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50个决定你一生的做人法则
623100000009

第9章 3尊重别人:他好,你也好

第三章3尊重别人:他好,你也好

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平等来源于心灵的平等,来源于彼此的尊重和支持。一个人只有尊重别人,强化内在素质,树立良好的外在形象,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如果把获得别人的尊重看成是一个人本来就应该有的权利,那么尊重他人,就是一种文明和美德,是一种崇高的修养,是通过尊重别人的行为和形象,也让自己获得同样的尊重。但是,如果将自己置于高位,把帮助别人理解为一种“施舍”,那么,你对他的帮助,就成了对他的“侮辱”和轻视,而你得到的,也将是你给他的东西。

有这样一个故事:

曾经有一个人很穷,冬天来了,他没有钱买木柴,就去向一个富人借钱。富人爽快地答应借给他两块大洋,很大方地说:“拿去花吧,不用还了!”

穷人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过钱,小心翼翼地包好,就匆匆往家里赶。富人冲他的背影又喊了一遍:“不用还了!”

第二天大清早,富人打开院门,发现门口的积雪已被人扫过了。他在村里打听后,得知这事是借钱的穷人干的。

富人想了想,终于明白了:自己昨天的举动是给别人一份施舍,只能将别人变成乞丐。于是他让穷人写了一份借条,约定以扫雪来偿还借款。

穷人用扫雪的行动提醒富人,任何人都有尊严。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明白,在帮别人的忙的时候,如果有“施恩”或者“施舍”的想法,那就根本不能得到别人的感谢。

向一个陷入困境的人伸出热情之手,给予他无私的帮助的确是重要的,但更为关键的是,我们还应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自尊和价值。

老王曾经到乡下的母校去听课。在中午吃饭的时候,他发现其中有一位老教师在喝完稀饭后,伸长了舌头,低下头,捧着碗“滋滋”有声地把碗底的残留稀饭舔得干干净净。如今的生活已经不是饿肚子的时代了,竟然还会有这样的老师。看到他这个样子,大家都禁不住笑了出来。那位老教师听到笑声,现出惊异的目光,且不由得红了脸,极为羞愧地走出了吃饭的地方。一个下午,老王没有看见老教师的身影。

临走的时候,老王终于看到了这位老教师的身影。他连忙走过去对老教师说了一些比较委婉的道歉的话。老教师抬起头说:“这是我保持了几十年的坏习惯了。过去家里穷,吃不饱,经常要求家里的三个孩子这样做,我自己久而久之形成了习惯,到现在还是改不掉,丢脸了。”听了老教师的话,周围的人深深地为刚才的笑感到惭愧。

面对别人的习惯,如果我们没有真正的领会,只是浅薄的嘲笑,这本身说明我们对生活的理解是多么的浅薄和无知。在我们笑出声的时候,谁又会知道他的这个习惯是多么令人尊敬呀!

所以,不要贬低别人的人格,不要伤害别人的自尊心,要尽量去体会、理解,要去深入他的内心,把对方当自己来爱、来扶持。如果,将懂得自尊看成一种责任,那么当你把对方看成自己后,维护对方的尊严也就成了一种义务,所以,学会尊重别人吧,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得到别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