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金色的时代
6395700000010

第10章 来到新班级

来到新班级,甄艳第一感觉就是:哇塞!这班型太大了。密密麻麻挤满了人,要是坐在里面的同学不侧着身子是走不到自己的座位,甄艳的桌子紧挨着老师的课桌,也只有窄窄的一条过道,不过不用侧着身子就能走进。适逢秋季,每天都得打开窗子,让外面的凉风吹进来,习习的凉风冲不淡同学们呼出的热乎乎的气和身上散发的汗渍味。这要是到了夏天就是所有的窗子都开着,也会有一种憋闷喘不上气窒息的感觉。

教室黑板的左边是课程表,一天六节正课,一节自习。正对着黑板的后墙上张贴着同学们办的手抄月报,名字都是自己起的,有叫《萌芽》的、有叫《欣欣早报》的、还有叫《新星》的……今天的晨会,老师专讲办报的事。老师拿着一张上期的《萌芽》报,指着报的设计让学生们看:留出一寸的边很合适,上面的报头名字,排版都很规范。而且还有插图很新颖别致,里面的内容更丰富多彩值得学习,更主要的是都是自己的创作。编者的话、数学老师的脸谱、班主任心事…….她给学生们念了数学老师的脸谱,学生们听了笑得前仰后合。这次班主任老师没有说什么。要是以往学生们笑她就会说:“停,别再笑了,有什么好笑的。”

那报上是这样写的:数学老师一张黑黑的脸,洁白的牙齿,他上课不允许我们东张西望,他要求我们在他讲课时看着他的脸,他说:“尽管黑,你们也得看,我绝不含羞。”说得学生哈哈大笑。他用这样的方法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们的注意力。然后又紧绷着脸讲起A、B、C点与线,他的声音时而高亢、时而低沉让我们不敢溜号,生怕他那句话听不到都是极大的损失。下课时我们敢和他零距离接触,我们知道老师给他起的外号叫老鬼,因为他长得黑,一笑就露出白白的牙齿,有点像电影《画皮》里的鬼。下课后小马就问他:“老师你见过鬼呲牙什么样吗?”他把自己的嘴裂开一笑说:“看见了把,就是这样。”小马之所以敢和他开玩笑,也是他先引起的。

有一次自习课他来到班级,见他讲过的知识学生们消化的很好,就把班里个子最矮的崔三和人高马大的陶霞叫到前面。这一男一女,一高一矮、一胖一瘦对比分明,老师这葫芦里要卖什么药?同学们静静地观看着。只见他摸着崔三的头对同学们说:“他好比小马。陶霞好比大马。先记住大马和小马。我要给同学们出题了”从此崔三就有了小马的雅称。陶霞厉害没人敢开她的玩笑,给她起外号。

他说:“请听题:一百匹马,一百块瓦,大马驮仨,小马崽倆抬一块,问:有多少匹大马?多少匹小马?”说小马时他指着崔三,说大马时指着陶霞然后又转向黑板说:“假设大马为X,小马为Y,你们能列出算式,算出大马和小马的总和吗?”

“能”响声震耳欲聋。X+y=100

“那你们能不能再列出另一道算式,大马驮的瓦和小马驮的瓦总和是多少?学生们不假思索,张口就答:“一百”。

“那X大马驮多少?那Y匹小马又驮多少?经他这么一启示学生们有列出了第二道算式。3X+0.5Y=100他把两道算是写在黑板上。让崔三和陶霞回到原位,讲起来二元一次方程。这就是我们的数学老师,我们在轻松愉快,精神特别集中的情况下掌握了什么叫二元一次方程及它的解法。我们喜欢这样的老师,喜欢他的脸谱,喜欢他的风趣幽默而又严谨的教学。

这数学老师的脸谱是张春旺的文章。老师说:“张春旺观察生活细致,文笔流畅,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我们的手抄报最好办CD是自己创作的作品,平时可以写观察日记,积攒起来到办报时就有内容了,张春旺就是勤动笔才会把文章写得生动活泼……老师的话还没有说完,同学们就向张春旺投去了羡慕的眼神,内心佩服他的才华,张春旺也在众目睽睽之下流露出甜甜的微笑。

这是甄艳来到班级,上的第一个晨会,她感触很深:以往的晨会都是老师总结班级的纪律、卫生、学习等状况或是再布置这一周要做的事,条条框框干干巴巴,爱着班主任的情面不得不听。今天的晨会让她开了眼界,认识了张春旺,还有没见面的数学老师,知道了办报的一些常识。对,象老师说的那样,坚持写观察日记,写身边发生的一些事,不管在家的还是在校的统统都写,再把它整理好,放到自己办的报上。老师不是说吗?我们上墙的报不横着比,竖着比,自己跟自己比只要进步了,你的报纸就可以挂在墙上,甄艳心想:下期报自己的要上墙,也像张春旺的那样,插上一些彩图。

甄艳虽然刚来到班级,却没有一点陌生感,下课了,班里的陶霞就和她答话,说她的身材真好,像一个舞蹈演员,问甄艳:“你会跳舞吗?”

甄艳说:“凑合吧!不过我会滑冰,在龙州二中滑冰得过冠军。”

“真的呀!让我好羡慕!我和李华都不敢滑冰,”陶霞指着身边的李华说。

“只要不怕摔跟头再掌握点要领,慢慢就能学会的。”

“是呀甄艳,我们也想学会,可体育老师总是讽刺我倆说‘姓陶不见桃开花,姓李不见李结果’,怎么一点起色都没有呢?还说:‘冰场上我像个大蹼鸭,没有一点形象美,李华像个千金小姐唯唯诺诺地迈不开脚步’。我倆一气之下,干脆就不给他滑了。体育课上我俩就是站在冰场外看热闹。谁知看热闹还被他踢几脚,什么老师呢?一点都不文明。要不是李华拉住我,我当时真想给他来个脸开花……”上课的铃声打断了陶霞的话。边进教室甄艳边勾勒陶霞的形象:人高马大,弯眉大眼,嫩白的皮肤,说话侃快利落,声如洪钟,有一种刀子嘴豆腐心的感觉,李华她倒没留下什么印象,她根本就没开口说话,不过看得出她和陶霞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课堂上唐霞往往显得渺小,老师提出的问题她常常是答得驴唇不对马嘴,同学们都知道她的厉害不敢笑。在甄艳的印象里,她是个四肢发达身体健康,大脑和小脑都不灵活的人,不过她真诚、热情、乐于帮助人。

冬季里寒风刺骨,飘着雪花的那一天正好轮到甄艳烧炉子。陶霞问甄艳能不能把炉子烧好。甄艳说:“没有把握。”她就和甄艳约定好,带着李华明天一早一起来教室里烧炉子。

第二天她早早起来,从家里带来小木头板子和一把软柴。炉子里的煤渣都是昨晚就掏出去了,今天做起来就省事多了。

甄艳和李华站在一旁看着,只见她把软柴放到炉子里,上面再放些木板,再选一些煤的碎块放在木板上,盖上炉盖。拿着一张点燃的纸让火苗接近炉壁子,炉子里就噼里啪啦燃起来,一点一点地一会炉筒子就会烧得红红的,窗上的冰开始融化,等到同学都来时,屋子里暖烘烘的。冬季里,只要是陶霞做值日都会把屋子弄得干干净净暖暖和和。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同学们才会向陶霞投来爱慕的眼光,陶霞也才会得到老师的表扬:老师说:“陶霞是我班的劳动能手,值日标兵。”

天一天比一天冷了,学校里又拉来了两马车的煤。体活课上唐霞见其它班级的大哥哥趁后勤人不在,正在往筐里挑选大块煤,她立即来了灵感:对,教室的前面的一块空地还能放点大块煤,省得我们引炉子时选块煤。她跑回教室拿来土篮子,叫上甄艳和李华,尽捡大块煤装。其中有一大块煤足足有二斤重。刚装了两土篮子就被班主任看见了。她留下来最大的一块,其余的勒令陶霞她们再抬回原处,李华、甄艳帮着唐陶霞不情愿地把选好的煤块再送回去。陶霞心里那个堵呀!心想:班主任老师是党员死心眼,瞎积极。党员咋地就不吃不喝不取暖呀!再说也不是我们班先开的头,你积极怎么还留下一块大的,留一块和留几筐不是一样吗?

不料第二天班级里靠墙角的椭圆形小书厨上放着那大块煤,上面贴着一张白纸,白纸上写着黑色的字:“我们应该砸碎这种思想,我们应该牢记这块煤的来历。”陶霞看见后气得说不出话来,眼泪在眼圈里泛花。心想:老师会说我什么思想,小偷?偷的思想?那我是小偷,你就是大偷,你留下了大块煤就是大偷。还有那两个帮凶:甄艳和李华也是心惊肉颤、胆突突地怕。陶霞说:“放心吧!我不会连累你们,好汉做事好汉当。”胆小的李华劝她:“和老师认个错吧!”陶霞来了犟劲说:“没门。”甄艳说:“和老师解释一下就说为了班级集体,”陶霞说:“还党员呢?瞎积级,好赖不知,要不是看在比我妈妈年岁还大的份上,我会一直和她顶牛到底。这回我给她来个死猪不怕开水烫,任凭她训吧…

.第三节的语文课上老师布置作文:她指着那大块煤说:“就围绕着这块煤或几筐煤,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事情的经过你们都知道。我就不再多说了。陶霞气得肺都要爆炸了,心想:“每次一布置作文,你磨叽来磨叽去的,今天反倒不说了,你是要发动全班同学借着作文来整我。我豁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