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任务就是成长的机会
623200000025

第25章 2 与其抱怨,不如实干

第五章2 与其抱怨,不如实干

无论你所在的公司规模多么小、业务多么简单,只要它存在并能够给你薪水,就说明它有一定的过人之处。这或许是一项高科技产品,或者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经验,或者是一种催人上进的企业文化,而这些,都是你人生发展必不可少的。所以,每天面对自己的工作,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全面地认识自己的公司,每天去观察它的成长和自己的成熟,从公司和公司的同仁那里学习知识和技巧,充分利用公司的现有资源,努力做好自己的手头工作,而不是盲目地抱怨。

迈克尔刚进公司的时候,上司非常赏识他。为了不辜负上司的器重与信任,他主动申请去开拓公司在非洲的外埠市场,义无反顾地离开美国,独自去了那块陌生的土地。

在非洲,迈克尔竭尽所能地克服生活上的种种不适,虽然问题接踵而至,但他仍卖力地开展工作。他不但要以经理的身份代表公司去洽谈业务,还要以搬运工的身份亲自去码头取货、送货。面对这些,迈尔克没有一句怨言,只是默默地承受,把这一切磨难当成理所当然。然而,在非洲这块土地上,他辛勤的劳作并没有换来丰盛的成果。两年多来,虽然每天都在竭尽全力地工作,却没有获得在本土时一半的成绩,他成了同事中业绩最差、进步最小的人!上司对他在非洲的表现颇有微词,对他在工作上的支持也没有了以往的热情。但迈克尔没有抱怨,仍一如既往地卖力工作。

辛勤劳作并没有换来上司的嘉奖,尤其这种嘉奖对迈克尔来说,已经成为他坚持下去的动力,这使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心境悲凉,觉得前途灰暗,看不到成功的希望。然而,他最后还是选择坚持下去,而不是埋怨上司的不理解,并尽最大的努力与上司保持着沟通。他一直把这份艰辛当做一种契机,一首成功的前奏曲。终于,半年之后,他在非洲的市场有了令人瞩目的重大转机。

迈克尔的事例告诉我们,每一次任务都蕴含着机会,与其抱怨,不如实干。一名优秀的员工应当像迈克尔一样,无论做什么样的工作,都要时刻以自觉的行动来代替抱怨。对于他而言,公司的组织结构如何,谁该为此问题负责,谁应该具体完成这一任务都不是最重要的,在他心目中,唯一的想法就是如何解决问题。

倘若我们的抱怨毫无理由,就应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心态,由消极变为积极,由推诿变为主动,由事不关己变为责任在我。有时,即使我们的抱怨具备十足的理由,那也还是不要抱怨吧。因为在逆境中拼搏能够产生巨大的力量,这是人生永恒不变的法则。当你遇到某一个难题时,想办法去转变这种状态,也许一个珍贵的机会正在悄悄地等待着你。

2000年,全球汽车市场一片萧条,日产尼桑公司也因此陷入了困境。危急关头,公司高层空降了法国有“营救大师”之称的卡洛斯?戈恩来到日产,期待他妙手回春拯救日产!

在戈恩正式上台的就职演说中,他面对日产公司的所有股东和员工,面对众多的新闻媒体,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公众承诺——“180”计划。“1-8-0”这三个数字分别代表了日产将实现的三个目标:截至2004财年,全球销售量增加100万台;运营利润率达到8%;汽车事业净债务为0。该计划旨在实现日产的持续性、赢利性增长!

戈恩在演讲台上坚定地告诉所有人:“我要实现这三个目标,如果任何一点没有做到,我就出局!在这三个目标前,我没有说一个‘假如’:假如有了支持、假如经济环境良好、假如日元汇率降低……这表明我已经决定,并已经承担责任,这是我们的承诺!”

戈恩说到做到,不仅扭亏为盈,现在的日产就像变了一家公司!业界为之震惊,人们发现奇迹总是在这位大师身上闪现,必然有其成功的方法和规律,于是很多人去向戈恩求救。

有记者问戈恩,为什么在一上台之初就要坚定地锁定目标,不给自己后路?戈恩回答说,人们喜欢结果,因为它简单,谁都能明白,谁都可以去衡量。当我们给了对方一个结果承诺,人们对你的态度就会积极起来。人们会说:“OK,这很公平,给他一个机会吧!我们按承诺执行,他按承诺兑现,没有任何借口,一切为了结果。”

面对困境,戈恩没有抱怨,而是积极采取行动,用成绩向公众显示了自己的能力。如果我们也能像戈恩那样去工作,我们所作出的努力将会得到回报。

成功的人,从不在抱怨中沉沦,而是用行动去把握机会。他们在有机会时能抓住机会,没有机会时能创造机会。

所以,一旦你决定要从事某种职业,或者你一旦在从事某种职业,就要立即打起精神,不断地勉励自己、训练自己、控制自己。在你的工作中要有坚定的意志、积极的心态,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全心全意去执行。实际上,如果你能够静下心来,仔细地审视自己的工作,你就会发现每一份工作都是一个自我实现的极好的平台,都有着极好的资源等着你去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