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男孩一生要结识的100位名人
623800000049

第49章 钱穆——对历史的温情和敬意

第四十八章 钱穆——对历史的温情和敬意

鲁迅曾告诫青年,要“多读外国书,少读甚至不读中国书”。在20世纪之初,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到处是“线装书理应被扔进茅房,儒家礼教中只写满了杀人,传统中国就是裹着小脚的媳妇……”这样的宣传,诸子百家、魏晋风度与现代中国的生活看起来毫无关联,年轻人只关注国外,立志向在国外找到民族复兴之路。这时候,只有钱穆敢于“抱残守缺”,他倾尽一生的心血,都在为中国的传统精神呼喊。

两岸三地的漂泊

钱穆的故乡是素有“东南财富地,江浙文人薮”之称的江南水乡无锡。父亲是一个秀才,因体弱多病,无意功名,对两个儿子却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读书入仕。41岁时,他撒手尘世,留下孤儿寡母,当时钱穆12岁。钱穆就读的无锡荡口镇果育学校,是辛亥革命前无锡开风气之先的一所典型的新式学校。

青年的钱穆一直在家乡的中小学执教,直到36岁的时候,因为《刘向、刘歆父子年谱》而成名,被北大教师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

钱穆在北平居住了8年,授课于燕京大学、北大等名校,并在清华、北师大兼课。抗战时期,他辗转任教于西南联大、武汉、华西、齐鲁、四川各大学。

因为不合于当时批判历史的主流,新中国成立时,55岁的钱穆离开故土只身去了香港,从此告别了内地的亲人。随后,他在香港创办新亚书院。如今,新亚书院已经并入香港中文大学,成为香港文化历史上的一座丰碑。

在香港一转眼又是18个春秋,1967年10月,钱穆应蒋介石之邀,以“归国学人”的身份自港抵台,从此定居台湾。

1980年夏天,86岁高龄的钱穆在夫人陪同下到了香港,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与阔别32年之久、生活在大陆的三子一女相见。“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钱穆死前曾有遗嘱:如果人不能回到大陆故乡,也要葬回去。为了完成钱穆魂归故里的遗愿,钱夫人将他的灵骨一直安放在台北永明寺,等待着归葬大陆。直到1992年,钱穆的骨灰由台北经香港飞上海,于傍晚到达苏州,最后撒入苍茫的太湖,这位劳碌一生的国学大师,终于得偿所愿。

倔强的文人

钱穆的最高文凭只是高中学历,他曾参与一场退学运动。

当时他在常州府中学堂,学校新上任的舍监陈士辛,没有前任舍监循循善诱,他教学生修身课,但与学生相处不好。钱穆所在的年级在年终大考前,集体提议,要求校方减去修身课,增加希腊文课等。钱穆等5人是学生公推的代表,并且以集体退学相要挟,但是最后学校并没有让步。钱穆性格倔强,他毅然拒考,填退学表,自动退学。

在这次学潮的5位代表中,还有3位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一位是创办《国故》月刊的常州张寿昆;一位是江阴的刘寿彭,即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写了《叫我如何不想她》的刘半农;还有一位是瞿秋白;剩下的那个人是校长的三弟。

刘寿彭当时在同学中名气很大,他当时并没有和钱穆同时填退学表,在期末考试后也退了学。他曾被陈独秀召去北京大学,改名为半农,是提倡白话文的干将之一。

20年后,钱穆赴北平教书,恰好当时刘半农也在北大。他乡遇故知,钱穆登门拜访刘半农。刘半农客气地留他吃了午饭,谈了两个小时的话。但在常州府中学堂时期的事情,刘半农只字未提,也不问钱穆20年来的情况,也不谈提倡新文学方面的事情。

钱穆后来感叹道:“不客气乃旧相识,无深语似新见面。”他猜想,当时刘半农已经名满天下,大概不愿意谈那些陈年往事。既然刘半农与自己意气不相投,所以也不谈他的新思想。从此以后,钱穆便不再和刘半农来往。

钱穆语录: 欲使其国民对国家有深厚之感情,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以往历史有深厚的认识。

画外音: 对国家的过去一无所知,就自称爱国,这样的爱是盲目的、肤浅的。只有真正了解了国家的历史,了解了民族兴亡的本质,我们对国家的爱才更加深沉、更有力量。

钱穆小档案

出生年月:1895年

研究领域:历史

著作:《国史大纲》、《国史新论》等

居住地:无锡、北京、香港、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