因此丢了性命,岂不可惜?于是,几个包子铺的掌柜摈弃成见,凑到一起研究对策。有人说,把馅调好,只取汁水,冻成冰块,再包进包子,熟了后不就没馅了?但随即又被众人推翻了,因为这样做,包子是没馅了,但冰块一热就溶化,包子也不成形啊?再说了,即使形状凑合着能看,但掰开了,汁水洒一地,严嵩还是不会答应的。

一晃一个时辰过去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想一个办法,又推翻,推翻了再想,就是没有一个完美的办法。章子廉说:“算了,我看别难为大家了,我回去就说这样的包子根本不能包,大不了丢了身家性命!”

这时,一直坐在旁边吃饭的一个道士走了过来,说:“我有一个办法,可以蒸出‘无馅包’来。”大家赶紧问是啥法,道士笑笑说:“此乃祖传秘方,本想带到棺材里去的,但看得出章子廉是个好官,好官就要有好报,贫道就露上一手。”说完,又对章子廉拱手一礼道:“大人且回府告知严相爷,说大厨已经去取特殊的蔬菜了,需要大约两个时辰,让相爷先吃点别的垫垫,两个时辰后,一定奉上‘无馅包’。”章子廉说:“道长,此事关系身家性命,可万万开不得玩笑。”道士说:“出家人不打诳语,如果没这个把握,贫道也不会出头的。大人且回府等好消息吧。”说完,一抖拂尘,扬长而去。

章子廉只好回到府里,按道士的话说了一遍。严嵩点点头,面上说好,心里却说:“我就等两个时辰,看你到时拿不出我满意的包子,我怎么收拾你!”章子廉抹了一把额头的冷汗,吩咐先上酒菜,让严嵩喝着酒等“无馅包”。

酒菜很快上齐,严嵩一边和章子廉东一耙子西一铁锨地闲侃,一边暗自数着时间。章子廉此时倒也静下心来了。他想,“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豁上了。

这边,严嵩和章子廉在暗暗较劲,那边,几个准备包包子的大师傅也坐不住了。道士虽然说的言辞决绝,但是不是蒙人谁也说不准。眼看一个时辰过去了,出去找蔬菜的道士连影子都没有。

“我们不是被那个臭道士涮了吧?”一个肥头大耳的师傅生气地说,“我们大师傅都不会,他会?骗小孩子吧?”众人连声附和,都说今天章大人凶多吉少。

正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大骂道士的时候,有人一指街口,说:“看,那个道士回来了!”果然,道士背着一个布包,大汗淋漓地走了过来。

“怎么?怕我不回来了?”道士看看众人,“只留一个大师傅,闲杂人等都退得远远的,我这祖传秘方可不能让你们学去。”

“那你不自己做,还要一个大师傅?”

“我自己做?我只配料,粗活还是你们的人做。”说着,一指那个肥头大耳的师傅,“就你了,进来!”胖师傅只好跟着道士进了厨房。

半个时辰后,外面的人已经闻到香喷喷的包子味了。

道士出来,手里端着一个碗,碗里放着一个白白胖胖的包子。

“掰开看看,是不是无馅包?”

一个师傅过去将包子掰开,果然,里面没有流出一滴汁水。

“真神了!”人们看着那个包子,赞不绝口。

众人一下来了精神,有好事的拿出只有过年才敲的锣鼓,一路吹吹打打,抬着一大扇包子向知府衙门走去。

严嵩听说真的送来了“无馅包”,不相信地拿起一个,掰开,里面除了热气,没有一点馅。他又放到鼻子边嗅了嗅,还真香,就试着咬了一口,还蛮有滋味的。就不由自主地点点头。

章子廉松了一口气,他连忙说:“真是托相爷的福,‘无馅包’真的做成了。”

严嵩一看也不好再说什么,就夸了几句,要见做包子的大师傅。一个师傅说,因为“无馅包”需要用气功才能做成,那个师傅已经气绝身亡了。严嵩只好让人拿出几个金锭,让那家好好发个丧。

两天以后,严嵩怏怏不乐地乘船南下了。

送走了严嵩,章子廉赶紧去慰问因做“无馅包”死去的师傅的家人,到那里才知道,胖师傅根本没死,之所以骗严嵩,是怕严嵩问做“无馅包”的配方。

“是啊,我也纳闷,这‘无馅包’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章子廉问。

胖师傅哈哈大笑道:“开始,我们都以为道士是瞎吹,等亲眼见了才知道,天下奇人有的是,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别卖关子了,赶紧说说到底是怎么做的。”人们都着急。

“那可不行,我在道士面前发毒誓了,这个无论如何不能说。不然,我会死无丧身之地的。”胖师傅严肃地说。

见胖师傅这么说,人们都不好意思再问,摇着头各干各的活去了。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这天,胖师傅的母亲病得厉害,眼看就不行了。胖师傅跪在母亲床边,问母亲想吃点什么,他去做。母亲说,她想吃一次“无馅包”。

这下,把胖师傅难住了。不做吧,是不孝;做吧,是不义。正在他左右为难之时,那个道士又出现了,胖师傅像抓到了救命稻草,眼巴巴地看着道士。

道士说:“我不是不做,而是这‘无馅包’我们不能吃。”道士见大家奇怪地看着他,说,“我刚从京城回来,严嵩已经不行了,不会再来报复我们了,我就把‘无馅包’的秘密说出来。”道士顿了顿又说:“其实,刚开始想到这个办法时,我也没有十足的把握。但我不能眼看着章大人被严嵩所害,所以,只好死马当作活马医。我先到地里找了几个田鼠的窝巢,在里面找到一些冬眠的小蛇,然后将它们小心翼翼地放到布袋里。回到包子铺,我先让胖师傅用大料水和面,然后又把小蛇的身上涂上羊油和蛋清,最后,把小蛇团成一团,包进包子里。这样,包子上锅后,随着温度增加,沉睡的小蛇被热醒,急忙从半成型的包子皮里钻出来.而半成形的包子面是软的,随着包子越来越大,最初的那个小孔逐渐封死,这样,熟了的包子就成了空心的,而从外面看,又看不出来。”

“可我们并没有见到蛇啊?”

“你们当然见不到了。我和道长把钻进锅里烫死的小蛇都偷偷藏起来了。”胖师傅得意地说。

人们这才恍然大悟,都为道士的聪慧睿智叫好。章子廉感谢道士的救命之恩,将道士请到家里,盛情款待。后来,道士走后,章子廉也不见了,人们说,他已经看破红尘,跟道士一起云游四海去了。

【发表于《新故事》】

以毒攻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