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俗眼看红楼
66900000070

第70章 第六辑 喻世明言今古谭(8)

没有说做事随和乖巧些,反而讨人嫌隙的道理。

花袭人出门去探望凤姐,正遇到老祝妈在葡萄架下赶马蜂。那老婆子见了袭人,便笑嘻嘻地迎上来问候:"姑娘怎么今儿得工夫出来逛逛?"袭人与之答话儿,并给她出了个给葡萄套个袋子以保护果子的好主意。老祝妈道:"倒是姑娘说的是。我今年才管上,那里知道巧法儿呢。"接着又与袭人套近乎:"今年果子虽糟蹋了些,味儿倒好,不信摘一个姑娘尝尝。"袭人正色道:"这那里使得?不但没熟吃不得,就是熟了上头还没有供鲜,咱们倒先吃了。你是府里使老了的,难道这个规矩就不懂了?"老祝妈忙笑道:"姑娘说的是。我见姑娘很喜欢,我才敢这么说,可就把规矩错了,我可是老糊涂了。"袭人道:"这也没什么。只是你们有年纪的老奶奶们,别先领着头这么着就好了。"说着,一径出了园门。

花袭人举止沉重,知大礼,守规矩本是她的招牌。如果她自顾在园吃果子,这自由散漫的作风不就与晴雯等类似了吗?但按常理揣摩她的私意,对那老祝妈那一番谆谆教导,可能还是言若有憾,实则心喜的。袭人有上进心,而这些干粗活的老妈子的谦恭,也是她在怡红院里地位的体现。虽然她处事小心,对这表面上的风光不敢领受,但老祝妈心到神知,受几句端着架子的训导又算什么呢?以后这老婆子若有个小小不言的差错犯到袭人那里,估计抬抬手也就过去了。若不相信,让我们把这一幕戏重新改编了再演一遍看看。

假如袭人正轻松自在是在园中行走,看到架下的葡萄晶莹可爱,就随手摘了几颗边走边吃。老祝妈看到了,喊道:"这果子等上头尝了鲜,我再给姑娘送去。"因为人家说得在情在理,袭人说不得还得和颜悦色地答应着:"祝妈说的是,是我一时大意了,你不愧是有年纪的老奶奶,懂得道理。"老婆子受了表扬,可以后袭人再到见她,心里总要有块地方不受用。若她家里有个好侄女、外甥女们什么的要到怡红院落当差,求到袭人头上,她必定要说:"你是知道规矩的,这事须由上头的人来定,却不是我们能管的。"

若领导跟你客气,说明你还不是自己人,宁可让他叱骂几声还来得踏实些。

其实在生活中,并非只有那的确官大一级的才是你的领导,今天你求着谁,就得把谁供起来。

大观园里管厨房的柳家的,因女儿五儿想补宝玉屋里丫头的缺儿,所以对他身边的芳官等人殷勤小心,尽力巴结着。怡红院里群芳开夜宴之前,芳官对宝玉说:"我也吃不惯那个面条子,早起来也没好生吃。才刚饿了,我已告诉了柳嫂子,先给我做碗汤,盛半碗粳米饭来。我这里吃了就完事。"要说芳官的要求也不高,如果柳家的新蒸一碗饭,再打个蛋花汤什么的送来,也算是尽到心意了。但此时柳家的却决不肯如此敷衍了事,她送来的加餐,是一碗虾丸鸡皮汤,一碗酒酿清蒸鸭子,一碟四个奶油松瓤卷酥,并一大碗热腾腾碧莹莹绿畦香稻粳米饭。宁愿让芳官懒洋洋地抱怨一句:"油腻腻的,谁吃这些东西。"也不可让她在一餐饭里,因受了简慢而心意不惬。

年龄是个问题

凤姐在贾母跟前说笑:"这话老祖宗说差了。世人都说太伶俐聪明,怕活不长。世人都说得,人人都信,独老祖宗不当说,不当信。老祖宗只有伶俐聪明过我十倍的,怎么如今这样福寿双全的?只怕我明儿还胜老祖宗一倍呢!我活一千岁后,等老祖宗归了西,我才死呢。"福寿二字,世人人都是恨少不嫌多的,但这祝词若恭而敬之地说出来,也许倒会挑动老人们来日无多的感慨来。凤姐这伶牙俐齿的玩笑却是很得人心的,透着一派的和谐与喜兴。贾母也乐得与孙媳并列,笑道:"众人都死了,单剩下咱们两个老妖精,有什么意思?"

人老了之后,各个器官的功能衰退,对世事的兴亡变迁却越发敏感。王夫人平日不言不语,对这一切却是心中有数的。

凤姐配调经养荣丸,要用上等的人参二两。王夫人翻了半日,只找了几枝簪子粗细的,没办法只好到贾母那儿去讨。贾母忙命鸳鸯取出旧日所余的来,竟还有一大包,都有手指粗细的,遂称二两与王夫人。周瑞家的拿去给医生,不多时回来说:"这一包人参固然是上好的,只是年代太陈。这东西比别的不同,凭是怎样好的,只过一百年后,便自己就成了灰了。如今这个虽未成灰,然已成了朽糟烂木,也无力量的了。请太太收了这个,倒不拘粗细,好歹再换些新的倒好。"王夫人听了低头不语,半日才命周瑞家的说:"你就去说给外头人们,拣好的换二两来,倘或一时老太太来问,你们只说用的是老太太的,不必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