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不可不知的人性全集
624100000010

第10章 这十种人性你不得不防(3)

当他失败时,却没能先从自己反省做起。多半是要找到个自己和别人信服的推诿的道理。如果太难找到过硬的道理,勉强让自己信服的也将就,有时候甚至旁人都认为这是在自欺欺人了,自己还在陶醉其中,原谅自己。面对责任,人们首先推脱旁人,其次推给环境,最后实在没有理由可找,那就想到了一个逻辑:“自己办不到的事情,天下人皆如此。”

即使别人对他恩重如山,他却习惯性忘记,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埋怨铺天盖地。

对付这类人的方法也很多,下面就介绍几种:

1.看到退路再帮人

人活在世上,免不了需要别人的帮忙,同时也要去帮助处于困难中的人,但有人却不是这样。

2.不渴求别人的感激

生活中有很多人,他们在别人帮助下,得了点蝇头小利,撒腿就跑不见人影。只知从别人身上得到好处,却不知回馈,往往令帮助他的人感到失望,不再给予支持。这类人多半自以为是,从不考虑自己的责任,仿佛世界都欠他的,别人对他好是理所应当。

这样的人你若帮助他,你得到快乐,那就够了,渴求他们的一句感谢,望穿秋水也未必能见回眸一笑。因此,如果真想帮忙,就不要渴求他的感激。

3.一手戴手套,一手支棍子

驯兽师之所以能在猛兽面前游刃有余,是因为他一边有防护的工具,一边又有制服动物的利剑。防范忘恩负义的人,何不学学他们呢?

4.错误只能上演一次

世界上不犯错误的人是没有的,犯错误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如吃喝拉撒一样。但在同一个地方栽了两次或多次跟头就不该了。

暴躁冲动:现代文明中的野蛮残留

现代的社会和往昔已有很大的不同,许多人可以毫无顾忌地在他人面前表现出暴躁、冲动、愤怒、厌恶、不满等情感,不光是男性如此,连女性也不例外。

暴躁冲动是魔鬼,而由各种角度来看,也的确如此。第一,不仅自己会变得不愉快,同时他人也会感到不高兴;其次,会使别人对自己敬而远之。尤其是表现欲强、任性或歇斯底里的女性,更令人难以应付。

那么如何防暴呢?

1.尽可能不以暴制暴

见到张飞,和他比蛮劲,十有八九完蛋,遇见李逵,扛两把斧头硬拼,很可能就是第二个李鬼。同样,对付爱用暴力人的办法,也不是跟他硬拼。但凡爱用暴力的人,最喜欢用武力解决争端,你和他硬碰硬恰恰是合了他的口味,再好不过了。

在现代社会中,既需要敢闯敢冒险的勇气,也需要审时度势的清醒;既需要对人信任,也需要对人警惕;对挡道的坏人,手中应用矛;对野蛮无理的人,要能进退自如。

2.一味宽恕只有挨打的份儿

和人相处,我们不能先去欺负别人,但若别人欺负到自己头上来了,就应该反击。如果事事都宽容退让,容易形成软弱怯懦的个性,无法做到自强自立。所以,具有反击精神,学会自我保护是非常必要的。没有度的宽恕意味着任人宰割,在竞争社会,学会反击是非常必要的。

3.不让施暴者逃避惩罚

面对暴力,有些人选择了忍气吞声、低头屈膝,放弃了坚强不屈、昂首挺胸。此举不仅是漠视自己人身安全的权利,也丧失了作为正常人不可侵犯的尊严,更助长了施暴者的嚣张气焰。因为在施暴者的心中同样存在“柿子挑软的捏”的处世为人“哲学”。受暴者怕的是打击报复,可事与愿违,忍气吞声、低头屈膝带来的却恰恰是施暴者再次、多次更为严重的伤害。

对滥施暴力的人,与其忍气吞声、低头屈膝,坐等再次伤害,不如坚强不屈、昂首挺胸,不让要施暴者逃之夭夭,举起正义的大旗,你必将战胜邪恶!

大嘴巴:好奇心与表达欲望的结晶

社交圈中有一群人,他们喝着自己的茶酒,扯着别人的闲篇儿,或透露一些别人的隐私,或影射一下别人的人格,不管是直接散布,还是委婉传播,不管是加油添醋,还是扬沙子泼凉水,都是对人际关系的一种亵渎,一种践踏。

然而,经常说别人是非给别人听的人,不知哪一天连听的人也会成了他的批评对象,因此慢慢的大家都会对他敬而远之。

那么怎么堤防这类人呢?

1.心事宁烂在肚子里

面对大嘴巴之类的时候,该保留的一句也不能透露,要善于随机应变,谨防祸从口出。

人群中常有毁人威望的非议流播,这非议一旦变成众口一词,就会使人声名狼藉。非议一般源自某一明显失误,或恰可成为街谈巷议话题的微小缺陷。倘若有敌人从你口中套出口实,再加以揣测,后于众人中传播,转瞬之间即能摧毁你的贞节牌坊。恶名易得,因为坏事易被相信而难辩白,因此,我们不可不把好“口”关,以免一失足成千古恨,等丢了羊再补牢毕竟是损失。

2.不可以被激怒

大嘴巴散播流言飞语,除满足内心变态式的需求外,很多时候是要让你遭殃,激起你的愤怒,然后再更好地收拾你。当他们怀着种种目的来激怒你时,你稍有不慎,便会掉入别人为你设计的情绪圈套当中。

3.让别人说去吧

不同人对待流言态度、手法各有差异。有人面对流言迎头痛击,不惜与流言进行较量,有勇无谋;也有另外一种人,对流言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千万别认为这样的人好欺负,这样的人往往有点真本事,知道力气不能白浪费,既然流言这东西可以燎原,那它一定具有自生自灭的属性。有时大大方方地说一句:让他们说去吧!却能事半功倍。

4.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世界上,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混迹在一块。真相和假象,现象和本质,说的和做的,明的和暗的,有时可能正好相反。有人把笑话说成真话,有人把真话说成笑话,更有真话假说或假话真说,对此不可不察。

5.做谣言的休止符

当谣言的休止符不仅是制止谣言从你这儿再传出去,也同时要求你能用各种方式化解谣言。如果可以做到谣言再大,依然豁达大度,稳坐钓鱼台当然很好,但有时又不得不反击大嘴巴,这要讲求策略。例如幽默。

自负狂:妄自尊大的平庸者

自负的人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人的自我意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自我认知,自我意志,自我情感体验。人评价自己,要靠自我认知,有的人过高地评价自己,就表现为自负;有的人过低地评价自己,就表现为自卑。

自负往往以语言、行动等方式表现出来,自负的人让人感觉很牛,有一些人表面上也让人感觉很牛,但是不一定是自负。

自负实质是无知的表现,主要表现在不自知。俗话说“自知者明”,“人贵有自知之明”。无知有两种表现,一是盲从,二是狂妄。自负有时表现为狂妄。

防范自负狂有以下几招:

1.识破气球的真空

防范自负狂,主要还是防他们做事,领导要防自负的手下,员工要防狂妄的上司,大多数人要注意亲朋好友的极端自信。面对目中无人的他们,要学会识破气球的真空。

2.不可投放过大的希望

自负者不一定意味着失败,但和失望是联系在一起的。在他们身上撒播希望的种子,得到的是失望之果。

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自己有无本事,本事有多大,别人都看得见,心里都有数,不用自吹,更不能狂妄。没有多少人乐意信赖一个言过其实的人,更没有一个人会对一个出言不逊的人抱过大的希望。因为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3.自负之人不可用

用人须知,知人善用。历史上诸多自负者败事的惨痛教训提醒我们,如果你是一位领导者,那么请不要用自负狂妄之人。因为你无法保证他不再犯相同的错误,也不清楚这种人能力如何,可否担当重任,更致命的是自负的人不易合群。

人总是喜欢掩盖自己的缺陷来避免别人的嘲笑,却不知在满足自身虚荣心的同时让自己的缺陷变得不可救药。

他们穿上了一件华丽的精神外套,骗不了别人却蒙骗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