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50个决定你一生的做人法则
623100000050

第50章 3依赖只会让你失去自我

第十五章3依赖只会让你失去自我

人们的依赖性大多发源于幼年时期。幼年时期儿童离开母亲就不能生存,在儿童印象中,保护他、养育他、满足他一切需要的母亲是万能的,他必须依赖她,总是怕失去这个保护神。

这时,如果父母过分地溺爱其子女,或者因内疚、负罪感而超乎常理地爱护其子女,或者因在社会生活中的自卑感而特别宠护其子女,以此来获得子女的爱戴、尊敬,满足其自尊心,就只会鼓励子女依赖父母,使他们没有长大和自立的机会。久而久之,在子女的心目中就会逐渐产生对父母或权威的依赖心理,成年以后依然不能自己做主,而总是依靠他人来做决定,缺乏自信心,不能负担起选择及采用各项事件的责任,形成依赖型人格。

具有依赖型人格的人一般十分温顺、听话,他的巴结和逢迎最初受人欢迎,可能会引起人们的好感,但不久,这种黏着性依赖就会令人厌烦,因此他们很难处理好人际关系。依赖型人格者常缺乏自信,显得悲观、被动、消极,在人际关系中总处在被动位置。

美国的家长在孩子到了十八岁后,就让他独自生活,就是为了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减少他们对别人的依赖。

从心理学角度看,依赖心理是一种习以为常的生活选择。当你选择依赖时,就会失去独立的人格,变得脆弱、无主见,成为被别人主宰的可怜虫。

当然,以来心理是可以克服的,首先要做的就是树立独立的人格。

树立独立的人格,培养自主的行为习惯,一切自己动手,自然就与依赖无缘了。对于已经养成依赖心理的人来说,就要用坚强的意志来约束自己,无论做什么事都有意识地不依赖父母或其他的人,同时自己要开动脑筋,把要做的事的得失利弊考虑清楚,心里就有了处理事情的主心骨,也就敢于独立处理事情了。

独立办事是为了锻炼人的处世能力。自己单独地办一件事,完全不依赖别人,无论办成或办不成,对你都是一种锻炼。与不熟悉的人外出旅游,由于不熟悉,出于自尊心和虚荣心,你不会依赖他人,事事都得自己筹划,这无形之中就抑制了你的依赖心理,促使你选择自力更生,有利于你独立性的培养。要克服依赖心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招:

1.要在生活中树立行动的勇气,恢复自信心

自己能做的事一定要自己做,自己没做过的事要去锻炼,同时要正确地评价自己。

2.要充分认识到依赖心理的危害

要纠正平时养成的习惯,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多向独立性强的人学习,不要什么事情都指望别人,遇到问题要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和判断,加强自主性和创造性。学会独立地思考问题,独立的人格要求具有独立的思维能力。

3.多向独立性强的人学习

多与独立性较强的人交往,观察他们是如何独立处理自己的一些问题的,向他们学习。同伴良好的榜样作用可以激发我们的独立意识,使我们改掉依赖这一不良性格。

4.丰富自己的生活内容,培养独立的生活能力

主动要求担任一些工作,以增强主人翁的意识。主动面对问题,独立地拿主意、想办法,增强自己独立的信心。