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生之大科学家
6388100000161

第161章 一六〇、天边风俗自相亲

孙元起早已想好答案:“中国在欧洲的留学生,主要是在英、法、德、比、俄五国。等会儿你们下去,便分头电报联络这些同学,表明负责来回路费食宿,请他们到伦敦开会。今天是17号,除了俄国太远,相信七八天时间,其他四国的学生怎么也该赶到伦敦了。他们如果不来,以后也就没资格说闲话!”

“可——”

孙元起知道俞同奎要说什么,便直接打断:“关于学会的经费问题,你们也不用操心。为了表示对学会工作的支持,我个人捐助一笔钱,足以保证学会在未来几年内的正常运转。”

说毕,从行李中翻出诺贝尔奖的奖金支票,随手递给俞同奎。一边问李复几道:“泽民,你买好回去的船票了么?没买好的话,那就等开完这次会再动身吧!”

“好嘞!”李复几干脆地答应了。

俞同奎接过支票,票面上一连串的“0”晃得他直眼晕,好不容易稳了稳神,才确认金额是15万瑞典克朗,看罢手都有些颤抖。

尽管洋务运动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便在中华大地轰轰烈烈地开展,多少改变了一些人(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比如福建、广东)对于世界的认识,但在大部分人眼里,科举考试才是正途;欧美属于不服王化的蛮夷之地,加上中间隔有海疆万里,波涛不测,自然视出国为畏途。出国留学的,一般家境比较贫寒,在国内混得不很如意,想借留学改变人生,比如鲁迅,再比如眼前的李复几和俞同奎。

这种情况到了民国时期,才发生巨大转变。那时候出国的学生要么天资聪颖,获得了奖学金;要么家境比较富裕,出国就是为镀金。

15万瑞典克朗,约合七八千英镑,而此时英国普通工人一年的收入才三四十英镑。也就是说,这些够一名工人辛辛苦苦赚两百年的!这是俞同奎第一次接触到如此巨额的财富,拿到手里还有些不敢相信:“先生,这些都要捐给学会?”

“这笔钱是从科研中来,也要花到科研中去,算是物尽其用。你就不用婆婆妈妈的了!”孙元起不以为意地挥挥手:确实,这笔钱是“借鉴”先贤的知识而得来,如果花在个人享受上,自己心里还真有些过意不去。如今用它来推进中国科技的发展,也算是略略补偿诺贝尔发明的炸药给中国人民造成的伤害。

“这……”俞同奎还有些拿不定主意。

孙元起又道:“留学生中应该有学习商科的,你们可以请他们帮忙打理一下日常往来账务。对了,你和大家说,就说这笔钱是海外侨商捐资,不必提我。”

“那好吧!”俞同奎这才胆战心惊地把支票贴身收好。

“既然是成立中国科学技术学会,内容应该大致包括理、工、农、医四大块,你们便按着这些类别请人。如果其他学科的学生想参加,我们也不能拒绝,但来回差旅费不能全包,比如只报百分之五十?具体比例你们自己掌握。”孙元起见他俩点头,便站起身,“走,我请你们吃中饭,吃完饭你们就回去忙吧。”

“这顿饭我来请!”俞同奎不好意思老占先生的便宜。

孙元起眼睛一瞪:“你没读过《弟子规》么?‘长者赐,不敢辞’!”

数年前,孙家鼐老大人曾经用来教育自己的话,今天终于派上了用场。

俞同奎听了训斥,规规矩矩地答“是是是”,不敢任何忤逆。这一刻孙元起觉得浑身舒畅无比:怪不得老大人、张埜秋、张南皮他们都那么喜欢端架子、摆资格,原来感觉确实不错!

吃完饭,送走李复几、俞同奎,孙元起回到房间休息片刻。然后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瑞利勋爵便带着一帮人敲响了房门。

关于瑞利勋爵,倒颇有些可以说道的地方。话说他原名叫做约翰?威廉?斯特拉特,因为祖父被英国皇室封为瑞利勋爵,他是第三代,故而习惯称他为“瑞利勋爵第三”,简称“瑞利勋爵”。祖父和父亲除了留给他庄园和贵族身份之外,似乎没能在学习上给他任何指点。但这已经足够,富三代的家底足以保证他生活无忧,从而在学业走得更远。

他23岁时以最优等的成绩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毕业,开始了毕生的科研工作。在1879年,他接替去世的著名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出任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在1905年,瑞利勋爵又取代垂垂老矣的哈根斯爵士,转任皇家学会会长。将来,他还会回到自己的母校剑桥大学当校长,直至逝世。

在瑞利勋爵漫长的研究生涯中,做出了三项伟大的贡献:

首先,他提出了光学上的著名的“瑞利散射公式”,从而解决电磁理论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都会想到:为什么晴朗的天空是蓝色的呢?为什么汽车尾灯、交通指标灯、铁路上的信号灯又都用红色的呢?这个问题过去很多科学家都研究过,但都解释不了。瑞利通过研究,用分子散射公式完美地解答了这个问题:晴朗的天空之所以呈现蔚蓝色,是因为可见光中蓝光受到空气中悬浮灰尘强烈散射的缘故;而各种信号灯之所以用红色,则是由于红光不易被散射,容易被人们看见。

其次,他在长期致力于气体密度的研究同时,导致了对惰性气体的发现。自从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表以来,科学家积极寻找新的元素,以填补周期表上的空缺。但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没有发现在周期表上居然遗漏了整整一族性质特殊的惰性气体。瑞利在研究氮气的密度时,发现实验数据超过了误差允许范围,百思不得其解。后来他遇到威廉?拉姆齐,两人决定合作查明这一问题的原因。1894年8月,瑞利与拉姆齐宣布从中发现了一种新的气体元素氩。之后,在瑞利的协助下,拉姆齐又相继发现了几种新的惰性气体元素。因为这一伟大发现,瑞利获得1904年诺贝尔物理奖,而拉姆赛则获得同一年的化学奖。

至于第三项,则是他在1900年通过经典物理学知识体系推出的一个定律,很好地解决了长波部分光的能量分布情况。这一定律后来经过英国物理学家金斯的修正,故而被称为“瑞利—金斯定律”。然而这一定律并不是经典物理学知识的胜利,而反而引发了一场灾难——即前文提到的“紫外灾难”。这个紫外灾难,直接导致了经典物理学大厦的坍塌。所以很多时候,瑞利勋爵更宁愿自己没发现这个定律!

在这个时空内,瑞利勋爵完全没有任何可以后悔的地方,因为在他发现定律的前一年,孙元起在《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辐射强度与光波长之间的函数关系》的论文,干净利落地解决了黑体辐射和紫外灾难的问题,根本没给他插手的机会。

物理课本在讲量子力学的时候,首先都会提到“瑞利—金斯定律”,可瑞利长什么样,估计百分之九十九的学生都不知道!毕竟瑞利不像普朗克、居里夫人、爱因斯坦那么出名。

好在边上有人介绍,首开始便指着一位矮胖谢顶、胡须鬓角一大蓬的六十多岁老头:“约翰逊教授,这位是我们皇家学会会长瑞利勋爵阁下!”

剽窃遇到正主,孙元起有些心虚,连忙上前问好:“很高兴见到你,尊敬的瑞利勋爵阁下!”

“我也是,教授先生,欢迎您来到英国。”瑞利说道,“这是我的小儿子詹姆斯,他对你非常崇拜,所以我冒昧带他前来拜访,希望没有打扰到你!”

詹姆斯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估计还在上大学,长相可比邋遢的老爹端正不少,见到孙元起磕磕绊绊地说道:“尊敬的约翰逊教授,我对您非常崇拜,曾仔细认真地拜读过您的论文,尽管不是很懂。”

见他青涩模样,仿佛想起自己以前在大学的追星时光。孙元起当下便起了指点之心,笑着说道:“能够得到你的认可,那是我的荣幸。不过,如果想对物理做深一步研究的话,建议先认真研读《量子力学》,其他论文倒不着急看。”

“谢谢您的指点。”詹姆斯感激地点头答谢道。

“约翰逊教授,这位是《Nature》杂志社主编坎贝尔博士!”

未登孙元起开口,坎贝尔抢先说道:“约翰逊教授,您好,我谨代表《Nature》杂志社的同仁,欢迎您到英国访学!”

孙元起道:“谢谢坎贝尔博士,敝人还要感谢以前贵社刊登拙文呢!”

“您言重了!你先后在《Nature》上发表的《关于原子结构的实验与猜想》、《原子的核外电子组态:从光谱、能级到不相容原理》等论文,牢固确立了原子的基本结构,改变我们以往对于物质的认识,甚至改写了科技史。从这个角度说,能够刊登您的论文,是我们杂志的荣幸!”坎贝尔顿了顿,又接着说道,“《Nature》是世界上少数几种具有较高知名度、影响广泛、及时报道科学动态的杂志,我们将以开放的态度,一如既往地欢迎约翰逊博士的投稿。”

早些时候,《Nature》杂志社比较保守,所以孙元起很多论文都是投给美国的《Science》,而不是它。等后来自己有了《经世大学学部》,那就更肥水不流外人田。所以坎贝尔的意思很明显:孙大牛,你有什么样的稿件,我们都乐意发。关键是你可不能厚此薄彼啊!

孙元起自然闻弦歌而知雅意:“《Nature》是非常优秀的杂志,如果可能,以后少不了有借重你们的地方!”(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