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50个决定你一生的做人法则
623100000077

第77章 2得意莫忘形,“狂欢”也要急刹车

第二十三章2得意莫忘形,“狂欢”也要急刹车

踌躇满志、春风得意是人人都向往的人生境界。但得意者绝对不能忘形,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姿态形象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时不时地回头看看自己的尾巴是夹在裆下,还是翘到了天上。一旦露出失态的尾巴,就很有可能被别人抓住,到那时可能连“落水狗”的命运都不如。

美国汽车大王福特曾说:“一个人如果自以为已经有了许多成就而止步不前,那么他的失败就在眼前了。许多人一开始奋斗得十分起劲,但前途稍露光明后便自鸣得意起来,于是失败立刻接踵而来。”

这一点,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身体力行,做得很到位。

1997年,美国《家电》杂志公布全世界范围内增长速度最快的家电企业,海尔超过GE、西门子等世界名牌名列榜首;1998年11月30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在亚太地区声誉最佳的公司评比中海尔位居第7,是唯一进入前10名的中国企业;2000年5月19日,美国科尔尼管理顾问公司、《财富》杂志集团等评选“全球最佳营运公司”,海尔是亚太地区唯一得主企业;2001年第2期美国《家电制造商》杂志对全球前10位家电制造商进行了排名,海尔集团名列第9位,排在第1位的是美国惠而浦公司,在这10个家电制造商中,有3家美国公司、2家欧洲公司和1家日本公司,中国公司只有海尔1家;2001年8月6日的《福布斯》杂志根据2000年全球白色家电品牌进行了排名,海尔雄居第6位。

海尔所取得的这些令人瞩目的成就,跟张瑞敏的兢兢业业是分不开的,张瑞敏赢得了世人的尊敬与爱戴。

1998年3月25日,张瑞敏应邀登上哈佛大学讲坛,“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的案例正式写进哈佛大学教材,这是中国企业家第一次登上哈佛讲坛,中国企业以成功的业绩第一次被写入哈佛案例;1999年12月7日,英国《金融时报》公布“全球30位最受尊重的企业家”排名,张瑞敏荣居第26位,这是中国企业家在世界范围内获得的最高美誉;2000年10月7日,张瑞敏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演讲“海尔管理创新”,再次引起国际管理界的强烈反响,他成为首位登上瑞士国际管理学院讲台的亚洲企业家;2001年7月,张瑞敏成为《福布斯》杂志的封面人物,并且该杂志以“中国走向世界,雄心勃勃的海尔,内地跨国集团推出的国际品牌”的文章向全世界介绍了海尔。

客观地讲,张瑞敏的得意之处并不少,如今已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张瑞敏得意忘形了吗?没有。张瑞敏认为,作为一个企业家,必须在修身方面有了相当的成效,然后对社会才能尽到“义、利”之绩、发达之道,才能塑造出有责任感的、理想的商人品格。

虽然张瑞敏取得了许多可以让他自鸣得意的成就,但他却从不因此沾沾自喜。1998年9月,在取得了卓越业绩之后,张瑞敏竟然说:“如果有丝毫满足,有丝毫放慢观念的更新步伐,海尔品牌将会在一夜之间被淘汰出局。”

得意忘形的人很多很多。得意而忘形,这是许多没有远见者的共性,他们并非想没有大志向也没有大目标,只是在一种虚荣心的驱使下向前奔跑,目的只是想博得众人的喝彩,等众人的掌声一响便认为达到了人生目的,便想躺在掌声中生活了,自然也就忘形了,认为自己可以不再奔跑,可以昂头挺胸地在人群中炫耀了。

得意而忘形,说明一个人没有自己的追求和目标,有了一点点的得意便以为人生的荣耀不过如此了,这些人中有许多有才华的人、有实力的人、有发展前途的人,要是真的能尽力而为会成就一番事业的。只是有的人目光太短浅了,有的人又习惯于谄媚罢了。

忘形应该说是一种误解,一种把暂时的得意看成永久得意的误解,一种把暂时的失意当成永久失意的误解。只要我们明白,这个世上没有永恒的事物,一切都是暂时的、相对的、发展的,那就不会忘形了,那么人人都会生活得更美好。

所以,做人要以超然之心看待自己的得与失,平和看待一切,得意时的“狂欢”也要节制,这样,你才能走向自己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