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弘一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
623300000013

第13章 1 苦乐“相对论”

第二章人生如月,笑看圆缺盈虚

1 苦乐“相对论”

出家人的生活在我们看来是相对很清苦的,但对于真正的出家人而言,他们并不会认为苦,而是相反的把苦当成乐,并且从中获得真正的快乐。其实,获得快乐的真正的方法并不是去逃避痛苦,而是化苦为乐。

——转述弘一大师语

痛苦与快乐似乎从来都是相伴相生的,二者之间相互矛盾又相互联系。所谓“没有痛苦也就无所谓快乐”,如果我们将痛苦与快乐看成是绝对的对立,从而加以逃避,那么,我们不仅不能得到快乐,反而会使我们更加痛苦,而我们之所以见苦便畏惧,是因为我们没有一个正确的苦乐观。

其实,苦与乐并非是相互对立的,而是和谐统一的,是相辅相成、相互转化的。正如哈密瓜比蜜还要甜,人们吃在嘴里乐在心上,而巴豆比难吃的中药还要苦,然而,种瓜的老人却告诉我们:哈密瓜在下秧前,先要在地底下埋上半两苦巴豆,瓜秧才能茁壮成长,结出蜜一样的果实来。

是的,没有苦中苦,哪有甜中甜呢?而乐又从何而来呢?苦是乐的源头,乐是苦的归结。“不经风霜苦,难得腊梅香”,成功的快乐,正是经历艰苦奋斗后产生的。吃得苦中苦,方能得成果。古人“头悬梁,锥刺股”,苦则苦矣,但他们下苦功实现上进之志,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以苦为乐,苦中求乐,其乐无穷。

苦的滋味的确让人不好受,甜、乐的滋味人人都喜欢,艰苦的劳动、挫败和失败与苦味一样,没有人想特意去领受,而成功的喜悦则是大家都梦想得到的。但是,如同没有苦巴豆就结不出哈密瓜一样,想要享受成功的喜悦,多半先要饱尝找寻成功的艰辛。

苦与乐往往与人们的成功和失败联系起来。成功是新大陆,不尝一尝在大西洋上漂泊近两个月看不见陆地的苦,哥伦布怎能在毫无希望之时,看到曙光中的大陆呢?成功是胜利,不每天尝一尝那在苦艾酒中浸过的苦胆,勾践怎么能取得灭吴的功绩呢?成功是中国革命,没有半个世纪的奋斗前行、没有失去大批优秀儿女的痛苦,五星红旗怎能在祖国的天空中高高飘扬呢?甜丝丝的成功背后,总有一段苦不堪言的奋斗过程。《圣经》说,通往天国的门是小门,路是荆棘之路。是的,不付出代价,不经过艰苦努力而来的成功是没有保障的。“或许,靠老天帮忙,取得成功,也行吧?”有人会这样问,天上掉馅饼的事不一定没有,但那是极其偶然的,那种乐,是侥幸的乐,因为没有尝过苦味,所以也并不显得很乐。欢呼收割之前,必须流汗撒种。未经楷书的行书,不经火烧的陶瓷,不付出代价的捷径,行么?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做一件艰苦的事,我们不能埋怨。一旦有了成功的希望,有了奋斗的目标,知道苦尽甘来的道理,艰苦前行的人,才不会懈怠,才不惮于迎接成功之前的苦痛。

的确,人生的悲苦从来都是无法逃避的,多苦少乐是人生的必然。因此,我们应该做到能苦会乐的那份坦然、化苦为乐的那份智者的超然。

圆满的人生并不是一辈子没有吃过苦、没有失过恋,而是经历过、体验过、面对过那苦的滋味,最后超越那苦的感觉。

苦为乐、乐为苦,苦与乐的感受全在于一心。达摩面壁,凡人皆称其为苦修。有谁知道达摩祖师在静修中,心归空灵,慧及宇宙,体肤之苦皆化为心灵的极乐,于他自身,并无半点苦楚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